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文物古迹介绍

宜兴古桥梁
  茭渎桥,在宜兴市新庄街道茭渎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茭渎桥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1917年重修。桥下拱券内有明成化、嘉靖桥铬銘各一块。茭渎桥为单孔石拱桥,由青石、阳山石、花岗石混砌,南北走向(南偏西35°),南北各有石阶14级。桥全长14.70米,中宽2.40米,堍宽3.10米,坡度12°。桥孔净跨5.25米,矢高2.85米,南北两端老街长约百米,依旧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与茭渎桥融为一体,环境古朴协调。大浦桥,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大浦老街北端,跨大浦港(又称楼渎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浦桥建于明成化四年……[详细]
范道古桥群
  范道古桥群,位于宜兴市高塍镇,由秀凝桥,永兴桥、兴隆桥、永年桥、永丰桥五座古桥组成。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凝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村东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凝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南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桥面、台阶为花岗石。桥通长12.58米,桥面长1.42米,中宽2.90米,堍宽3.25米。桥孔净跨4.90米,矢高3.05米。西坡长5.63米,坡度16°,平堍长2.50米。趟石宽0.50米。桥两侧各有石阶13级。石阶中间皆有两道凹槽,是旧时为方便人力车通行所凿。永兴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村贺家渎自然村北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通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南通市城区东南古运盐河畔,城区东南濠河畔,市区文峰公园北侧,有一组明清建筑,园林风光别具一格。这里史称“五福寺”,现名“文峰塔院”,为南通市文联、南通书画院和个艺术馆所在地。院内有文峰塔一座,为南通三塔之冠。 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年四十年(公元1618年)。塔为青铜瓦,白墙红柱,仿楼阁式。砖木结构,五级六角,每级均有小室,每面一门两窗,内设扶梯,外有护栏。飞檐翘脊,饰以龙首、仙人、走兽,系以金铎。塔顶有刹,高10.33米,刹座作覆钵形状,上置承露盘。刹杆穿以七重相轮,顶由仰月、园光、宝瓶构成,并用铁索与塔顶相连,使宝塔显得庄重华丽,挺拔高耸。塔身砖砌,每层塔门四隐四现,上下交错,六角攒尖顶,塔刹细长,上有相轮七重,腰檐伸出较长,檐角向上反翘,古朴优美。 文峰塔高39米,雄……[详细]
南京长江大桥
  •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漫步桥面看车水马龙和长江。南京长江大桥将于2016年10月28日22时起封闭维修,历时27个月。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市的地标之一,横跨长江之上,南端在鼓楼区,北端在浦口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大桥未建造前,旅客过江只能靠摆渡船,火车得靠车轮渡。1968年通行后,为南北两岸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是三座中最大的一座,也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有争气桥的美誉。大桥南、北有引桥,正桥长1576米,分两层。上层为公路桥,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为铁路桥,铺-,可容两列火车同时对开,纵横交错的钢筋构成了铁路桥的护栏。桥下净空高度24米,可通过……[详细]
205、爱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园
  爱园烈士陵园(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爱园公园,又称爱园烈士陵园,位于泗阳县众兴镇爱园路南首、大运河泗阳大桥北首,建于抗战时期,是淮海区最早的烈士陵园。为悼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激励民众奋勇抗敌,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和泗沭县政府决定建立烈士公墓地,由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亲自筹划组建,并经他提议,命名为爱园。该墓地原是北裴圩东的地主唐广达的园林,占地64亩,园内有大片松林,并有多种树木花草,风景秀丽。为便利各界人士瞻仰先烈,1953年,爱园迁至泗阳县治所在地,李一氓重新为爱园题写园名。现在的爱园,占地126市亩,其中水面17亩。园林主体建筑昭忠祠,规模宏阔,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祠内陈列,庄严肃穆,四壁悬挂各界名人在抗战后期建陵时题赠的悼念烈士的匾额、对联32件,以及建国后县委、县政府……[详细]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位于丹阳市云阳镇荆林三城巷刘家庄附近,南距其父梁文帝建陵约360米,北毗其子萧纲庄陵。陵东向,三座陵墓由南向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这是齐梁皇帝死后丧葬制度的习俗。萧衍(464—549年),是南朝梁代的建立者,曾任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于公元502年起兵夺取帝位,改元天监。太清三年(549年)被侯景幽死,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修陵。此陵为梁武帝及郗后的合葬陵寝。郗后讳徽,武帝为雍州刺史时殂,年32岁,归葬东城里山(即今三城巷北)。此陵临近古有皇业寺,后改名戒珠院。据元至顺《镇江志》载:“丹阳皇业寺,今为戒珠院,父老相传。梁武帝之陵墓在其下。”萧衍是梁代的开国皇帝。陵前仅存天禄1只,是丹阳齐梁陵墓石刻中最完整的一只。此天禄姿势雄伟,远远望去,像一头高傲的猛兽……[详细]
南京浦口火车站
  南京浦口火车站南京浦口火车站又称南京北站,为上海铁路局区段站和南京铁路分局一等直属站。于1911年建成通车,车站地处南京长江北岸和宁连、宁通高速公路,312、104国道相连,与南京港二、三公司相邻,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浦口火车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地名,宋教仁遇刺、孙中山灵柩运达南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镜头皆发生于此,具有独特的民国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民国历史底蕴。近年来逐渐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热播一时的《情深深雨蒙蒙》、大制作《国歌》等均在此拍摄过大量场景。车站下辖的货客车间、浦镇站、梅桂营站、林场站、永宁镇站、东葛站,以及经济开发公司和运贸公司均办理货物运输,主要办理至全国各地的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运输以及水陆、公铁联运,年发送……[详细]
208、嵇安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嵇安墓
  嵇安墓位于南集乡长浦村石碑庄前。微风煦煦,芳草萋萋。嵇家祖籍为宋代谯郡(今安微毫县)嵇山人。嵇安的五世远祖嵇弘政,曾任宋朝提点京东刑狱、兵部郎中等职,谥号庄肃。曾祖嵇克仁,进士出身,曾任宋朝朝议大夫、知集贤院、兼太常寺丞事。祖父嵇大成,进士登第,曾任宋朝监察御吏、镇南军副节度使、龙虎卫上将军。年老退休时,经过涟水,爱涟水土俗民情,畏北方战乱频仍,遂于涟东择地定居。父亲嵇迪,清高文雅,隐居不仕,积德乡里。嵇安字宽济,身材魁伟,勇敢尚武,精于骑射。时值南宋末年,天下大乱,兵匪为灾。嵇安聚集义旅,构筑堡栅,护卫乡井。南宋诏授其为承节郎,任制将沿海巡检使,统领义兵。外御-,内抚民众,兴修水利,奖励农耕,赈济流民,声望著于乡里。南宋景定三年(元中统三年,1262年)嵇安病逝。其子嵇厚,曾任元朝镇国上将……[详细]
范公堤遗址
  江苏风景名胜著名文化古迹,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监西溪(今属东台)盐仓时,为阻挡海潮,发运通、泰、楚、海4万多民工兴修海堤,并于天圣六年(1028)筑成。堤长181里,脚宽3丈,面阔1丈,高1丈5尺。南宋时,筑通、泰、楚三州捍卫堰;元代续筑,起自通州吕四港,迄于庙湾场,长700余里,阜宁境内近40里。后人因感激范仲淹,称其为“范公堤”。遗址处现存有纪念范仲淹的寺庙和石像等,是江苏著名文化古迹。海安、如东、东台、大丰一带,东濒黄海。自成陆地后,海岸逐渐东移,庶民为图生计,纷纷开发农灶,而每当海潮漫涨之时,沿海一带庐舍漂没,田灶毁坏,家破人亡,惨不忍睹。唐代大历元年(766),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实,筑堤堰以捍海,自楚州高湾至扬州海陵县境,延袤142公里,名为常丰……[详细]
洪亮吉故居
  洪亮吉故居位于常州市延陵中路西狮子巷南口。1987 年12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洪亮吉故居坐北朝南。系乾隆四十八年(1783)洪吉亮用陕西巡抚毕沅所赠银两购买的宅第。是年十月初三,洪亮吉移居此宅。嘉庆八年(1803),洪亮吉在宅中增辟曙华台、更生斋,并于西圃小筑泉石,由叠石大家、邑人戈裕良为其堆砌假山。原宅第一进已无,第三进在抗战期间被焚烧,尚存第二进西首“风雪授经堂”三间,“更生斋”位于第二进东侧,第四、五进(均面阔五间)基本保存旧观。现留第五进内宅平屋五间。1993 年至1994 年,将留存故居建筑移建到离原址东北50 米的第二十四中学南隅,辟为洪亮吉纪念馆。移建后的建筑在东狮子巷20 号,有房屋三进,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43平方米。洪亮吉六世孙、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详细]
吴江报恩寺
  报恩禅寺坐落于柳字圩,位于屯村社区及西侧,据寺内碑文(碑1959年被毁)和清顺治《屯村志》记载: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唐大中二年(848年)一名为顾文通的王裔为报恩舍宅再建,占地120亩。整个禅寺由山门、石佛大殿和观音殿三部分组成,是江南五大古刹名寺(即金山寺、天宁寺、白鹊寺、灵隐寺、报恩寺)之一。寺院“庙田”唐至明前期有三千余亩,或和尚自种,或租给当地农民耕种。寺西建有小屋和打谷场,有条小河,称“和尚浜”,建有歇船的船坊。东边有座古桥,名为报恩桥。寺设有东西两庵,西庵称“洗心堂”,坐落在镇西义危圩,因圩有石塔一座,故称石塔圩;东庵称“济渡堂”,坐落在夫字圩(镇东南),故称和尚角(现砖瓦厂址)。相传五代十国遭兵燹(909~960年)。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僧玄……[详细]
全晋会馆(中国昆曲博物馆)
  全晋会馆全晋会馆又称山西会馆,位于平江路中张家巷14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旅苏晋商集资创建全晋会馆于阊门外山塘街半塘桥畔,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燹。光绪五年(1879年)至民国初建新馆于今址。现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依次为头门、戏楼、正殿等。头门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界,脊柱间各设将军门一座,明间两扇黑漆门扉绘有工笔重彩门神,并置抱鼓石一对。以脊柱为界,前为海棠轩,后为鹤胫轩,梁枋饰以戏文浮雕。头门左右为水磨砖贴面八字墙,壁面各饰砖雕团龙,环以缠枝纹,顶覆瓦垄起脊,檐下抛枋雕饰戏文。墙下承青石须弥座,雕以鹿鹤同春、狮子滚绣球之属。左右八字墙后各建楼阁式方形吹鼓……[详细]
吴云宅园
  吴云宅园位于苏州市金太史巷与苏州市庆元坊之间,为清代候补道、署苏州知府湖州吴云故居。吴云宅园,南向,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宅与东宅),左右并列,各有大门,西宅现存一路三进:门厅、轿厅、大厅;东宅南部建筑已有改建,北部听枫园,保持完整。吴云宅园听枫园座北朝南,总建筑面积1082平方米。园内以听枫仙馆居中,西有两罍轩、中以味道居相连,味道居前有红叶亭(现待霜亭),以长廊折西、南接适然亭。东南有假山,拾级可登墨香阁,上层在山顶,下层在山中,构思奇巧。阁北与平斋相对,自成院落。听枫仙馆园北部有小池,水清池深,绕以回廊、水榭、半亭,缀以花木山石。西北隅有楼三间两厢。1982年听枫园被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清同治光绪年间,曾署苏州知府的湖州人吴云筑宅园于此……[详细]
扬州高旻寺
  高旻寺位于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全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1983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正式将高旻寺列为全国重点寺观之一。高旻寺创建于隋代,屡兴屡废,且数易其名,清初重建为行宫。康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第四次南巡,登临寺内天中塔,有高入天际之感,书额“高旻寺”。康熙四十四年(1705)第五次南巡,曹寅与他的舅爷李煦各捐银二万两,李灿捐银一万两,修缮塔湾行宫。规模数倍于寺。康熙五、六次南巡,乾隆首次南巡,均曾驻跸于此。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同称为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1983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详细]
状元碑园
  状元碑园状元碑园座落于丰县黄楼,由前花园,垂花门,碑亭和碑廊组成,为仿清古代建筑,庄重典雅、精致堂皇,造型优美,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碑园因珍藏清康熙徐州状元李蟠撰作书丹的碑铭而得名。碑园外,前花园内的“状元碑园”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一尊如墨如漆的灵璧磐石矗立门外更显得碑园文化的厚重。碑园正门为典型的清式垂花门楼。青瓦建瓴,雕梁垂青,古朴中透出几分家院的温馨。双扇门漆成红色,两旁的四字联语也漆成红色,联曰:“经传道德、名重谪仙”。意在借老聃与李白显扬李姓家世。此联隶书,出自李鸿民先生腕。垂花门阶石三叠,承建者孙统义先生曰:“此寓连升三级?”进门,回首仰视,门楼内上悬一红地金字匾额,-“源远流长”四字,为书法家孟昭俊先生手迹。站在门楼下的青石台阶北望,碑园中诸景物——碑亭、华表、回廊、绿……[详细]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66号,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今江苏省美术馆的前身,于1936年建成,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美术馆,它代表着中国美术馆事业正式开始,1960年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并沿用至今。国立美术陈列馆曾经举办过很多影响力很大的展览,包括好几届全国美展以及各种国画、油画、版画的大展。1937年举办的“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从南京图书馆保存至今的《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专集》看,该展筹备会委员和审查委员艺术身份之显赫,参展艺术家作品分量之重,展览规模之大,在整个20世纪,没有一次美展能够超越。2018年11月24日,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历史沿革民国建立伊始,诸多文化名流如鲁迅、……[详细]
217、三峰寺
三峰寺
  三峰清凉禅寺位于江苏常熟市虞山北麓,离城六、七里许,南临兴福寺;北临龙殿、小石洞;上临祖师山藏海寺,合乌目峰、龙母峰、中峰而得之名,旧名三峰禅院,相传建于齐梁。系江南著名丛林,与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为近代禅宗祖庭。唐常建《詠三峰》诗中有“嫋嫋云溪钟”句,可证为唐以前之古刹。明嘉靖时遭倭寇之乱,僧众散去,寺亦日渐倾圮。万历时住持洞闻重建寂照堂,未几移主兴福寺。适汉月大师自无锡来此栖隐,主僧见其气宇非凡,遂延请住持,于是修葺废院,禅律兼修,为士民所钦仰。合邑善信发愿倡缘劝募,大力护持,建殿堂寮舍,重塑金身。自明末至清康熙间,次第建成天王殿、千华殿、大悲殿、準提阁,松演堂、禅堂、精进堂、内山门,并建养生堂,荼毗窑、普同塔院,凡栖真梵修退养送葬之所毕备。康熙三十八年勅赐御书“三峰清凉禅寺”匾额,始……[详细]
钱一本墓园
  钱一本墓园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湾山梅园岭西侧,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为平地,可眺望太湖。1958 年,因当地修建水库,墓道部分石构件被损坏垒砌水闸,墓园大部分被淹没在水库中。近年水库废弃后,墓园重新从水底暴露出来。2011 年至 2012 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武进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园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园坐北朝南,中轴线方向为北偏东30°。平面呈侧“凸”字形,南北长 160 米,东西最宽 70 米,总占地面积 8042 平方米。结构清晰,建造时经过精心规划。墓园因地势而建,从前往后逐步升高,高低有别,层次分明。清理出望柱、牌坊、神道、泮池、圆形台阶、祭台、墓葬、围墙等遗迹20余处,从望柱、牌坊经神道、石桥直达墓葬,一线相贯,疏密有致。墓园布局……[详细]
219、秦峰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峰塔
  “千墩墩上塔层层,高入青霄碍野鹰。我欲登之四海,秋风病骨未堪胜”。这是明代正德时期,昆山的一任知县方豪登千灯秦峰塔后发出的感慨。秦峰塔,位于昆山千灯镇市河尚书浦西岸,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方形七层,总高度为39.5米。每层绕有腰檐、平座,塔顶部设有塔刹。塔刹以覆钵、承露盘、五重环“相轮”及“宝瓶”组成,均为铁制,高7米,重近3吨。塔刹顶端四根“浪风索”同塔顶层的四翘角紧紧相连,牢牢稳住整个塔身的重心。秦峰塔,外为方形,内壁底层为八角形,二至七层同为方室,各层的高度和平面逐层收缩。塔内设有楼板木梯,可登至顶层,每层四面均设有壶门,可探身塔外,远眺四周风景。该塔原属波若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因建于秦望山(今废)之南,故得名秦峰塔。在中国历史上,南朝梁武帝统治的40多年间,“内政良善……[详细]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原址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原址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原址1912年南京市长江路包括宣誓厅、办公室、起居室等总统府位于长江路292号。这座建筑规模宏大,清代时作为两江总督衙署。太平军定都南京时,在此修建天王府。湘军攻克天京,一把火烧掉了天王府,只保留了中心建筑“金龙殿”、西花园内的石舫等。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大总统,在此办公达90余天。蒋介石在抗战前后长达14年内,以此为国民政府总统府。来到总统府的大门前,门楼上方高大的旗杆直插云霄,门楼横帽上“总统府”三个大字烁烁发光。正前方的总统府大厅,正中悬挂着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字匾额,这就是当年天王府正殿金龙殿的遗址。金龙殿上重檐圆顶,栋梁涂以赤金,绘有龙凤图案,四壁还画有龙、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