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段玉裁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城南风景区,占地15000平方米,是一座仿清式的古建筑,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四面环水,树绿花香。于1985年10月25日段玉裁诞生250周年之际开馆。段玉裁纪念馆门楼上悬挂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段玉裁纪念馆”匾额。大门内宽阔的庭院,地面是绿茵茵的草坪。穿过庭院就是纪念大厅,其厅飞檐画栋,古色古香。正厅门上挂着书法家沙孟海书写的“朴学宗师”的金字大匾。跨进正厅,前后两排红漆柱子上两副抱柱楹联:一幅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书写:“九经陶铸资群彦,一字源流奠万”,一副是训古学会顾问、北大教授周祖谟所写:“说字解经功超许郑,审音辨韵名震乾嘉”。大厅正中是段老夫子的半……[详细] |
![]() | 常州府学位于常州市钟楼区西横街北侧第二中学校园内,为清代常州一府八县最高学府的旧址所在地。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明伦堂、尊经阁,保存有北宋“进贤坊”、“荣赐亭”的建筑残件。大成门上下两层,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明伦堂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尊经阁为1993年重建,上下各五间,硬山顶楼阁,进深八檩。大成门后有1930年所建古井一口,圆形青石质井栏,外径0.6米,内径0.36米,高0.4米,刻有“私立常中 庚午年”字样。遗址出土和保藏有曾棨、白昂、薛敷政、吴宗达、庄存与等明清名家书碑多通,镶嵌于大成门楼下墙壁间。1987年12月26日,……[详细] |
![]() | 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射阳后羿公园西侧。2006年3月开始筹建,2007年5月12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以华中工委旧址“四合院”为原型,青砖黛瓦,以“在华中工委旗帜下走向胜利”为主题,共分5个展厅。纪念馆通过200多米展线、600余幅历史图片、100多件文物,辅以雕塑、油画、声光电等手段,展现了以陈丕显为书记的中共华中工委,领导指挥整个华中敌后军民坚持武装斗争,推动土地改革,组织支援前线,培养干部队伍那段光荣岁月里的战斗历程和历史功绩。纪念馆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200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详细] |
![]() | 范道古桥群,位于宜兴市高塍镇,由秀凝桥,永兴桥、兴隆桥、永年桥、永丰桥五座古桥组成。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凝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村东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凝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南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桥面、台阶为花岗石。桥通长12.58米,桥面长1.42米,中宽2.90米,堍宽3.25米。桥孔净跨4.90米,矢高3.05米。西坡长5.63米,坡度16°,平堍长2.50米。趟石宽0.50米。桥两侧各有石阶13级。石阶中间皆有两道凹槽,是旧时为方便人力车通行所凿。永……[详细] |
![]() | 高旻寺位于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全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1983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正式将高旻寺列为全国重点寺观之一。高旻寺创建于隋代,屡兴屡废,且数易其名,清初重建为行宫。康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第四次南巡,登临寺内天中塔,有高入天际之感,书额“高旻寺”。康熙四十四年(1705)第五次南巡,曹寅与他的舅爷李煦各捐银二万两,李灿捐银一万两,修缮塔湾行宫。规模数倍于寺。康熙五、六次南巡,乾隆首次南巡,均曾驻跸于此。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同……[详细] |
![]() | 钱一本墓园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湾山梅园岭西侧,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为平地,可眺望太湖。1958 年,因当地修建水库,墓道部分石构件被损坏垒砌水闸,墓园大部分被淹没在水库中。近年水库废弃后,墓园重新从水底暴露出来。2011 年至 2012 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武进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园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园坐北朝南,中轴线方向为北偏东30°。平面呈侧“凸”字形,南北长 160 米,东西最宽 70 米,总占地面积 8042 平方米。结构清晰,建造时经过精心规划。墓园因地势而建,从前往后逐步升高,高低有别,层次分明。清理出望柱、牌坊、神道、泮池、圆形……[详细] |
![]() | 兴隆桥位于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老镇西街,兴隆西街西首,东西向横跨在鹤溪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兴隆桥是目前邹区镇内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石拱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石桥旁设置了钢架人行便桥,用于平时的交通之用,而石桥成为当地的人文景观。兴隆桥始建年代不详,据地方志记载:“兴隆桥原名平石桥。明代已建有平石桥,使东西两街相接,清初改建为石拱桥。乾隆五十一年(1786)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河东桥背上建桥楼后,桥的金刚碑座被压断。经三乡合谋估算,此桥重修,需要资金贰仟多银元。有识人士王琴轩首解义囊,捐资较多,民众踊跃出资成数。光绪三十一年(1905)仲冬兴工,次岁丙午九月落成;民皆喜悦,同……[详细] |
![]() | 新沂河横穿沭阳县中部,由颜集入境,流经灌云、灌南两县,东注人海。为改变沂沭洪水漫流局面,于1949年l0月开始导沂整沭工程,至1950年4月竣工。之后沿河各地又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兴建闸群、筑路建桥工程。新沂河大桥是在新沂河上建桥最早,当时在我国最长的一座双曲拱公路桥。新沂河大桥建成之前,只有沂河床上的泥结砂礓简易路面接连淮阴与新沂交通,但历年汛期沂河涨水期间,国道淮沭新公路南北交通受到季节性断阻,车辆绕道行驶,整个新沂河段只能依靠船渡连通两岸。为了更好地发挥公路为国民经济和巩固国防服务的重要作用,确保国道淮沭新公路畅通无阻,国家交通部于1967年批准投资兴建新沂河大桥。新沂河大桥位于沭阳城区西北……[详细] |
![]() | 磬山塔林,在宜兴市湖氵父镇岗下村,是磬山崇恩禅寺及分属寺院高僧的墓地。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磬山崇恩寺兴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名磬山禅院,入室弟子4人,以玉琳通秀最为著名。清顺治皇帝慕其名,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遣使诏请,次年抵京后,赐以名香法衣,赐名大觉禅师。顺治十七年(1660)秋再次奉召入京,赐号大觉普济能仁国师,赐紫衣金印,于佛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在阜成门外慈寿寺说佛讲经。次年顺治帝驾崩,玉琳国师率弟子为他作佛事7昼夜。康熙帝即位后,遣重臣驿送南归,改磬山禅院为磬山崇恩禅寺。雍正三年(1725)赐额“宏阐法印”。乾隆皇帝御书“天下第一祖庭”,敕建石牌……[详细] |
![]() | 朱家埭3 号民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树新村委朱家埭3 号,是常州优秀乡土建筑代表之一。2011 年1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家埭 3 号民居为朱一凡先生祖居,建于 1935 年,是当时苏南地区具有典型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高档次厅式民宅。该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宽19.5 米,进深15.4 米,占地面积300 平方米,正厅五间一庭院,门楼高5.199 米,厢房高5.184 米,正厅高6.719 米。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居民建筑群,由院墙、门楼、二边侧厢及大厅主房构成,主房雕梁画栋,整幢建筑为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木结构。现存一进院落,正厅五开间,东西各有厢房一间,庭……[详细] |
![]() | 冯仲云故居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余巷村薛家前 16号,为我国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冯仲云出生地。冯仲云故居建造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左右,原有房屋三进,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第一进平房,六楹三间,正中明间檐下为石库门,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第二进原为三间平房,现已改建为水泥混制楼房;第三进原为三间楼房,现改建为平房,屋后有一园,曾栽种花木,其东侧另有两间平房(原为厨房和猪舍)。整个故居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现由其后人居住,目前第三进已建冯仲云纪念室。纪念室内陈列有冯仲云生平事迹介绍,还有他的著作、遗物、授勋、勋章等实物和照片,以及吉林省杨靖宇纪念馆、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详细] |
![]() | 苏中公学纪念园位于宝应县曹甸镇金吾庄。1944年2月, 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为基础,成立苏中公学。1944年4月,苏中公学在《苏中报》上刊登了招生消息。招生简章上明确:为培养抗战建国人才,招收初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入学。学校设有政治、文化、军事、财政、民主等专业,学制半年。军事系只要求初中毕业,其它系需要高中毕业。这条消息使大批的热血青年大为动心,纷纷决定报考相关专业。1944年5月初,从苏中各地区分批来到苏公的学员,先后到达宝应县东北地区的曹甸安丰一带,苏中公学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各分区、县选送的干部;二是通过招生简章……[详细] |
![]() | 大成一厂老厂房位于大成一厂旧址的东端,刘国钧办公楼的北面,为单层工业厂房,坐东朝西,内框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用青砖砌筑,青砖留有模印阳文“★甸”等字样,房顶盖灰瓦。大成一厂的前身是刘国钧等人在1916年集资创办的大纶机器纺布厂。1916 年3 月,刘国钧与蒋盘发等人集资9 万元创办了大纶机器织布厂,新建工厂发展顺利,并于1919 年10 月重募资金,收购土地60 余亩,兴建了现大成一厂旧址的厂房,成立了新的大纶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卷土重来,日货大量倾销中国市场,国货纱布一蹶不振,大纶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亦是销路阻老厂滞,连年亏损,至1929 年时已难以维持……[详细] |
![]() | 道台府(将军楼)位于常州市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东首,原县学街5-5(原13-1)号。2008年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道台府最初为清顺治、康熙年间副都御使徐元珙宅邸。道光年间徐氏后裔为道台,并建造府第,故称道台府。后房屋易主,清末被售与清光绪浙江兵备道恽祖贻,民国年间其孙恽公樾(安庆知府恽毓龄之子)又将其售与蒋超雄。蒋曾任国民党浙江省军管区副司令兼浙东师管区司令,中将军衔,故又称将军楼。道台府为晚清建筑,硬山式砖木结构,主建筑坐北朝南,建在一条中轴线上,现存砖木结构清代建筑正屋三进及一些附属建筑。楼后(北向)曾建有大花园,种植名贵花木。徐元珙,字辑五,江苏武进人,清朝官吏……[详细] |
![]() | 忠肃祠,在宜兴市宜城镇东珠巷东端,是为祭祀明末兵部尚书、抗清名将卢象升而建。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宜兴茗岭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大名知府、按察使、右佥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兵部侍郎兼湖广巡抚、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三赐尚方宝剑。象升虽文士,但善骑射,娴战略,能治军。将兵平叛,屡立战功,任内力主抗清,反对议和。崇祯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在与清兵交战中,牺牲于河北巨鹿蒿水桥。崇祯十二年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赐祭葬,世袭锦衣卫千户。南明福王时追赠忠烈。忠肃祠原称卢公祠,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详细] |
![]() | 娥墓堌墓群为汉代古墓葬,位于徐州市丰县首羡镇董庄村娥墓堌庄西100米,据丰县城约30余里,位于丰县最西北部,苏鲁两省四县交界。平原坡地,西高东低,周围有四条河环绕,南有西支河,北靠苏北堤河,西有惠河,东靠四联河,河沟渠密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方便,主要种植麦、棉、玉米、大蒜、洋葱、大豆等农作物。镇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较为优越。娥墓堌村居民在遗址南侧居住,以农业为主,1995年原和集乡政府在遗址上修建排灌站一处,站名以娥墓堌命名,并建有纪念亭一处,亭北有纪念碑一通,有一条东西大道,通住山东省。娥墓方圆十余亩,据墓碑记载:“明成化、弘治中二次盗掘,其墓四面有门,环……[详细] |
![]() | 大陆饭店坐北朝南,上下两层,西侧为楼房,东侧为厢房,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4平方米,墙角有“慎俭堂金宅”界桩。大陆饭店是中西风格结合的民国时期建筑,保留有天井、小青瓦屋面、骑马楼等江南传统建筑特征,也有弧形拱券门窗、水泥平顶、欧式回廊、罗马壁柱、浮雕线条装饰、彩色玻璃等西方建筑元素,尤其是南立面的欧式风格雕塑,在常州地区仅见于此。大陆饭店的选址在城中心的乌龙庵,聘请国外设计师设计,总体结构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主楼、厢房、天井、回廊的布局井然有序,保留有青瓦白墙、木格窗棱、坡顶重檐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同时又加入了大量西方建筑元素,中西结合,相当美观。 19世纪末,外……[详细] |
![]() | 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黄仲则故居两当轩在常州市神仙观弄29—33号。现存建筑为黄仲则祖上所遗,是黄氏后裔分住的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原占地约7亩,南临白云溪,东、北均以神仙观弄为界,西邻民居,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黄仲则所居两当轩位于黄氏建筑群南首,为一封闭式四合院,其西厢房即诗人当年“沉酣经籍,融液子史,咳唾珠玉”的书斋两当轩。关于“两当轩”的出处有多种说法,提的较多的是《史通·隐晦篇》中“以两当一”,大致是说,有的文章言简意赅,如同用兵,可以一当百,有的文章思路不清,用词啰嗦,如“售铁钱者,以两当一”才卖得出去。不过常州文化名人羊牧之先生认为实则因黄仲则家贫,无书房,这西厢房既当书房,复当卧室……[详细] |
![]() | 黄河故道大堤为始建于明代,所存段为清代所建,位于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蒋庄村八大家南200米。蒋庄村位于丰县城南的苏皖两省三县结合部。丰黄公路从南北穿过,废黄河、大沙河东西方向分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解放前是沙荒茫茫的大沙河,经过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如今到处茂树葱茏,花果满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已形成了粮食,果品,蔬菜,畜牧,林业等五大支柱产业。黄河故道是清咸丰元年,黄河从砀山蟠龙集决口而形成的自然河流。丰县是黄河泛滥决口进入江苏的源头,丰县境内黄河故道范围包括主河道废黄河丰县段(丰县二坝至丰铜边界,长……[详细] |
![]() | 裕泰和茶叶店地处历史文化名镇黄桥最繁华的东大街,它于1870年由胡氏投资兴办,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是老黄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裕泰和茶叶店的创始人是胡氏第44世、胡锦涛主席的高祖胡沇源。胡沇源年轻时家境贫困,从安徽绩溪来到江苏东台,从专门采购徽州名茶的水客作起,一直将茶叶生意做到上海、泰州、姜堰和黄桥,并成为响当当的字号。裕泰和的最后一任老板是胡沇源的曾孙胡静之,他从母亲手中接管了茶庄,兄弟间相互合作,同舟共济,终于使胡氏茶号发展到上海等周边省市,形成了连锁经营的形式,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裕泰和特别注重服务和质量,热忱接待上门之客,设立太师椅和勤凳招待八方客,免费给行人饮茶解渴、小……[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