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文物古迹介绍

吴江文庙
  吴江文庙,亦名吴江孔庙。全国最早建造的孔庙在山东曲阜,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翌年即以曲阜孔子故宅立庙。汉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孔子创立的儒学,敕令在京城和各州县建造孔庙。据说全国孔庙最多时达3000余座,随着岁月流逝,沧海变桑田,至今各地孔庙尚约有300座。偌大一个中国,仅存这么些孔庙,而吴江作为一个县级市拥有其一,不可不谓之幸甚。吴江孔庙坐落在吴江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至淳祐年间(1241—1252)先后建大成殿、崇圣祠、通号舍、琴书楼、登龙桥等,宋代末悉毁于兵燹。元至元元年(1335年)至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正殿,塑圣贤像,建棂星门、仪门、戟门等建筑。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镌刻卧碑,建观德亭,筑泮池、石桥等……[详细]
华孝子祠
  华孝子祠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的古惠山寺内侧,汇东晋无锡孝子华宝。南齐建元三年(481),齐高帝赐华宝故宅孝子额,载《南齐书》。唐时建专祠,内塑童髻长须华宝像。该祠屡有废兴,现建筑始于明,成于清,保存基本完整。祠东向,门前立四面牌坊,俗称无顶亭,单间、正方形,木石结构,藻饰精美,系华氏宗族族表忠孝节义及科第的纪念建筑物,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祠门牌坊式。庑殿顶、置竹叶玛瑙地盘陀石。过架有溯源桥的承泽池,西娩有八角形石砌鼋池,池壁南北各装饰石蛎首,吐纳二泉水,故又名双龙池。池西为主建筑享堂,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落架翻修,仍保持明代风格;三间八架、歇山顶、楠木结构,但方柱及柱基均为石质,装饰色朴典雅。其内壁嵌明清碑刻35方,大部分为1984年复制。19……[详细]
镇江甘露寺
  雄踞于北固山后峰,寺宇若青龙之蜿蜒,故而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甘露寺始建于东吴,后经历朝扩建,始成今日规模。《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甘露寺这里。故事说的是东汉建安十四年(209)火烧赤壁后,刘备不愿将荆州归还东吴。周瑜和孙权遂定下“美人计”,以孙权之妹孙尚香为诱饵将刘备骗来京口联姻,企图扣留刘备逼还荆州。殊料诸葛亮神机妙算,刘备不仅迎娶了如花似玉的孙尚香,且顺利地返回了荆州。这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古今游人来此,忆及这段趣事,不禁兴味盎然。地址: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风景区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511-88812169开放时间:7:30-17:3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北固山门票内……[详细]
五七农场排灌东站
  五七农场排灌东站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路北侧,横亘于十字河南北两岸,建于1971年,为一座水泥砖砌建筑,集排灌、通航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约 500 平方米。下层为水闸,上层为排灌站,楼顶中部有水泥质桥拱形匾额,楷书“武进县五七农场排灌东站”十一个繁体大字,左右各有一根立柱,柱顶塑成红旗招展形状,柱体有楹联一副:“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今胜昔”。武进滆湖北端的沿湖圩区围垦耕地面积近两万亩,每年排涝压力较大。自民国时期开始,圩区逐渐开始尝试以机电灌溉农田,但应用较少,大部分还是潮水自留灌溉,或者依赖人力、畜力的龙骨水车,这种原始的灌溉方式扬程低、排水量小,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1954年农业合作化后,武进县开始大力发展机电灌溉事业,圩区也建设了大量机电排灌站,灌溉效率有所改善。1964 ……[详细]
宿迁真如禅寺
  宿迁真如禅寺是陕西法门寺下院,前身为宿迁寿圣禅林(俗称南大寺),是苏北地区规模较大的佛教寺庙。该寺总占地78.6亩,其中建设用地45亩。2001年9月正式奠基恢复重建,2005年7月,山门殿、玉佛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基本完工。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规模宏大的庙宇建筑、一代高僧净一法师的无上愿力,使该寺自重建以来,便位列苏北名寺行列。 寿圣禅林,始建于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由僧人绍清创建,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僧人善祥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僧人智兆进行了又一次重修,使寺庙渐成规模。寿圣禅寺山门宽敞;二进院为罗汉殿,四周飞檐翼蔽,壁间嵌有元、明碑刻,殿内佛像栩栩如生;三进院为大雄宝殿,画栋雕梁;后进院为藏经楼,上覆琉璃瓦。整体建筑气势恢宏。189……[详细]
胡笔江故居
  胡笔江故居坐落在扬州广陵区沙头镇北洲中学内,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共分七进两偏房一小楼,计有房屋百余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故居分南、北两处宅第,主建筑南宅第,次建筑北宅第,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扬州沿江圩田地区代表性建筑。胡笔江故居为省级文保单位、江苏省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笔江,名荺,字笔江,1881年4月出生于江都县胡家墩(今扬州广陵区沙头镇)。胡笔江少年时期好学上进,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1889年到姜堰镇裕隆元钱庄当练习生。1900年到扬州仙女庙义善源银号当店员,通过几年磨炼,积累了金融业的工作经验。后结识了李鸿章之子及不少有名人物。不久经人介绍,进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任调查专员。后经提拔,从总行稽核、北京分行副理到1914年任北京分行……[详细]
227、惠山寺
惠山寺
  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横街交接处),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它的前身是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创立的“历山草堂”。当时他归隐在历山(惠山),与南朝的南平王刘烁以诗章酬和,齐江淹亦有继作,后人把他们的诗作列于壁间。刘宋景平元年(423年),把历山草堂改作僧舍,称“华山精舍”。元徽(474年——476年)间,沙门僧显,从京师(今南京)入吴地,在“华山精舍”休息过,这是最早而有名望的高僧。梁朝大同三年(537年),把华山精舍改为“慧山寺”。寺僧陈大德建大同殿,又名“法云禅院”。唐朝会昌(841年——846年)间,寺毁,唐朝大中(847年——859年)期间重建。北宋至道(995年——997年)间,赐额“普利院”。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赐给名相李纲作“功德院”。宋绍兴元年……[详细]
228、茱萸寺
茱萸寺
  茱萸寺位于江苏徐州贾汪区境内,是中国最大的药师佛道场。它坐落在徐州市最高峰大洞山南麓,依傍着古老的不牢河,紧邻鹿楼万亩石榴园。茱萸寺座落在洞山南麓,三面环山,谷壑清幽。寺庙坐向东南,俯临万亩榴园,左右两泉常流不断。寺院始建于北魏年间,据史志记载,茱萸寺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演法显灵之地,现存的刻于清康熙年间的石碑上,有着“大洞山隐茱萸寺,石榴园居药师佛”的对联。兴建历史茱萸寺始建于北魏,兴于隋唐,明代中期最为鼎盛。清末民国,战乱纷生,寺院毁损,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仅见门楼和千年银杏一棵,余则没入荒草之中,2009年寺院重建。建筑采用仿唐风格。结构简练,古朴雄浑,庄重大方。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广场、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两侧分别建有接引、伽蓝、观音、地藏、普贤、文殊六个偏殿,以及……[详细]
南京方山定林寺
  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明清时均有增建,规模宏大,属于金陵名刹之一,“文革”定林寺被毁,只剩下定林寺塔,是省级保护文物。历史上,定林寺分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两处。宋景平二年(423年)“慧觉”于南京钟山创建“下定林寺”,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外国高僧竺法秀(昙摩蜜多)在南京钟山紫霞湖一带建“上定林寺”,文艺评论家刘勰皈依佛门后,依止大学僧“僧佑”十余年,所著不朽巨著《文心雕龙》即完成于上定林寺。根据史籍记载:佛陀涅槃后,有两颗佛牙舍利留存世间,一颗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一颗传入当时的乌苌国,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五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游于阗,把佛牙带到南齐首都建康(南京)上定林寺佛牙阁里,广受四方佛徒朝拜,这颗佛牙便供养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南……[详细]
学政试院
  学政试院时代:清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的“学政试院”,也就是过去考秀才的场所。试院为一大的古建筑群,大门前有一座青砖砌成的高大照壁,“学政试院”四个端庄厚重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更外夺目。灿灿的光辉,仿佛是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仍在闪耀它的光辉;照壁背面是青石浮雕《观榜图》细细看来有趣极了,榜前簇拥的观榜者,有老有少,他们在寻找着自己或他人的名字。不用说,笑逐颜开者定是那金榜题名的人,而名落孙山者则显出垂头丧气的样子。更有意思的是农家的小狗和大白鹅也大摇大摆在这观榜的人流中,乡土气息呼之欲出;广场东西两侧耸立着四柱三门的东西辕门,门额上分别刻有“腾蛟起凤”和“紫电青霜”我虽不知道它的用意何在,但我想那个时代人的飞黄腾达大都与科举有关;东西辕门内各建吹鼓亭一处,明清样式的木格四方亭子建在青砖砌成的……[详细]
盛泽济东会馆
  济东会馆坐落在斜桥街上,1986年7月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原规模较大,后因年久,其建筑或坍圮,或改建。现存建筑为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有门厅、茶厅、议事厅三进,坐北朝南,占地329.26平方米,三进均面阔三间,硬山顶,现辟为盛泽图书室。大门临街依河,当年装卸货物、迎宾送客十分方便。墙门前立有四根石柱,每根石柱上蹲若一只栩栩如生的石狮,墙门中间石库门框内开着两扇黑漆大门,门两侧是清水砖柱,门上方砖刻“济东会馆”四个大字在飞檐翘角的映衬下透射着古朴的气息。墙门内方砖铺地,里侧排列着镂花落地长窗。过门厅,是一个狭长的天井,石板地上摆放着几盆翠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第二进为茶厅,系会客之处。两根黑漆大柱立在厅前侧,里外两侧均排列着镂花落地长窗,梁枋上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现该厅为阅览室,人……[详细]
千灯延福寺
  延福禅寺是梁天监二年由千灯镇人王束舍宅捐建。吴越天福二年(937年)敕赐“波若寺”,宋大中祥符元年复名为延福禅寺。曾做过县主簿的王珏,因年老无嗣,舍宅扩建寺院,该佛寺规模宏伟,是佛家圣地,江南民众前来朝拜,香火不绝。元末寺毁。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又重建起。永乐二年,户部尚书夏原吉浚治吴淞江及千灯浦时,曾借宿于此寺。万历年间(1573-1619年),寺僧瞻月重修法堂、山门。明末寺毁,清寺僧大野密音重建佛殿、经阁。清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时,该寺毁于战火,仅存后房数间及和尚数名。解放后和尚转业,后房移属医院。2003年-2005年,重修恢复原貌。相关建筑正山门:正山门中的砖雕照壁,选用的是“三滴水”的形式,壁系将横长而平整的壁画直分三段,左右两段大小对称,中段较高较宽。中间雕刻……[详细]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位于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之东北。处于齐明帝萧鸾兴安陵与梁武帝修陵之间。萧顺之,系齐高帝萧道成之族弟,未即帝位。天监元年(520)闰四月被追尊为文皇帝,庙号为太祖,陵曰建陵。陵东向,已平。陵前存石刻有石兽、方形石础、神道柱、石龟趺各一对。石兽,南为麒麟,北为天禄。麒麟独角已残,四足缺失。身长3.05米,残高2米,颈高1.25米,体围2.7米,天禄双角四足已失,身长3.1米,残高2.3米,颈高1.5米,体围2.76米。两兽均昂首突胸。麒麟上颚已残,颔下长须蔓卷,垂至胸际,两翼微向上,翼面雕饰与他墓者大体相类,唯翼的细鳞中饰有五瓣小花,兽之背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纹饰。方形柱础石二,位于石兽与神道柱之间,边缘有榫眼,础上结构已失。神道柱一,柱表作瓦楞纹,南柱尚存,然自上而下已裂为二,北……[详细]
千佛崖石窟及明征君碑
  栖霞山千佛崖石窟是南京唯一的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栖霞山千佛崖位于栖霞山纱帽峰到虎山峰的山崖上。栖霞千佛崖造像始于南齐。相传当年明僧绍舍宅入寺后曾梦见栖霞西峰石壁有如来佛光彩,乃立志在此岩壁上开凿佛像,不料未及实施而终。其子临沂令明仲璋为实现父亲遗愿,出资鸠工,与法度禅师一起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在西峰石壁上开凿佛龛镌刻佛像,即千佛崖上无量殿。无量殿的大佛造像设计人为齐梁时期建康著名的高僧僧佑(445-518年),无量寿佛像坐身高三丈一尺五寸,总高近4丈。观音、势至两菩萨之像分侍左右两侧,各高三丈三尺,这三尊佛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因此该龛又称为三圣殿,俗称大佛阁。这三尊大佛和菩萨,体形巨硕,拔地参天,体现一种崇高庄严之美。无量殿前左右现有两尊接引佛是隋代的遗物,为民国时从舍利塔移至此地……[详细]
石佛新桥
  石佛新桥位于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新桥村前巷村民小组石佛寺旁,东西向,跨新浦河,是一座三孔石柱石梁桥。石佛新桥旧名四平桥,后因桥旁为石佛寺,改名为石佛新桥。石佛新桥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石佛新桥为金山石质,桥面由9块条石组成,每节用并列的3块条石拼合成。桥长26米,宽2.8米,桥面两边有石桥栏,高0.5米,厚0.2米。河中两排桥柱支撑桥面重量,每个桥柱由4根立柱和一道横梁条石(承重梁)组成,两岸的实体桥墩也各有一道横梁条石,4根横梁条石长度超出桥面宽度,类似四对桥耳,这种做法在梁桥中比较常见。农村一般的平板石桥是没有护栏的,这座桥却用6块条石做成护栏。桥面麻石侧面刻有“重建石佛新桥,光绪丁酉年孟春月”字样。桥墙由青石搭成,石缝间有水泥和石灰,起到连接石头、固定桥墙的作用……[详细]
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中山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建于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钟山南麓,明孝陵附近,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物之一。其建于1929年,后因战乱,屡次遭受严重破坏。1954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定名为南京中山植物园。现在已是我国植物科学研究、观赏和植物学知识普及教育的基地。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华东工作站接管和重建南京中山植物园,隶属中国科学院,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开始了植物园与植物研究所园、所一体的体制。1970年划归江苏省领导,1993年实行江苏省与中国科学院的双重领导。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南京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占地186公顷,背倚苍翠巍峨的钟山,面临波光潋滟的前湖,傍依古老壮观的明城墙,遥对闻名中外的中山陵。……[详细]
御码头遗址
  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皂河镇骆马湖西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敕建龙王庙,并建有“马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六下江南,御舟泊于皂河镇内京杭大运河岸石码头,经“马路”至龙王庙祭拜并下榻于龙王庙行宫。御码头约有80平方米,块石垒砌,离水面高约3米。至今,其基石依稀可见。御码头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皂河镇骆马湖西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敕建龙王庙,并建有“马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六下江南,御舟泊于皂河镇内京杭大运河岸石码头,经“马路”至龙王庙祭拜并下榻于龙王庙行宫。御码头约有80平方米,块石垒砌,离水面高约3米。至今,其基石依稀可见。长河景观工程将全面恢复绮红堂御码头、铜邦铁井、娘娘庙、高梁桥等遗址,做到处处有美景、步步有典故。据北京晚报消息,北环水系转河段……[详细]
大运河常州段
  大运河常州段西至武进与丹阳交界的荷园里,东至武进和无锡交界的直湖港,全长45.8公里,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开凿于春秋时期,也是最早开凿的江南运河段落。2006年京杭大运河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将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合并公布为“大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西起连江桥、东至东方大桥,长约23公里,被列为世界遗产大运河的27段河道之一。江南乃“水乡泽国”,也是运河起源之地。相传早在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无锡梅里一带开凿运河以灌溉、排洪。春秋末年,为满足西征北伐军运之需,胥浦、胥溪等多条运河相继开凿。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吴王夫差刚刚即位,便主持开凿了自苏州望亭经常州奔牛、由孟河出长江的运……[详细]
239、五亭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亭桥
  五亭桥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五亭桥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而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所以它又叫莲花桥。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28号瘦西湖风景区内类型:古迹桥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5-30分钟电话:瘦西湖电话:0514-87357803开放时间:7:00……[详细]
李园船厅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李园北部为船厅,船厅为园中最富特色的古典建筑。整体呈船状,船头朝西,呈“L”字形,共七间,卷棚歇山顶。船头挂落上方,悬“自在流行”匾额,舱屋中间以大型双面雕花落地罩分隔。东端与后舱有隔栈,上悬常州书法家汪洵所题“沧浪画舫”额。后舱南北为三间,南二间与北一间中有圆形落地罩分隔,花罩上方悬清代著名书法家杨岘所题“谅斋”小匾。船厅外部南侧正中有一斜面坡道,状似跳板。船厅西去隔一堵高大的围墙,原为明代所筑“0”(大狱),为化解镣链不祥之音,李小波聘请各地园林设计名流,集姑苏、维扬园林建筑之精华,建造了这座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