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旅游

泉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永春福兴堂
  福兴堂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年代为1943年。简介:1943年建,1947年落成,为近代爱国商人李武庸、李武宗兄弟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由大门、门厅、两侧厢房、正厅和左右护厝等组成,砖石木混合结构,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建筑突出的价值是建筑装饰艺术价值。建筑立面、门窗、梁枋、屋脊上的木雕、石雕、剪瓷雕、灰塑、彩绘等装饰精美、工艺精湛,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堪称建筑装饰艺术大观园,是民国时期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技艺的典型代表。2013年,福兴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堂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苏夫人姑庙
  介 绍: 苏夫人姑庙位于紫帽山北麓,原属泉州府晋江县三十三都常春乡,奉祀泉南民间女神苏六娘。据《泉州府志》记载,在明成化,万历年间对山苏六娘神灵显赫,平战乱、靖倭氛,先后-为护国卫生、衍圣崇福夫人,官府于其墓前依制兴建夫人庙迄今五百二十五年。该庙清初遭兵焚,后里人复重建,光绪十六年重修。晋江县典史为其题赞。现存夫人庙为悬山式砖木结构,一进三阁间,两侧为护厝,建筑面积约为四百平方公尺,庙宇搭山、遥望双阳、双涧环抱、林木掩映、风光得天独厚。二十世纪以来,经各方善男信女、海外侨胞不断捐资修缮,庙宇焕然一新,香火鼎盛,分庙分炉五十余处,遍布泉州各区、县、市,并随侨胞之奉祀,而名扬海外;福建泉州……[详细]
南安中宪第
  时代: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东路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批郑家军留居宝岛垦荒耕田。清朝雍正年间,石井海商郑运锦建船队于台湾开设“勃兴行”,发迹后用银两买到“中宪大夫”官衔时,在台湾采购优秀杉木运回石井兴建“中宪第”。因其子郑汝成由贡监生授州司马加五级并诰封中宪大夫,荫及三代,故称“中宪第”。南安中宪第总面积7780平方米,白石红砖围墙,主体建筑为五进宫殿,附设书院,演武厅,梳妆楼及花园,至今整体结构保存完整。南安中宪第,又名“九十九间”(实际为112间),2013年5月入选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陈氏祠堂
  1933年8月25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东溪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下设土地部、财政部、军事部、肃反部、粮食部、文化部、妇女部等机构,机关驻地设在睏牛祖厝(陈氏祠堂)。这是安南永德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人民政权的伟大实践和丰硕成果,它的成立标志着安南永德红色苏区正式形成。旧址为清朝骑廊式建筑,室内现展出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历史陈列展。旧址被列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福建省老区革命遗址、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泉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地址:安溪县金谷镇溪榜村 2020年12月,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陈氏祠堂入选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报德祠石刻
  报德祠石刻位于螺城镇西北社区科山上,时代为明。石刻存于科山报德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惠安士绅为报答御史刘望海为惠安百姓蠲免租赋之功,集资为其塑生像、建生祠,并立碑颂其德。报德祠石刻包括:报德门匾一方、刘望海石生像一尊、颂德碑两方、石狮一对,均为明代遗存。刘望海石像穿戴官服官帽,端坐捧笏,是刘望海生前原型。祠内保存两方碑刻,颂扬刘望海功绩,碑文分别为明代进士何乔远和惠安举人康士晋所撰。大门门额处有“报德”门匾一方,门外有明代石狮一对,线条苍劲古朴,代表明代南派石雕技艺。报德祠石刻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西、北方向至报德祠围墙,东至报德祠石埕埕沿。……[详细]
延平王祠
  延平郡王祠位于南安市石井镇。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诏令迁郑成功灵柩归葬故里南安郑氏祖茔,并建祠祀之。祠坐西南面东北,前临海,后靠鳌石山,沿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照壁、山门、大殿,边有附属建筑,门前置旗杆石。大殿面阔3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形屋脊。殿中悬“三世五爵”、“威风雄烈”等匾额,柱镌历朝题赞楹联,中有康熙诏赐郑成功父子迁葬时所撰联对,文曰:“诸王无寸土,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四镇多二心,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民国16年(1927年)重建,1949年被国民党飞机炸坏,1987年重修。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顺济桥遗址
  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为泉州知州邹应龙以来泉的外国商人资金建成。桥呈东西走向,原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桥墩为干砌条石,上部结构为石梁,两侧有扶栏,花岗岩梁桥,长约150余丈,宽1.4丈,桥墩31个。造桥时,泉州古城南门——徳济门内有奉祀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原名顺济宫,顺济桥因此而得名。顺济桥建成后历代多有修缮,现仅存部分桥面和桥墩11个,其中西侧残留6个桥墩及连续的桥面,东侧残留4个桥墩及部分桥面,中间部分仅余1个桥墩尚残存有一定高度,其余桥墩仅在低潮期间可露出部分石块。顺济桥是古代泉州通往晋江的“孔道”,为研究泉州地区古桥梁发展历史和泉州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史料。……[详细]
石狮城隍庙
  石狮城隍庙位于闽南风情十足的城隍街,城隍街位于石狮市区宽仁。前身为宽仁街,城隍庙的兴盛带动了一方经济的繁荣,该庙所在地便命名为“城隍街”。络绎不绝的人区,充满闽南特色的小店铺,海内外慕名而来的香客。聚集在此,以现代人的姿态去领略古老闽南独特又简单的魅力。石狮城隍庙相传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二年)。清朝康熙乾隆及光绪年间,均有修葺和扩建。民国十二年,石狮地方官绅、巨商及华侨捐款扩建,成为现在的规模。据传石狮城隍公威灵显赫,民间有何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要请城隍公去坐镇,都能获得0-的结果。如每年初四,石狮城隍为善信指点迷津、逢凶化吉,让石狮人平安,生意兴隆。给石狮带来了一片繁荣的景象。石狮城隍的影响力不但启遍及闽南,而且远至台湾和水南亚。台南、高雄、新化、台中的善信几乎每年都组团来。石……[详细]
闽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
  闽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后宅村,年代为1930年。简介:1930年在此建立三朱地下交通站,为厦门中心市委、闽中特委(地委)乃至闽浙赣边区省委和福建省委、泉州中心县委等的重要交通站;亦是晋、南、惠、莆、仙等地的主要中转站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始建于1890年,1907年续建,由三座并列建筑组成。右落和中落均三合院式,主座面阔三面,进深两间,墙体承檩,硬山顶;左落面阔二间,进深二间,硬山顶。2013年,闽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周边各外延10米。……[详细]
崇福寺应庚塔
  崇福寺应庚塔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崇福寺大门右侧,大雄宝殿东侧,北宋熙宁元年建造。应庚塔建造之初,略有倾斜,传说此塔有“应利欹斜”之灵,斜向某方,主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故称“应庚”。应庚塔为石质实心,为花岗岩八角形七层仿木构楼阁式建筑,每面雕刻佛像,高10.9米,占地面积5平方米。应庚塔以及塔身中发现的大量古钱币、铜镜、玻璃器、金银、舍利盒、舍利等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宋元时期,泉州佛教盛行,应庚塔不仅是当时佛教盛行的象征,同时也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的标志。2019年10月7日,崇福寺应庚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151、陵水湖
陵水湖
  陵水湖景色秀丽,可眺望大陆的槟榔屿,鼓浪屿、白石炮等。因堤岸有松林夹道、杨柳轻拂,加上浅滩上的芦苇,形成静谧、自然的气氛,当地居民又称为“小西湖”。湖畔孕育丰富的水草,鸟类常于此栖息,是一处著名的赏鸟据点。水鸟众多,有翠鸟,斑翡翠、雁鸭、白冠鸡、苍翡翠,黑头翡翠、黑鸢、黑翅鸢等都是此地的常客,是金门的赏鸟景点之一。鸟况最差的夏天还可看到近30多种的水鸟,高峰期的冬季和过境鸟的出现,鸟鸟禽的种类可达到60种以上。附近田野冬候鸟黄尾鸲、黑喉鸲依时节来访,再加上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之间是金门赏鸟的最佳时机。青足鹬、赤足鹬外、池鹭等常常成为赏鸟爱好者的注目焦点……[详细]
152、李恺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恺墓
  李恺墓位于涂寨镇岩峰村西新自然村,时代为明。李恺,字克谐,号抑斋,惠安螺城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广东番禺县令、吏部稽勋司主事、兵部车驾司郎中、湖广按察司副使,政绩斐然。嘉靖三十七年(1558),他集众抵御倭寇,保全惠安县城,受朝廷旌表。卒后,祀乡贤祠。墓坐西北朝东南,早年被盗,2009年修缮。墓呈“风”字形,花岗岩砌筑,依次由墓围、墓碑、墓案、墓埕及石像生组成,墓茔占地约200平方米。墓前石马、石虎为明代原构件。李恺墓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为中心,东、西、北各外延10米至山坡,南至村路。……[详细]
蔡襄祠(蔡襄纪念馆)
  蔡襄祠蔡忠惠祠(蔡襄祠)位于洛阳桥桥南街南侧,为纪念蔡襄的功绩而建。祠自北宋肇建以来,历代有修葺。现存蔡忠惠祠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殿堂。首进为大门,门顶匾额大书“宋郡守蔡忠惠公祠”。门廊石柱上,有晚清大臣、两广总督黄宗汉之子探花黄贻揖书题对联,联文云:筑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正殿中央,原有蔡忠惠公雕像,右手高举毛笔,案上铺开纸张,作举笔挥题状。造型洒脱端肃,颇有一代文士、名宦风姿,其前为举世闻名之《万安桥记》丰碑二方(其中一方仿刻),其文章、书法、刻工被誉为“三绝”分竖左右两旁。其他碑刻,依次分立廊下两侧。总计蔡忠惠祠,现存巨细石碑共11方之多。地址:泉州洛江区万安街道洛阳桥南联系电话:0595-22656540……[详细]
五塔岩石塔
  时代:宋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五塔岩石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上,建于宋朝,主体建筑为五塔岩寺,不过最有历史价值的当属造型优美、雕工精致的五座石塔。石塔依山就势,前面是悬崖,后面是高山,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空中楼阁。今年3月份,其入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座石塔一字排开,两侧山峰环抱,底临深壑,颇为壮观开阔。“五座塔均为宋代所建。”五塔岩寺的主持陈惜姑说,各塔之间距离2米,中间一座高5.5米,两边的均高5.3米。五座塔都建于条石砌成的四边形基座上。基座上置六角形须弥座,座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等五层构成,高1米。塔身由近似圆柱状的石头砌成,上方有一个六角飞檐状的塔盖。塔盖上为塔刹,最上端为葫芦塔尖。整座塔造型古朴轻巧,雕刻亦拙朴。陈惜……[详细]
黄松轩墓
  黄松轩墓位于山霞镇田边村蜈蚣山,时代为明。黄松轩,生卒年不详,山霞镇田边村人,明代贡生,礼部尚书黄存中长子。黄存中,明建文(1399-1402)中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建文四年(1402)死于靖难。族亲奉其衣冠牌位,偷偷藏于黄松轩墓中,用糖水灰封死。至明嘉靖年间“靖难之役”殉难之臣平反后才敢公开。墓依山麓而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墓丘平面呈“风”字形,墓分三室。墓封堆上用整块花岗岩石雕成龟形,墓碑圆首,上刻:“明松轩黄先生藏”。墓前有石狮子和莲花柱各一对。黄松轩墓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由墓中心向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大成古厝
  大成古厝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由萧继光兴建“大成码头”同时建设三座大厝。大成古厝由三座大厝、双护厝和厝前大石埕、砖埕组成,是集店铺、仓库、码头于一身的小城堡。大成古厝坐西朝东,背山面海,海水涨潮时距古厝前埕地面仅两三米,极便于装卸货物。大成古厝南北总长85.35米,东西总长32.13米,总面积2390.20平方米。三座大厝均为石砌基础,红砖、花岗岩砌筑外墙,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式屋脊。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大成古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开元寺甘露戒坛
  甘露戒坛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开后为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始筑戒坛,遂称甘露戒坛。现存建筑系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似蜘蛛结网,结构复杂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有24尊木雕 飞天,身系飘带,手持乐器、鸣鸣弹奏,翩翩飞翔,与大雄宝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又是研究闽南古乐南音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据说,全国佛教寺庙 唯有北京戒坛寺、杭州昭庆寺和泉州开元寺尚保留着戒坛的建筑规制。 景点位置泉州市西街开元寺内……[详细]
158、留公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公陂
  留公陂年代:南宋座落地点:泉州市洛江区双阳街道坝南村、惠安县洛阳镇陈坝村简介:旧名丰谷陂,俗称陈三坝。为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右史留元刚倡筑,最早只筑纵六十步,横一百三十尺,深为横的五分之一,可灌田三千六百余亩,是泉州最早的水库堤坝。明嘉靖十二年(1533),由泉州太守屠倬于陂左筑堤三十六丈,深九丈五尺。后历代均有修葺。附属文物有陂南的明屠公碑块,碑高2.45米,宽0.86米,厚0.15米。保护范围:东坝外30米,西坝外30米,南北水域各300米。2009年,留公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施琅故居
  施琅故居就在公共体育器械场旁的围墙内,是一栋年久失修的老宅子,触目惊心,仅入口处立的一块碑昭示身份: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故居被围墙围了起来,范围大约有10亩。老宅子的附属建筑已破败,旁边还有一座两层楼房及原泉州农校的废弃房。在老宅与东面围墙之间的空地上,另有一块1984年的碑文,简介了施琅1684年率师统一台湾,被封靖海将军、靖海侯,故宅有一部分曾为“崇正书院”。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温陵路205号释雅山公园内类型: 名人故居游玩时间: 建议10-15小时开放时间:5:30-22:3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北典许氏民居
  北典许氏民居位于东岭镇许山头村北典自然村,时代为清嘉庆。由许献琛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坐东南朝西北,三列三进五开间带双护厝,由大馆、中厝、库房、南北护厝、回向组成,建筑面积3800余平方米。建筑内石雕、木雕精美,雀替、托座等雕有文房八宝、人物花鸟等图案,立体生动。许献琛(1765-1832),字珍享,号宾仪,世称许百万,为人乐善好施。清道光年间,曾捐资助建文峰书院,诰封奉直大夫。北典许氏民居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南方向由后檐墙各向外延伸2米,西北方向至巷,东北方向至民宅外墙。……[详细]

黑ICP备05000777号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15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