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9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共49项
福州林觉民冰心故居
  福州冰心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所以也有人习惯称之为“福州林觉民故居”,整个建筑坐西朝东,共有三进。建筑师、作家林徽因也在该故居生活过。冰心的故居坐西朝东,三进,四周有风火墙。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长廊,廊两旁种有翠竹。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觉民住在西南隅一厅一房。厅与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小厅有门东通“紫…[详细]
邓拓故居
  邓拓(1912~1966年),原名邓子健,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父邓鸿予举人出身。民国15年(1926年),邓拓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民国18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社会经济系。翌年冬,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秋,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1949年秋,…[详细]
张高谦陵园
  张高谦陵园,寿宁县武曲镇的大韩村是个山清水秀、茶香飘溢的静美山村。在大韩溪畔、村口大桥的西侧,浓浓绿荫簇拥着占地面积4.5亩的张高谦烈士陵园。张高谦陵园于1990年动工,1991年1月竣工,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张高谦(1947—1961年),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人,就读于大韩小学(现为高谦小学),先后任过班长、少先队中队长。1961年2月为保护集体羊群,与偷羊的坏分子搏斗,英勇牺牲,年仅14岁。…[详细]
汀州城墙
  汀州城墙—(汀州古城墙、朝天门城楼、三元阁城楼、宝珠门城楼)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始建于唐大历四年(769)。汀州刺史陈剑将汀州治从东坊口迁此筑土为城,唐大中初年刺史刘峻始创敌楼179间,筑子城,称为“雄镇”。宋治平三年(1066)首次对汀州城墙进行大规模扩建,城墙周长“五里二百五十步”,开辟六道城门。明洪武四年(1371)土城全部包以砖石,建女墙六百七十五丈。现存1500米城墙及朝天门、五通门…[详细]
安固石亭
  安固石亭安固石亭,位于惠安县涂寨镇岩峰顶东山村东,建于北宋端拱年间(988~989年),为古道凉亭建筑。亭呈方型,坐北朝南,面阔3间(7.85米),进深3间(8.7米),由16根粗大的方型石柱架成,檐柱12根,边长0.4米,高2.4米。金檐柱间的四角以石斜梁相连,有栌斗,石板四坡顶。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维修,加筑重檐歇山顶式屋盖,又扩建拜亭和山门,奉观音菩萨,遂变凉亭而为观音亭。19…[详细]
无尘塔
  九座寺(原名太平院)位于仙游县城西北约40公里的凤山乡凤顶村,始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正觉禅师(法名智广)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无尘塔位于九座寺西面,创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该寺历代寺僧圆寂后火化的荼毗塔,距今已1100多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该寺舍院九座相连,规模宏伟,占地达1.5万平方米,鼎盛时僧众有五百余人,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禅林宝刹。据说宋代端…[详细]
五塔岩石塔
  时代:宋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五塔岩石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上,建于宋朝,主体建筑为五塔岩寺,不过最有历史价值的当属造型优美、雕工精致的五座石塔。石塔依山就势,前面是悬崖,后面是高山,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空中楼阁。今年3月份,其入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座石塔一字排开,两侧山峰环抱,底临深壑,颇为壮观开阔。“五座塔均为宋代所建。”五塔岩寺的主持陈…[详细]
东岩山报恩寺塔
  东岩山石塔(报恩塔)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东岩山报恩寺内。乾隆县志载,塔建于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又据林氏族谱载,塔建于隋开皇元年(581)。清代学者宋际春的《麟山开皇塔》诗中有“上有开皇砖”句,证知宋石塔前身唐塔为砖塔。三层八角楼阁式石塔,占地面积387平方米,边长4.40米,须弥座高1.20米,塔身通高约13米。须弥座的上下枭浮雕仰莲,上下坊浮雕覆莲,束腰浮雕37只形…[详细]
连江普光塔
  连江普光塔位于连江县东岱镇云居山颠,俗称云居塔、望夫塔,亦称无尾塔。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塔高9.5米,花岗石砌造,二层八角,空心四门。第一层八面,正方位四面开门,侧四面各嵌刻一尊元代武士浮雕。四面门额上分别刻有寂照、光明、无碍、融圆阴字横匾。第二层与一层同向,正面开四门,侧面四向各设一凹字形佛龛,内嵌石佛。正门上方有一块竖碑,碑首有双龙抢珠图案,两边夹有波浪纹,正中阳刻普光塔。传说过去云…[详细]
顺昌宝山寺
  宝山寺宝山寺大殿位于顺昌县西北部大干、元坑两镇交接处的宝山绝顶。全寺由山门、前殿、拜亭、厢房、大殿及围墙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梁柱椽瓦均采用花岗岩,大殿和围墙仍保留着元代仿木石构建筑的风貌,于今年6月份被列为国家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寺又名宝灵庵、宝山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明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重修由元代建的大殿和清代重建的山门、前殿、厢房、凉亭等建筑组成,占…[详细]
汀州文庙
  汀州文庙,又称孔庙,汀州府学,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城关)兆征路20号,建于宋绍兴三年(133年),是汀属八县推崇儒教的重要场所。汀州文庙历史上曾经拥有庞大的建筑群,包括现在的长汀县县政府大院的大部,县人大办公楼的全部。目前由:棂星门、泮池、拱桥、仪门、门庑斋舍、文会堂、题名策,名宦乡贤祠、大成殿、崇贤祠等建筑组成。景点位置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兆征路‎东北12619公里…[详细]
梅列正顺庙
  正顺庙位于三明市梅列区列西街1号。地处沙溪河畔西岸,列东大桥北侧,与具有古典园林风格的麒麟山公园和繁华的商业区相望。正顺庙为三明的历史博物馆,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三明地区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尤溪、永安、南平、将乐、德化等地都建有正顺庙,但此祖庙规模最大,总面积有745平方米,也最为有名。正顺庙坐北朝南,庙内遍种迎春、广玉兰、扶桑、丁…[详细]
南溪书院
  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朱熹诞生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诞生于此。嘉熙元年(1237年)此处修建起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后来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朝时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书院古朴庄严,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和顺…[详细]
莆禧城墙
  莆禧城墙位于北岸山亭乡莆禧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防倭而筑千户所成。嘉靖二十三年(1544),莆禧军民在兴化卫中所千户白仁、分巡姚凤翔率领下于此击败倭寇,俘敌14人。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围城50余日终被戚家军围歼。城以条石砌筑,三面临海,遥对湄洲岛,北面靠陆,原城长2300米,高7米,基宽5米,顶宽2.9米,城门、城楼、警埔、城垛齐全。抗日战争初拆城,城内尚有城隍庙、天妃宫和十字形石板路、过楼…[详细]
泰宁世德堂
  泰宁世德堂(世德堂)是明清古建筑群,建于明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间,是中国江南地区保存较完整、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代建筑群落。占地总面积为1.27万平方米;其中尚书第占地5400平方米,“世德堂”占地7300平方米。“世德堂”于1995年列为县级文保,1996年公布为省级文保,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这些古建筑占地面积大,年代跨度久远,具有明代早、中、晚期的建筑特色,也有清代…[详细]
南山宫
  南山宫位于福建省华安县良村乡的南山腰,距县城13公里。南山宫坐西向东,面对笔架山,海拔300米,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明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明太仆陈天定曾流寓此宫二年,亲题匾额“德茂天初”。南山宫祀圣祖大仙(仙妈)和都统舍人神像,有签诗36首,据传为陈天定所作。南山宫为道观,建筑仿皇宫太和殿式,砖木结构。道宫基盘近正方形,四周均有走廊。宫内呈正方形,有…[详细]
诏安明代牌坊群
  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着7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夺锦坊、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貤坊、关帝坊。这些技艺高超、精美细腻的历史遗产,融汇了建筑、雕刻、书法、诗词等多种艺术技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贡献杰出者,当朝皇帝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详细]
传胪城堡
  传胪城堡是东冲半岛上除大京古堡外,另一个保存地较为完整的古堡,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城墙四周围满了古榕树。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在霞浦区间车站乘坐前往下浒或长春的班车,在传胪村站下车可达景点位置宁德市霞浦县长春镇传胪村…[详细]
麟山塔
  麟山塔位于龙岩市漳平双洋镇城外村。又名圆觉塔。明万历三十年(1602)始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修。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七层八角形楼阁,塔高23米。每层四向开落地半圆窗,另四面向外设神龛供佛像。塔身砖砌、白色粉饰,塔内木梯盘旋通顶层。各层叠涩出檐,八角屋顶翼角飞翘,葫芦形塔刹。1996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建瓯东岳庙
  建瓯东岳庙,又称东岳行宫,位于福建省建瓯市城东郊三里白鹤山麓。东岳庙始建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迄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明《建宁府志》卷三《山川》白鹤山条下载:“在府城东,晋时望气者言,山有异气,命工凿之,朝凿暮合,有又鹤翔其上,因名,山之麓有东岳行宫”。东岳庙占地四十余亩,是目前福建省为数不多的古代道教建筑之一,就其主体建筑“圣帝殿”的规模、形制,以及文物价值而言,堪称全省仅见。东岳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