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 骆铭孙村历史悠久,声名显赫,据《骆氏家谱》记载,骆氏先辈明初洪武年间已生息于此。骆铭孙村现存明代建筑3座以上,其历史之久远,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在古民居中极为罕见。村中建筑以骆氏公祠为最。公祠占地1.2亩,前有天井,后有大厅、神坛,两侧为厢房。梁柱皆由粗壮笔直的硬木构成,柱础上麒麟龙凤珍禽瑞兽图案石刻浮…… [详细] |
 | 乐大晚村位于永州市新田县石羊镇,地处“南国武当山”东南部,是乐氏十一世先祖——均佐公于元末明初开立的基业,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乐大晚开基立业先祖“特科状元”——乐雷发之后。乐氏四世先祖乐雷发为南宋宝祐元年特科状元,留下了著名的“廷对八策”;五世祖斗之为开庆元年进士;六世祖仲谦“神童举景定三年壬戌科房山京榜进士”…… [详细] |
 | 在距零陵城区100里的零陵区水口山镇有一个神奇美丽的村庄。这个村庄叫大皮口村。大皮口村位于衡山南端,潇水之西,背依柴君山,西临梅溪河,这个村群山环抱,流水潺潺,百鸟鸣翠,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如上天遗留人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大皮口村不但风景秀美,蕴藏着神奇的传说,而且这个村历史悠久,保持着明清大型古建筑群,如今村里150…… [详细] |
 | 据史书记载,零陵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24年,时为泉陵侯城,后为泉陵县邑。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为零陵郡城。唐代建子城,城厢格局形成。宋嘉定间,刺史赵善谧增修里城,绍兴、开庆、景定年间三次修葺,筑砖质城墙,增两廓。明洪武六年(1373年),拓建砖石城,城厢周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余,阔一丈四尺五寸,雉堞2942个,城门…… [详细] |
 | 南平古聚落遗址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塔峰镇,年代为汉。2019年3月,南平古聚落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详细] |
 | 刘疆墓西汉中期墓葬。位于永州市零陵区鹞子岭。1984年发掘。残存封土堆。墓口长8.9米,宽6.9米,深4.5米,墓室内积炭。从器物分布和棺椁部分痕迹分析,墓室分为前室、中部棺椁和左、右藏室几部分。前室出土有铜钟、铜灯、陶熏炉和大量漆皮等,推测为陈设案几杯盘之类的祭奠区。中部棺椁区置有铁剑、铜钟、铜镜、带钩、铜碗、铜足漆…… [详细] |
 | 泉陵侯家族墓西汉墓葬群。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北部鹞子岭。1992年冬和1995年秋冬相继发掘了封土堆连在一起的两座大型汉墓,编号为鹞子岭1号墓和2号墓。均为土坑竖穴木椁墓葬,斜坡墓道,墓道朝西。封土堆在烧砖取土时已被挖去。1号墓墓坑上口长18.2米,宽18.3米,深14.3米。因早年被盗,外椁顶板因风化腐朽而坍塌,内椁及二…… [详细] |
 | 营浦故城遗址西汉古城遗址。位于道县道江镇寇公街北:据清王先谦《汉书地理志补注》引《水经深水》说:深水自营道来而西北过营浦县,南入泉溪。营浦即今道县,与马王堆3号汉墓《地形图》中在深水(今潇水)与营水汇合处的北岸偏东有营浦的城邑标记相一致。1976—1977年考古学者实地调査并予证实。今道江镇东南面发现大量汉代遗物。因故…… [详细] |
 | 虎溪黄氏宗祠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城西北20公里,九嶷山南麓,始建于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村落四周石峰耸立,山岩遍布,林木青翠,风景十分秀丽。宋朝年间,秦氏、邝氏、曾氏、田氏曾在这里居住并建立村庄。明朝年间,谢氏、梁氏迁入,当时谢氏有80多户人家,曾建有谢氏宗祠,后被毁;梁氏有40多户人家。清代,村名改为虎溪坊,属桂阳…… [详细] |
 | 胡家大院位于邮亭圩镇杉木桥村。始建于清初,为湘南典型的院落式硬山顶建筑。始祖胡彦林于顺治年间自楚江圩(现属冷水滩区)来此地定居,彦林公生金像、银像、再安三子,三子暴富而建胡家大院。经过几百年的繁衍,胡家子孙增多,大院也随之扩建,形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胡家大院主要由金像公房、银像公房、再安公房、胡氏宗祠与青云塔几部分单…… [详细] |
 |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瑶族聚居地,其与县内的扶灵瑶、古调瑶、清溪瑶是江永独有的四大民瑶。这里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300多栋民居,随处可见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历史底蕴深厚,洗泥节等习俗丰富独特,民风淳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明村。近年来,勾蓝瑶村“以旅促农”“以旅兴业”的思路,创建了“政府…… [详细] |
 | 许家桥明代将军府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乡许家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道光时曾进行维修,形成现有格局。将军府座东朝西,现存半圆形月台、门楼、水池、长方形月台、公厅屋、横屋、围墙、许氏宗祠、石桥及相关附属文物。据许氏族谱记载,许氏始基祖许焕长祖籍浙江嘉兴府嘉兴县善良乡,元至正年间任湖南衡、永、郴、桂副都统,诰封振武将…… [详细] |
 | 李启汉故居地址: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时代:清…… [详细] |
 | 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七军十九师政治部旧址。这栋看似很不起眼的普通民房就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期革命时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革命进行战略转移时在江华留下的革命旧址。当时邓小平同志任前委书记兼十九师政治部主任。这是我省仅存的两处保存较好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革命旧址之一(另一处…… [详细] |
 | 灌溪学校早期建筑群地址:宁远县湾井镇时代:现代灌溪学校始建于1936年,为村民集资而建,该学校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所有建筑现均保存。特别是正面教学楼既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又保持了中国建筑风貌,对东西方建筑特色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被公布为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
 | 唐克故居位于今永州市冷水滩区曲河街道办事处阳甸村。…… [详细] |
 |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是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城南35公里的桃川镇石枧村雄山上。处于一马平川、以肥沃土地扬名的“桃川峒”南缘。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4—8月为雨季,年降水量在1400—1800毫米。这里有名动全国的香柚、香芋…… [详细] |
 | 江永县允山镇回岗村有一座汉缕桥,长约14米,宽约1.5米,由10块长条石板,卯榫结构铺架而成。…… [详细] |
 | 寿隆桥又名汉寿桥。俗称板凳桥。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东北隅0.5公里永(明)恭(城)古驿道(潇贺古驿道)上。青石平桥。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桥长约30米,由双面平梁和单面平梁两部分组成,先西南后折南北横跨沐水。双面平梁桥为三墩四孔,墩系方形青石堆砌,每段以双条青石压面。单面平梁桥长约10米、宽约1…… [详细] |
 | 神下李氏宗祠位于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面积950.47平方米,经多次重修和维修,现建筑保持清代风格并溶人了西洋建筑特色,在南方宗祠比较少见。宗祠座南朝北,柱梁式结构,歇山飞檐,宗祠内有戏台,戏台上有高浮雕镂空双龙戏珠木雕,此外,建筑构件中的人物、花、鸟、兽等装饰雕刻精美,保存完整,有较高的艺术价…… [详细] |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