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永州市旅游

永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兵书峡位于东安县渌埠头乡,湘口岭村的湘江河畔,距江岸百余米的悬崖绝壁上堆叠有四块呈黑色长方形的石板,酷似四卷巨书。清朝道光年前《永州府志》记载:“崖石上有兵书,陡峭不得攀取。”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慕名前来考察,将此景观记入了《徐霞客游记》。传说此兵书乃是中外闻名的《孙膑兵法》,曾经有许多贪婪之人想据为已有都不能得逞,至……[详细]
  杨江源游区位于大庙口镇西8-18公里专用公路两侧,大片竹林和原始次生林交错分布。竹林中,以高大挺拔的毛竹为主体,夹有黄绿相间的嵌玉竹、杆形四方的方竹、漆黑的紫竹、对向轮番连节的龟甲竹等30个竹种,聚集一堂,相互争翠;散生的樱桃树,早春开花,鲜红的花朵,点缀游区万绿;山脊青松,几经风折雪压,千姿百态,互比傲姿;原始次生林……[详细]
  文塔位于石期市镇东铡、湘江河畔的一块巨石上,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塔高24米,基座宽10米。塔外砌青料石,内砌青烧砖,七层八面,每层上方砌有出檐和斗拱。下层正面有一小门洞,人能爬进爬出。其余各层内砌实,人不能登顶,每层每面均有四个小券门装饰,第二层四面券门按方位各刻有“东来紫气”、“南极潇湘”、“西山翠色”、……[详细]
  吴公塔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东安县紫溪市镇,此为保存完好的清代砖石塔之一。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于乾隆十七年(1752)竣工,为纪念知县吴德润的政绩,而取名“吴公塔”。塔系砖石结构,楼阁式,通高30米,基底11米,七级八方,内实6层。各层辟门窗平座石栏,可以登临远眺。塔内有石级可盘旋而上直至塔顶。平面布局精巧……[详细]
  九龙岩石刻位于东安县芦洪市镇东一公里的九龙岩,有北宋至清各种名人石刻43方,宋刻达30方。最早的一方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东安县令张太年所题,距今已1100多年,记载了镇压农民起义(“平将寇”)和“芦洪置司”的重大史实,对研究东安政史和建置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史价值。北宋著名文学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王安石……[详细]
  湘江位居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之首,从西到东横贯永州市。湘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自东安县的瀑埠头进入永州市。一条碧绿水带.蜿蜒曲折,绕山丘,穿田涧,先后纳入紫水、石期河、潇水、应水、白水等支流,流经东安、芝山、冷水滩、祁阳四县区,最从祁阳县的唐家岭流出永州市。湘江干流上的宋家洲电站,位于冷水滩城区.装机容量为5.2……[详细]
  大陂岩位于普利桥镇宽公村大陂岩张家庵子侧边,原张家庙方位,距城区30公里。村前溪水自岩西2里的壑谷中流出,形成小溪,缓缓流过村前,又蜿蜿流进岩内。有石砌炮台,己残缺,岩口宽12米,最高处6.5米,进口平展,溪水流入岩内左侧100米处,水面渐扩,宽达7米余,成一深潭。洞中可容千余人。岩顶钟石乳,或细如长针、或粗壮如柱、或……[详细]
  李达故居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李达,1890年10月生。1919年五四运动后,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新青年》的工作。1921年2月起任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书记。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
  文昌阁位于冷水滩城区湘江西岸的悬崖上,建成于明嘉靖十一年,原有财神殿、文昌殿、观音堂、洞宾楼等建筑群,总面积500平方米。现仅存观音堂,其余殿楼,不知毁于何年。据《零陵县志》载:文昌阁前,有砖砌牌坊,-“文昌阁”三个字。坊前石阶五级,两侧衬以云龙浮雕。财神殿中供赵公元帅骑虎巨像,右手执金鞭,左手握元宝,形象威武雄壮。文……[详细]
  唐叟钓矶,位于冷水滩城区25公里高溪市湘江北岸石崖上。《唐叟约矶》四个大字,每字直径约10公分,正楷,笔力刚健清晰。据《零陵县志》载:“叟”,宋乾德初人,唐姓,逸其名,以钓为业。传说,高溪上下原有二十四矶,为唐叟隐居钓鱼处。高溪以隐高人得名。宋杨诚斋慕其高风,于矾上创建莹心堂,高风亭、题“莹心堂”三大字,树其上。赋诗《……[详细]
  出永州市大西门,过黄叶渡到柳子街,街后有条小溪,水流淙淙,汇入潇水,原名冉溪。因冉姓人家住在这里而得名;又说,从前溪水浑浊如黑染料,不能饮用,因而又名染溪。唐元和五年间(公元810年),柳宗元迁居溪旁改名愚溪。溪水与潇水的汇合口,有一座两拱的石桥,名愚溪桥。桥头怪石嶙峋。明代地貌学家徐霞客曾留下游踪。传说,自从柳宗元定……[详细]
  “潇湘”是潇水和湘水的简称,二水在永州市北苹岛汇合。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山。海洋山水向西南流向桂林的叫漓江,向东北流向湖南的是湘水,秦始皇为了制服南越,在灭楚后,曾“发卒五十五万为五军”继续南进,其中一军“守九嶷之塞”(《淮南子·人间训》,为了解决转饷的困难,命御史监禄率卒在湘水和漓之之间,开凿了一条长达30公里的……[详细]
  永州城北8华里,潇水和湘水汇合的地方,有一个小岛,原名频洲,又名萍岛、浮洲。这里四面环水,高洁幽静,环绕一周,约600余米;岛上古木参天,竹蕉繁茂,风光旖旎。柳宗元写的《湘口馆潇湘二水所汇》诗,记叙了频岛风光。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个大仅一弓的沙洲。湘水从西,潇水从南奔腾而来,每当春雨瓢泼,洪水暴涨之时,便把此洲吞入……[详细]
  迥龙塔建于明代万历甲申年(1584),塔高37.25米,简体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里面五层,塔身中空。挺拔雄伟,屹立于永州市城北潇水东岸。塔为邑人左佥都御史吕藿倡建。底层门额行书“迥龙宝塔”为钦差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闽人陈省所题,塔身腰身檐斗拱结构造型保存了宋代建筑艺术遗风,为湖南省重要的砖塔之一。永州城北约两……[详细]
  零陵武庙时代为明。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武庙建筑雄伟古朴,两根大龙柱鳞爪飞扬,堪称国宝。庙原系明代建立的“蜀汉前将军壮缪侯祠”,以祭祀关羽,清初毁于兵火,清顺治十三年(1656)重修,题“关帝庙”,清雍正三年(1725)加春秋祭,始称武庙,乾隆、嘉庆重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1884)修建。武庙原来规模较大,现存正殿……[详细]
  怀素园位于芝山区潇湘中路与永州宾馆毗邻,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狂草大师”怀素出家修行种蕉练字的地方。怀素因家境贫困,在园旁的绿天庵边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他把写秃的笔埋在庵后,成为现时的“笔冢”其旁有“砚泉”及磨墨取水之地,庵正北有墨池,为洗笔研之处。原绿天庵在解放后被毁,仅存怀素书《千字文》石碑,碑文字迹如疾风骤雨、飞……[详细]
  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愚溪北岸,南北与零陵古城相连,是古城零陵“山、城、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子街全长550米,宽约6米,东邻潇水和黄叶渡浮桥、大西门古渡口和永州市零陵东山景区隔河相望,是中国首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景区所在的柳子街始建于唐朝,兴盛于明清,原为“湘桂古道”的一部分……[详细]
  千马坪村位于金陵镇以北13公里处,是金陵山区的一个大村落,现有村民283户964人。相传清道光年间瑶王赵金龙起义,在该村中央的空坪上驻军放马,村子因而得名。这里有佛教宝地、世界银杏之王、万亩竹海等景观。千马坪虽然山高路远,位置偏僻,早年却是佛教盛行之地,五里一庵,十里一寺,仅方圆数里之内就建有4所庵堂,其中建丁清乾隆年……[详细]
  唐生智故居位于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赵家井村。唐生智(1889-1970),字孟潇,湖南东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战争,历任湘军团长、旅长、师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第4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主席等职。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院……[详细]
  香零山在市区城东五里潇水河心,南北宽15米,东西长25米,高出水面12米,是一座岩山小岛。旧产香草闻名于世,古称零陵郡,即以此山名。香零山为天然石矶结构,地处中流,随潇水水势而展现不同的风光,势浩荡则如汪洋中之一小舟,水势弱小则岛亭昭然挺立。若雨后日出,烟锁山脚,雾雨朦胧,往来舟楫,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烟波浩渺的意境,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