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永州市旅游

永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我今天借用李白《夜宿山寺》这首诗来形容我们的潇湘楼一点都不为过。先生们、女士们各位朋友请随我的手指处便是潇湘一带赫赫有名的潇湘楼。一眼望去,楼顶穿过云层,楼身巍然耸立。从正面看整个楼阁就如“品”字一样端庄落座在1209平方米的突兀的小石山上,因楼傍古城墙潇湘门而得名“……[详细]
  寿萱亭位于文昌阁西南500米处,为古驿道的凉亭,系清代晚期奉政大夫周际隆为其母受诰封“五品宜人”修建。凉亭立于旷野田问,尤显古朴庄重。石木结构,亭内两边布置条石长凳供路人歇息,并嵌石碑二方,左边碑刻为《慈悲佛母他字歌并序》,全文533字,有81个“他”字,是周氏族人为人处世之道理。……[详细]
  步瀛桥位于谢沐河下游西南村口,为上甘棠村的主要出入口。据月陂亭摩崖石刻和村内碑刻记载,该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1126年),历经宋绍兴五年(1135年)、元至元二年(1336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及清乾隆年间“重修”或“大修”。为三孔石拱桥,现残存长30米,宽4.6米,跨度9.5米,拱尽高5米。因年久失修,拱桥上……[详细]
  文昌阁位于谢沐河下游的村口,紧邻步瀛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历史上其东侧曾建有廉溪书院,现只留存一栋建筑物。文昌阁面宽、进深均为10.5米,一、二层青砖砌筑,高9米,开小式窗;三、四楼为全木结构,抬梁做工考究,童柱所骑驼峰均采用莲花瓣座,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屋面为青瓦歇屋顶,斗拱飞檐,三重檐;通高约22米。整体呈……[详细]
  文昌书院位于湖南祁阳。明万历十二年(1584)(一作十六年),在天马山南麓(前临湘江),邑人、铜仁太守邓球倡建文昌塔于江滨,并建书院于塔前,故名。有石坊、讲堂等。塔前构厅事3楹,为诸生课业之所,日讲课,左右各1楹。前置3祠,一祀文昌神,一祀周敦颐、程灏、程颐,一祀前代寓贤与乡先达名流。又前为石坊,题曰“文昌书院”。集诸……[详细]
  老埠头古建筑群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蔡市镇老埠头村湘江之滨。老埠头于唐代兴起,五代设潇湘镇,明代改为湘口驿,清代名老埠头,历来为湘桂通津,永(州)宝(庆)孔道,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旅重镇。主要由老埠头在古街、古商铺、古码头、古驿道、古碑刻等文物体构成,现存建筑多为清民时期建造。蔡市镇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把旅……[详细]
  下灌古村也是“状元故里,麻将鼻祖”:孕育了唐朝状元李郃和宋代状元乐雷发,这里不论状元桥还是麻将广场都述说着麻将的起源。祠堂的窗及门户的坚墙是欧式样式,整个祠堂占地2000平方米。进门的前殿是一个大戏台,台梁刻着“八仙”图,戏台今天仍可以作为演出用。200平方米的大天井地面,用鹅卵石铺墁。中殿为一个大厅,大厅后是神位殿堂……[详细]
  明塘黄家古建筑群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明塘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奉乾隆四年赐的谕旨兴建“节孝流芳”牌坊后,逐步建造起来的古建筑群,距今已有630多年历史。注:将上岭桥镇与竹山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上岭桥镇。明塘黄家最初是在元末明初从江西搬迁到今明塘冲,后在明洪武年间又从明塘冲搬迁到今村所在地,而原来的明塘冲被陈姓居……[详细]
  王氏宗祠建于清朝咸丰十年,即公园1860年,距今有151年历史。祠堂砖木结构,坐西朝东,现存建筑中有戏台、看萍、游亭、厅堂及南侧衡屋组合。整个布局充分体现了湘南民居建筑的传统特征,建筑手法充分体现了永州宗庙文化的个性风格,装修艺术充分体现了冷水滩民间技艺的独到之处,而且整体保存完好,延续传承使用至今。……[详细]
  新田县地处湘南边陲,自古民风淳朴,崇文尚武。在新田的西北端有一个叫金盆圩镇的地方,这里人杰地灵、物美风华,还有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大屋,它的建造格局及宏大的规模在新田首屈一指,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游览的地方,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走进李千二古村,一起去领略李家大屋迷人的魅力吧!李千二古村依山势伴水渊而建,因为古人在……[详细]
  金盆圩镇的李千二古村,这里有一处代表着李氏宗族文化与灵魂归宿的地方—李氏宗祠。李氏始祖李百一,原籍江西泰和县,宋末因躲避战乱带领族人迁居湖南新田,因金盆圩镇地处盆地,气候宜人,非常适宜人居住,便决定迁此地,并于元天历二年(1329)组织族人在此始建李氏宗祠。岁月变迁,李氏宗祠几经风雨洗礼,但族人们仍承先志,不遗余力多次……[详细]
  道县周凤山周岐山(清代著名将领、亲兄弟)故居地址:道县祥霖铺镇时代:清……[详细]
  源口瑶族乡上村的首家大院建筑以土木混砖结构造成,周围现存明清风格的四座大小院落,古民居20余栋、公共建筑1栋。门窗上雕刻的喜鹊、蝙蝠、蝴蝶、凤等图案生动逼真,一部分历经数百年而不毁,具有一定的历史考究价值。……[详细]
  永明文峰塔 俗称圳景塔。位于江永县潇浦镇塔山村圳景组,居鸡公山(今名塔山)顶。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文革”中塔顶被毁一角。1986年部分修复。塔高约22米。每层高度不等,均置平座。第五层均设假券门;余每层4门对开(另四面作假券门、券窗),交替相错。内有石阶盘旋达顶。……[详细]
  清溪文峰塔位于江永县粗石江镇清溪村西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塔高约24米,底径10米。每层4门对开,余面作假券门。二层以上外置平座(原有围栏),叠涩出檐。塔身分内外两层,中设踏步,可登塔顶。民国年间因遭雷击,五层以上被损毁半边。……[详细]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的兰溪村,所在村落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作为第九批省保单位,本古建筑群现存较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类型有民居、祠堂、戏楼、守夜屋、门亭、风雨桥、石质寨墙。现存有湖南面积最大的祠堂壁画,另有古碑刻百余方。“兰溪洗泥节”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史料记载,蒋姓族人……[详细]
  汉营古迹在东安县紫溪市镇南侧的诸葛岭附近。诸葛岭海拔373米,是载入省志的历史名山。清《一统志》载:“诸葛岭在县南一里许,相传武侯驻兵于此,壁垒之迹犹存。”清光绪二年《东安县志》载:“昔蜀相亮,以军师将军督零(陵)、桂(阳)军赋,尝驻于此。”……[详细]
  南平故城位于蓝山县城东3公里许城腹村。汉高祖五年(前202)至宋绍定年间,南平县、蓝山县治均设于此。今留有方形土城遗址。东墙长224米,墙高2.5米,宽22米。墙内发现大量秦汉砖瓦和印纹硬陶残片,还有战国铜矛。除表层发现部分唐代陶瓷外,大部分是秦汉时期的遗物。西汉南平在今蓝山县境,但故城在何处文献记载不一。清王先谦《汉……[详细]
  大冠堡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大发现,在新田县发现两个古堡群。一个以毛里乡的大冠岭上的大冠堡为中心,周边5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冠堡、新宅岭堡、大利堡、百万城堡、龙形堡、龙秀堡、凌宵堡和狮子望月堡;一个是以石羊乡“南国武当山”为中心,周围群山之中散布着龙潭堡、牯牛岗堡、白米寨堡、石古寨堡、飞龙堡、乐大晚堡。这两……[详细]
  原名阳明山寺。位于双牌县阳明山主峰南侧海拔1500余米的花岗岩石坡上。始建于宋,重建于明。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该寺在古木参天的绿树遮盖之中,其东西两侧,山势逶迤怀抱,人称“双龙戏珠”。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佛教禅宗临济派七祖禅师秀峰坐化于阳明山寺,其尸不坏。当时在永州的明藩南渭王之孙菊坡和零陵邑人蒋湘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