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陕
甘
青
宁
新
渝
川
黔
滇
藏
港
澳
台
推荐
全球
美
加
日
韩
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旅游
九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江西省
德安县
庐山市
修水县
湖口县
永修县
武宁县
浔阳区
濂溪区
都昌县
彭泽县
柴桑区
瑞昌市
共青城市
九江市文物古迹
九江市红色旅游
九江市名人故居
九江市博物馆
4A景区
九江市十大景点
九江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
九江市特产
九江市美食
九江市地名网
九江市名人
[移动版]
61、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叶挺指挥部旧址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叶挺指挥部旧址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九江市区解放军171医院内,原为美国圣约翰中学校长高达德公寓,是一栋坐西朝东的回廊式二层西式楼房,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24平方米。1927年7月中旬,叶挺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进驻九江,指挥部设在圣约翰中学的这座西式两层楼房内。云集九江的共产党领导人多次在这里召开研究和部署南昌起义的重要会议。26日,叶挺率部从这里出发,乘火车奔赴南昌参加起义。建国后多次维修,1987年12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7月辟设为“八一起义策源地——叶挺九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详细]
62、
朱子祠
朱子祠 朱子祠:朱子祠为先贤书院主要建筑之一。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应南康府教授熊士伯之请,南康知府张象文创建此祠专祀朱熹。祠中立朱熹自画像石刻,左有张象文《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有《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作为朱熹纪念馆,室内还陈列《朱熹生平事迹》共九部分。上悬清康熙颁赐“学达性天”金宇匾额,两侧柱联:“列嶂成垣永护考亭之遗迹”、“环溪作泮“遥通洒水之真源”。 报功祠:位于朱子祠西,原称先贤祠、三贤祠。曾先后祀李渤、周濂溪、程颐、程灏、张横渠、陈了前、陶靖节、刘西涧父子及其他有功于白鹿洞书院之诸先贤。作为纪念馆,祠内陈列《白鹿洞书院史展览》共五部分。 ……
[详细]
63、
柳山书院遗址
柳山书院建于半山开阔之地,这里田地平展,水港横斜;周围重山环绕,层峰叠翠,侧连寺院。书院为砖木结构,外体长方形,长约三百八十九米,宽约九十八米。总建筑面积三万八千平方米。四面的墙皆为青砖平砌,前后重屋顶民房式,风火墙内,盖瓦从不同方位向内倾斜。书院内进五重,由外而里,依次为教学区、藏书区、教师宿舍、学生宿舍、生活区等。按当地百姓的说法,书院应该分为三大厅,前厅顺山墙起列分上下二层,楼下每边置厢房八间。由前厅过大天井,登两旁台阶,进入中厅。中厅檐高十点二米。从中厅过两侧之小天井到后厅,后厅为供孔圣人所在,也称为神堂。“文革”时期,柳山书院改作国家粮库。一九七三年粮库拆迁后书院被毁。……
[详细]
64、
九十九盘石刻
九十九盘石刻在庐山圆佛殿西、登山小道旁。路旁绝壁间,宋、元、明、清以来题刻甚多,约有九十九盘,笔力刚劲,引人入胜,如:“白云天际”、“清虚灵台”、“烟霞深处”、“天半”、“南无佛”、“土地”等,字体不一,笔锋各异,对研究古代书法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庐山锦绣谷底有一溪流,名锦涧。溪上横跨一石桥,名锦涧桥。过桥有一路直达天池山顶。小道蜿蜒盘旋,号称九十九盘,系明代主要登山道,故称九十九盘古道。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所修御碑亭中的御碑,便是经此道运往山上。沿途道旁的峭壁上,石刻遍布。其中,要数欧阳修撰、王守仁书的《庐山高》题刻,名声最大。无论是诗意,还是书法,均堪称一绝。……
[详细]
65、
中共湘鄂赣特委旧址
1928年秋,湘鄂赣特委派黄茂林同志到地处崇山峻岭4县边界的上奉麻洞砍头坳工作,在周边麻洞、杨家坪、黄港、何家嘴、铜鼓大塅发展了张松发等一批中共党员,成立了特别支部。1930年,中共湘鄂赣特委在麻洞黄家塘成立了中共修铜宜奉边特委,1932年5月在麻洞黄家塘召开四县党代会,到会代表100余名,成立修铜宜奉临时县委。5月下旬,在杨家坪矮子坑召开了修铜宜奉边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00余名,成立了修铜宜奉4县临时县苏维埃政府。在县委、县苏维埃的领导下,4县人民与敌人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牵制了敌人,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减轻了湘鄂赣中心根据地的压力。……
[详细]
66、
周敦颐墓
周敦颐墓墓主为北宋理学家,熙宁六年(1073)病逝于九江濂溪书院,葬于离书院五、六里的栗树岭(今莲花镇谭畈村),享年57岁。周原配夫人陆氏、继配夫人蒲氏墓亦葬周两侧。明代--三年(1490),九江知府童潮在墓前建祠、立肖像、置田地供祭祀,墓地时为“江州十景”之一。嘉靖三十八年(1559)巡抚何迁檄知府朱日藩将墓修葺一新,清咸丰五年(1855)彭玉麟、罗泽南、李续宾出资主修,又将墓顶结为龟形约6尺,径1丈5尺。墓前碑碣有明万历李得阳诗碑,彭玉麟修墓碑,罗泽南重修周子墓碑,周生前所作太极图碑等。墓冢“文革-”中被毁,今墓为1992年重修。……
[详细]
67、
海会寺摩崖石刻
海会寺摩崖石刻,位于江西省庐山区莲花镇龙门沟。在庐山区莲花镇龙门沟左侧的深山大壑中发现的摩崖石刻,是庐山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唐代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312年,也是庐山目前发现最早的摩崖石刻。这块摩崖石刻是一块三角形的巨石,正面是行楷“海会寺”三个大字,字行间有“时唐证圣元年乙未岁”字样。据专家介绍,唐代“证圣”系武则天(武周)的年号,只用了一年,“证圣元年乙未岁”即公元695年。巨石背面还有乾隆戊午年(公元1738年)杜畔子撰、余氏书刻的“盘旋石上绿接天,枝枝垂荫半边山,我来独坐清心火,名利两忙总不然”诗。……
[详细]
68、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驻地旧址群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驻地旧址群九江市修水县20世纪30、40年代1、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第七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0一团第一营营部旧址(杭口镇双井村七组虎形陈家大屋):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同本体,东南延伸2、02米,南延4.25米,西南延伸1.62米,西延伸6.06米,西北延伸0.69米,北延伸7.64米,西北延伸7.61米.面积:370.6平方米;2、国民党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部旧址(义宁镇良塘村):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面积:905.34平方米.……
[详细]
69、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一进二重,中开大天井。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竹塅村,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陈家大屋由新旧两栋连成一体,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一进二重,中开大天井。新屋建于光绪年间,为陈宝箴中举后所建。屋前竖立着一堆旗杆石和一对旗石墩,旗杆石为陈宝箴中举后所竖,旗石墩为陈三立中进士时所竖。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0、
永修望湖亭
望湖亭坐落在吴城镇北江湖交流的鄱阳湖岸边,其左、右分别有修水、赣江汇人湖内,是登临观景的最佳之地。始建于晋代,历史上屡有兴废,现亭立于高大的台基上,四层三檐四角攒尖顶,亭上琉璃叠翠,翘角人云,气势颇为壮观。登亭远眺,只见江流环带、鄱湖浩淼,渔舟点点,恬然自适,景色清丽。随着气候的变化,景致又各不相同。睛时岚翠如空。波壳粼粼;雨时烟水冥蒙,跳珠飞溅;风时白浪滔天,洪涛裂岸。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岸边类型:观景台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详细]
71、
云山革命根据地遗址
云山革命根据地遗址位于永修县。1928年1月,中共永修县委成立由150余人枪组建的永修游击大队,并决定在云山(今称“云居山”)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8月,游击大队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游击第八纵队;10月被敌军围剿而失败。1934年7月,驻扎在杨家岭的永修工农游击大队再度进军云山,并在真如寺开展整训,后于1935年3月再次失败。1935年9月,徐彦刚率红十六师在云山峡坪村遭遇敌军主力。在激战中徐彦刚不幸负伤,留在山中养伤,不久遇害牺牲。现存游击队整训旧址、徐彦刚殉难地遗址等。……
[详细]
72、
耀邦陵园
耀邦陵园在一个山坡上,陵墓坐落在绿树松柏间,面朝着鄱阳湖。耀邦是湖南人,但耀邦参加革命就是从江西起步的,那时候他才11岁,对江西应该很有感情。1955年一群上海知青要去北大荒,当时上海市委说北大荒太冷了,就在南方吧,于是就来到了江西鄱阳湖边上的这个地方开荒建农场。当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邦专程来看望他们,为这里提名“共青社”。-邦成为党中央总书记后1984年又来到了这里,已经发展成一个城镇了,耀邦看了很高兴,提名“共青城”。景点位置共青城富华山(近鄱阳湖)……
[详细]
73、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后,南方各省的革命形势急剧恶化。1935年6月,田英率部至望晓源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任书记;并组建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兼任政委,开辟了以武山为中心的都湖鄱彭游击根据地。都湖鄱彭四县中心县委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12月田英率250余人的游击队伍到浮梁接受陈毅同志领导的“瑶里改编”,编入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三营七连,奔赴抗日前线。都昌县蔡岭镇望晓源……
[详细]
74、
庐山摩崖石刻群
庐山摩崖石刻群(玉帘泉摩崖石刻、简寂观摩崖石刻、卧龙岗摩崖石刻、“龙虎岚庆”万杉寺摩崖石刻群),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时期并一直延续至清朝。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以风光雄奇俊美着称于世除了自然风景之外,它的人文景观也蔚为壮观。这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包括庐山的时刻。由于时刻具有保存时间长久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地用来记录史籍经典,成为人类表达记录思想的一种形式。一千多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和政要名流刻石记游庐山带带不断,这些作品诠释着庐山的风貌景致,也记载着历史的兴衰更替。……
[详细]
75、
陈寅恪墓
格地说,没有“陈寅恪墓”这一说法。一般地,人们把位于江西九江庐山植物园的“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的地方称为“陈寅恪墓”。2003年6月16日,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庐山植物园。此处由数块形态各异的岩石组成。其中一块呈竖长状的岩石正面写着“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反面写着“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庐山植物园敬立”等数字。另一块略呈椭圆状的岩石上面写着黄永玉的手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数字。保护范围:以墓体为界,各向外延伸30米.面积:1500平方米……
[详细]
76、
美孚洋行旧址
美孚洋行旧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滨江路77号,1986年被列为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以“九江美孚公司旧址”之名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孚洋行旧址及相关建筑共有四处单体建筑,分别是美孚洋行旧址、美孚油库旧址、美孚油库办公楼旧址和美孚别墅旧址,其功能的完整性和保存的完好程度在国内同类建筑中都不多见。这些建筑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建筑古典复兴的思潮,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详细]
77、
浔阳城址
浔阳城遗址的中心点南距九江县城沙河街9公里,东北距九江市区龙开河8公里,今属九江市经济开发区七里湖乡赛湖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寻阳城的遗址被人们发现。1981年和1985年,江西省文物管理部门和省市文物专家先后两次集中对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考古鉴定。通过考察,发现赛湖村的马鞍洲、围嘴、玉兔山、拜台山、七里湖、鹤问赛一带均有古城遗物和遗迹,面积约3平方公里。考古鉴定为“六朝寻阳城址”。……
[详细]
78、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老街福星桥头。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紫花墩誓师起义。10日,卢德铭召集全体官兵和附近群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的指示,在此召开誓师大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军民--,镇压从县城押来的恶霸,然后向平江进军。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列为修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9、
庐山古文化遗址
千百年来,无数的先贤往哲,高士逸民,文人墨客,丹青高手,释子道侣,富豪政客纷至沓来,投身到庐山的怀抱,在这幅美妙的自然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一笔,把那巧夺天工的亭台楼阁,宏大壮观的祥院寺观,精巧奇丽的祠塔桥榭镶嵌在这奇山秀水之中,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互为表里,其审美架构充分地体现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魅力。景点位置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详细]
80、
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是在兆吉沟,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境东北部,大浩山脉西南向,枫树岭东侧山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领导的赣北、皖南游击大队第九、十中队指挥部和彭泽、鄱阳、都昌、东流、至德、望江、宿松等七县中心县委曾设置于此。村西北紧靠山壁处,有一间青砖木质结构的瓦房,曾是当年指挥部和中心县委办公之地。至今弹累累。……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全国地名搜索
·
九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九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九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九江市A级景区名录
·
九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江西省省级示范森林公园
·
2022年度江西省省级特色文化街区
·
2023年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景区
黑ICP备05000777号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15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
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