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旅游

九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石氏贞节坊
  石氏贞节坊位于湖口县流芳乡老山城皇余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石氏贞节坊为湖口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鸣山石刻
  大鸣山石刻位于彭泽县杨梓镇龙桥村虎形自然村,年代为明。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彭泽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湖口潘氏贞节坊
  湖口潘氏贞节坊位于湖口县湖口县马影镇罗岭村委会张九房湾,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湖口潘氏贞节坊为湖口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84、道官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官桥
  道官桥位于湖口县马影镇道桥村委会村部,年代为元明,类别为古建筑。道官桥为湖口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山口秋收起义建军编师会议遗址
  山口秋收起义建军编师会议遗址原旧址所处位置为山口万寿宫,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万寿宫于1973年被洪水冲毁,仅剩遗址立碑纪念。1927年原本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队伍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浏阳工农义勇队因为没有赶上起义分别集结在修水和铜鼓但是他们随时会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剿。面对这个情况,根据上级指示:在8月底9月初,三支部队的负责人在修水老镇山口举行建军编师会议,史称“山口会议”。会议决定:三支部队合编为一个师,为避免敌军追剿,合编后部队对外仍打着国民党的旗号称“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实际上是灰色旗号下的一支红色武装。师部设在修水县城,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一师下设一三两个团,驻修水的警卫团被编为一团,团长由钟文璋兼任;驻铜鼓的浏阳工农义勇队被……[详细]
黄龙寺塔墓群
  黄龙寺塔墓群(含慧南塔墓死心塔墓祖心塔墓等塔墓群、黄龙寺僧浴池、黄龙寺上天梯古道)九江市修水县黄龙乡黄龙村宋保护范围:1、慧南塔墓、祖心塔墓、死心塔墓(黄龙村黄龙寺周边):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向外延伸17.14米,南向外延伸2.34米,西向外延伸3.11米,北向外延伸0.66米.面积:509􀆰24平方米;2、黄龙寺上天梯古道(黄龙村):以文物本体为界,东、西各向外延伸10米,南延伸1.96米,北延伸5.41米.面积:3488.37平方米;3、黄龙寺僧浴池(黄龙村翠云洞下方):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米.面积:371.62平方米.……[详细]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旧址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旧址1937年12月初,中共赣东北特委委员,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书记田英率领红军武山游击队赴浮梁瑶里改编成新四军。根据陈毅同志安排,田英率领中心县委成员于1938年1月下旬回到都昌,在大港街设立新四军都昌留守处,积极开展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活动。但国民党反动派却视田英等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1938年4月6日,他们派出300余人,武装包围了大港街的新四军留守处,残酷地将田英等7位同志杀害,制造了震惊赣东北的反共惨案。周恩来同志指示《新华日报》先后发表消息和社论,对国民党政府在都昌制造反共惨案提出了严正的-。建国后,田英等烈士的遗骨被移葬于大港街西南0.7公里处的烈士陵园。这里成了都昌一个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都昌县大港镇大港老街……[详细]
288、纱笼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纱笼桥
  纱笼村位于修水县港口镇纱笼村,纱笼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民风纯朴,纱笼桥闻名遐迩。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旧址
  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旧址——戴家大屋为修水县马坳镇峡口村北山戴家大屋(原北山小学)。1937年8月29日,中共湘鄂赣省委与国民党武汉行营谈判成功,湘鄂赣边区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湘鄂赣省委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湘鄂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湘鄂赣抗日军(后称新四军)第一游击支队。为迅速集结编队,巩固扩大抗日武装,省委决定派遣李成铁、傅彪和朱晃富等3人,到修水县建立抗日军修水通讯处(后称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新四军修水通讯处为新四军平江办事处的派出机构,对内仍为平(江)修(水)铜(鼓)中心县委,中心县委书记李成铁、副书记傅彪分别任通讯处主任、副主任,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的组织形式。9月,平修铜中心县委书记李成铁等在修水县渣津、马坳,与国民党的县、区政府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解决游击队粮饷等具体问……[详细]
上衫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1931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在修水上衫宫选屋成立,同年7月初,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将各苏区党的特区委统改称省委,使之成为地方党部与中央之间的一级经常性组织的规定,在浏阳县东门楚东山召开湘鄂赣边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余人,会期10天。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各项工作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中共湘鄂赣省第一届委员会,李宗白任书记。全省下辖36个县,其中江西20个,湖南7个,湖北9个。省委成立之初,机关驻浏阳东门乡楚东山村,8月迁平江长寿街,9月再迁回修水上衫宫选大屋。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使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成为必然。9月23日,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天主堂召开,会议期间,因遭敌机轰炸,又迁上衫宫选大屋继续召……[详细]
291、香火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火桥
  修水香火桥位于修水县渣津镇,年代为宋,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2、湾里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湾里桥
  修水湾里桥位于修水县黄港镇,年代为宋,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鞋山刻石
  鞋山刻石位于湖口县县城西南9公里的鄱阳湖中,年代为明至民国,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鞋山刻石为湖口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灰山石刻
  灰山石刻位于湖口县舜德乡灰山村西长山元颠岩上,年代为元明,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灰山石刻为湖口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庄雷氏祖屋
  新庄雷氏祖屋,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家组,总面积315.9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新庄雷氏祖屋为明代砖木结构房,两进天井式建筑,面阔13米,进深24.3米,高7.5米,总面积315.9平方米。屋内有前后两个天井,两个大厅,八个房间。新庄雷氏祖屋是“样式雷”家族在其祖籍永修县留下的唯一痕迹。新庄雷氏祖屋为两进天井式徽派风貌建筑。面阔13米,进深24.3米,高7.5米,总面积315.9平方米。祖屋前后有两个天井,青砖外墙,硬山顶,屋脊四角均有呈“品”字形马头墙。内部由门厅、正厅及两侧厢房组成,门厅为一开间硬山平屋,厢房为二开间楼房;正厅坐北朝南,青石、麻石砌地,分前、后、左、右四门,均由回廊相连;门厅、正厅隔扇门窗甚多,遍布石、木雕刻,技法流畅细腻,颇具特色。新……[详细]
吴城吉安会馆
  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永修县吴城镇,有一座吉安会馆,其中石雕、砖雕、木雕精美非凡。吴城镇中心的吉安会馆始建于宋朝年间,建筑非常高大,占地一亩。会馆古香古色,屋梁、门窗无不精雕细凿。吉安会馆是两层结构,底层是石沙夯筑而成,上层则是木质结构。吉安会馆是吉安商人汇集的地方,为商业往来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场所。走进修缮一新的吉安会馆,会馆南门上方花岗岩匾额有“理学名臣”4个大字。相传这是明初解缙所书,以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现存会馆是吉安商人于清嘉庆二十年至道光七年间在宋代原有基础上重修而成。会馆分前堂、中厅和后堂3部分,各建筑之间由回廊和花园相连接,有移步换景之妙,砖木结构的会馆平面呈长方形,上下两层分别为观戏台和客堂。吉安会馆建馆年代非常久远,椐当地人介绍大概是始建于宋朝年间,从它的石刻的门匾上可以发现写……[详细]
297、旗鼓石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旗鼓石
  旗鼓石位于湖口县凰村乡西山郭家村内,年代为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旗鼓石为湖口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8、周简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简墓
  周简墓位于湖口县大垅乡周胜由附近,年代为南唐,类别为古墓葬。周简墓为湖口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9、千眼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眼桥
  千眼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西山-岭脚下的鄱阳湖水底,属于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930米,宽1.2米,长条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因为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也称“千孔桥”。千眼桥自古以来,是都昌至星子、庐山去浔阳,翻-岭,过鄱阳湖的必经之路,夏季涨水有船可渡,冬季枯水则要蹚水踏泥跨湖,北风凛冽,涉水者往往苦不堪言。明崇祯四年,为官都昌的钱启忠领倡捐俸集资,历时五年,在此横跨江流,建造此桥,故又名钱公桥。从此,千眼桥成了都昌、星子两县沿湖民众便捷往来的要道。2012年4月由于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这座古石桥终于露出了其“庐山真面目”。2013年10月,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位于湖底的一座明代古石桥也随之露出真容。2014年12月30日,随着湖鄱阳湖由于水位持续下降……[详细]
300、刘爵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爵墓
  刘爵墓位于湖口县马影乡刘家舍,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刘爵墓为湖口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