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旅游

吉林省文物古迹介绍

吉林大学教学楼旧址
  吉林大学教学楼旧址原名东北电力学院石头楼。位于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169号,今东北电力大学老校区主教学楼后。地理坐标:北纬43°49′16.0,东经126°29′51.8,高程202米。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1月24日,吉林大学教学楼旧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吉林大学教学楼旧址始建于1929年,1931年建成。是吉林大学创立时期的主体教学设施。由主楼、东楼、西楼三座建筑组成,皆用长方形花岗岩砌成,故亦称“石头楼”。设计者为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主楼两层(不包括地下室),占地面积3383平方米,平面略称“T”形,屋脊两侧有鸱吻,正门外有两层石台阶。东楼和西楼式样与正楼相同,两楼建筑面积相等,均为3018平方米,楼的中部为四层,两端……[详细]
辽黄龙府遗址
  农安镇有二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2世纪末,夫余人在这里建都立夫余国。作为汉朝属国,曾是东北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农安镇黄龙路和宝塔街交汇处,一座辽金宝塔将浓郁的历史镶嵌在繁华街市。宝塔依古城而坐,史传建于寺中。寺是黄龙寺,城是黄龙府。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俘获徽、钦二帝,将两人一度囚禁于黄龙府。岳家军收拾旧山河,誓要“直捣黄龙”,一雪靖康之耻,正是要直抵金人老巢----黄龙府。据《辽史》记载:“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岳飞所指的黄龙府即现在的农安城。农安人至今仍津津乐道于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故事,当然,这的确是这座城池名传千古的点睛之笔。但黄龙府历经千年的沧桑,着眼处却远非一个“靖康耻”而已。至于李大钊先生的“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详细]
揽头窝堡遗址
  揽头窝堡遗址位于吉林省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揽头窝堡屯,是金代时期遗址,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古代砖瓦、陶器、瓷器的残片和各种建筑构件。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面积约达344万平方米。1998~1999年,配合长余(长春至拉林河)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德惠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遗址开展了两个年度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揭露房址12座,出土陶、瓷、骨、铁、铜、石、琉璃器700余件。遗址规模大、文物堆积厚、遗存丰富,出土的大量文物遗迹,为甄别金代遗存树立了清晰的考古学标尺,对研究当时杜会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遗址集0土了一批翠蓝釉瓷器,对于金代瓷器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揽头窝堡遗址,是金代时期的重要遗址,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古代砖瓦、陶器、瓷器……[详细]
扶余古庙宇
  至圣先师庙孔子庙在县城里东南营子东南隅,《吉林外记》记载,是道光二年修建的,庙院内有多年生榆树,风景颇佳。庙里塑孔子像,庙台上有四配(孟柯、曾参、孔?场⒀栈兀┘笆?二哲牌位、七十二贤人等等。旧社会每年旧历二、八月祭孔(也叫祭丁),由教育局主办,杀猪、羊、牛三牲,在庙内祭祀,称三牲祭。各机关、学校学生也都参加。孔庙是原扶余县八景之一。玉皇阁玉皇阁在扶余县城南关外,庙分上下两层,上层有玉皇像,东西墙壁上面画的风、云、雷、雨、电、闪等神;下层有灶王和惧留孙老祖等神像,每年由各商家厨师及饭馆厨师们于旧历五月初三联合上供一次,对俱留孙老祖的祭祀。是由绳麻铺行业每年办会烧香上供(这个惧留孙老祖有捆仙绳,所以供他〕,墙壁画的是哼哈二将郑伦、陈奇(封神演义记载的),这个庙是解放后为破除迷信拆毁的。药王庙药王……[详细]
万善石桥
  解放前,扶余县有大小桥梁14座,其中石桥1座,木桥13座,另有涵洞6处。这些桥梁、涵洞除万善石桥外,其余都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 万善石桥位于长春岭镇西9公里石桥乡的石桥村东头,是连接扶三北线的交通要道,横跨夹津沟子。夹津沟子北通松花江,南达集厂、南天门等地。每遇雨水增多,沟水上涨,水流湍急,虽有木桥,但往往坍塌,不能经久,故行者苦之。当地民众纷纷上疏,促使县衙提倡“募集善资,修筑石桥”。建桥始于民国元年,由长春岭慈善会吴老常、石老洪等,鼓励当地一批僧人四出化缘,化缘远至鲁、晋、冀、豫四省,他们的口词是:修桥行善,不修今日修来世。他们的行动感到了各地的官商富户乃至穷人,多则捐资几千吊,少则几吊,共募集资金一百六十四万四千六百五十二吊八百文。建桥的石料从吉林市郊阿什哈达采购,经由松花江运到扶余……[详细]
石头城子古城址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三岔河镇境内。距松原市区100公里,距扶余县城1公里。是辽代至金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城墙高5至6米,四周有护城河。古城城墙依稀可见,残垣保存完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座落在一块略高于四周的台地上,平面呈矩形,东西宽,南北窄,方向350°,城墙周长1922米。古城破坏严重,东墙已荡然无存,仅有隐隐可见的漫坡及墙基特有的土质土色,尚可显示原墙址的所在。西墙残缺不全,高低不平,可见人为破坏痕迹,残高最高处为1.5米。南墙也被平毁,在墙基上开有一条水渠。仅北墙保存较好,基宽13.5米,上宽2.6米,横载面呈梯形,残高2.25米。北墙的西部,尚存一马面,城的西北角,有角楼……[详细]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早期建筑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到长春视察生产工作。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在长春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主生产汽车的历史。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还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汽车下线是新中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国家过程中的标志性历史事件,集中反映了新中国的巨大经济建设成就。因此,长春第一汽车厂制造厂也被亲切的称为“共和国长子”。1956~1987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累计生产“解放”牌汽车128万多辆,占全国载重汽车保有量的一半左右,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起创业大街北侧一汽宾馆用地北侧,南到长沈铁路,西起一汽厂区9号路,东至宽平大路,总用地面积约176.2公顷……[详细]
中共中央东北局梅河口会议会址
  中共中央东北局梅河口会议会址,位于梅河口市和平街道,铁路车务段院内。始建于1936年,是日式二层小楼,红砖红瓦建造。1987年,此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其进行整修。小楼东西长101米,南北宽8米,总面积1622平方米,展室设在二楼,约38平方米,展馆分为会议会址、战略转移、伟大转折、缅怀历史四个部分。会址总占地面积约5500平方米。建筑外立面、楼脊、雨搭、窗眉等,具有鲜明的日式建筑风格。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初,国民党-派集结大批兵力,向东北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在敌强我弱形势下,为保存实力更好地歼灭敌人,尽快实现战略性--,解放全中国,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东北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1946年3月6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扩大会议在抚顺开幕。会议由东北局书记彭真主持,任务是研……[详细]
其塔木烈士陵园
  其塔木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九台市其塔木西南一公里南岭处,是九台市广大人民捐款110万元修建的。2001年8月1日奠基并开始施工,2002年9月26日落成。陵园占地9600平方米,南北长120米,东西长80米,四周是铁艺围栏。陵园建筑采用钢筋、水泥和花岗岩原料。陵园正门前和后影墙上镌刻着时任省委书记的王云坤同志亲笔题写的“其塔木烈士陵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墙后面是180平方米的花坛,两侧是2000平方米草坪。花红草绿,浑然一体。园内植201棵松树,象征着在其塔木攻坚战中我军牺牲的201名官兵,像苍松一样,万古常青。其塔木烈士陵园,由烈士纪念碑、爱国主义教育馆、“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构成。烈士纪念碑坐西朝东,碑身高19.47米,象征着我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在其塔木、张麻子沟、焦家岭与国……[详细]
洮南双塔与莲花图庙
  在我们古城洮南东北,洮儿河北岸,德顺乡境内的双塔村内有两座建筑精美,年代久远的古塔。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洮南双塔”。洮南双塔,俗称“双塔子”,又名保安塔,属于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它高12米,两塔距离约20米,皆为清砖构建,塔基方型底座,有4层塔阶,下部四周有大型浮雕砖狮16块,表情活泼雄健。双塔顶部,原有数十斤重的铜制华盖与宝珠相组成,别具一格,精致衬托,华盖底部,挂有铜铃4个,迎风摇曳,清音悦耳,可惜如今一个也不在了,据当地农民讲,其中一个在1979年春被盗,另一个在1937年遭风雹挂落。被日本侵略军弄走了。双塔,是一座典型的-教(黄教)寺塔,此种建筑风格与沈阳东,西,南,北四塔,北京北海的白塔,承德离宫的-塔极其相似,几乎同出一辙。要知道洮南双塔的来历,这还要从塔后一座被毁的-庙说起,在以……[详细]
“土”字牌
  “土”字牌“土”字牌位于防川中俄边界,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重立。珲春原本是日本海沿岸地区,康熙五十年(1714年)设立的珲春协领,其辖区范围大体在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南,西至哈尔巴岭,东到日本海的广大地区,本只与朝鲜有界,并不与俄国为邻。1860年,沙俄乘英法联军发动鸦片战争之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从珲春辖区内就割去了三分之二多的中国领土,从此,珲春失去了沿海地区,始临俄国,有了共同的疆界,珲春完全失去了出海口,成了一个“望海之地”。1861年,清朝廷派仓场户部侍郎成琦为钦差大臣会同吉林将军景淳为代表,抵兴凯湖与俄国全权代表卡札凯维奇和副代表布多戈斯基等人举行勘界谈判,双方签署交换了由俄方一手炮制的《中俄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详细]
萨其城址
  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杨泡满族乡杨木林子村南约1.5公里,珲春河下游三角形冲积平原东北边缘的南山上。城南约1公里有珲春河支流无名川自东向西流过,西北约3公里为珲春河。地理坐标:北纬42°53′50,东经130°31′45,高程约387米。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20年代,魏声和即对城址进行了调查。1972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健才先生对城址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成果发表了《珲春渤海古城考》,提出萨其城为渤海时期城址。1983、2008年,配合吉林省第二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萨其城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著录。城址依起伏的山脊构筑城垣,平面呈不规则形,周长约7公里,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城墙石筑,现高约2~3米,紧贴城墙内侧有宽2~5米的壕沟。目前发现门……[详细]
嘎呀河城址
  嘎呀河城址位于吉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是辽代至金代的古城遗址。20世纪40年代发现,城墙为夯土构筑,夯层厚9至12厘米,东墙长412米,现高2.7米,南墙长358米,现高3米,西墙长约410米,现高4.3米,北墙长约360米,现高3.7米,出土铁剑、铁镞、陶片、瓷片、铁锅和铜钱等文物。城址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吉林市普查队对城址进行了数次调查和著录,大致确认城址的时代为辽、金时期。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城址进行了复查。城址平面近方形,方向北偏西30度。城墙大部保存尚好,局部受损残缺。城墙为夯土构筑,夯层厚9—12厘米,四面城墙皆有马面。东墙长约412米,已辟为乡道,现高2.7米,现有马面3个;南墙长约358米,现高3米,现有马面2个……[详细]
九台青云寺
  青云寺原名“清云寺”,始建于清朝末年,原址建于九台市西营城子乡董家村,1966年“文革”期间被毁,寺院殿堂、佛像茫然元存,尼众被遣散。1987年8月由尹淑琴资助重建庙宇于现址,取名“双龙寺”。1997年6月13日被省政府宗教事务局批准,更名“青云寺”。青云寺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其两侧建有东西配殿、钟鼓楼、高16。9米的露天观音塑像,形成完事的庙宇建筑群。大雄宝殿为二层歇山式古典建筑,大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属二级寺院,妮姑26人,每年接待游人10万人次。……[详细]
城山子山城
  城山子山城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区西南,坐落于牡丹江上游的支流大石河南岸孤立的高山上。城子山,因山上建有古城,因而得名。山顶四周有土石混筑的城庙,长约4.5公里,中部有宫殿址遗迹,出土许多东夏国文物,该山城金末时为东夏国南京址。山城城垣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约2000米。山城随着山峦的高低,蜿蜒起伏于山腰间。城墙是土夹石筑成的,墙基宽度5~7米,有的地方宽达10米以上,城墙残高1.5米~2.5米不等。城之平面呈东北低,西南高,依据地势,稍向东北倾斜。北壁恰在临水的悬崖上,因山崖陡峭,高达40余米,所以,北墙较低。在北壁的西端,城墙转向东南,城角构成锐角。经过不长一段后,有一城门,这是西门,城门开口4米,门西侧的墙由外向内分别弯卷成圆勾形,呈堡垒状。由西门向东南,城墙随着很大的一个山坡……[详细]
东本愿寺旧址
  东本愿寺满洲别院旧址,位于长春市朝阳区北安路735号,1985年,以东本源寺旧址名称公布为长春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春东本愿寺满洲别院旧址,是日本京都东本愿寺的下院,信奉佛教净土真宗。旧址由伪满洲国总务厅设计,日本福昌公司施工,1936年5月动工,1937年竣工,造价21万元。旧址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以木构件装饰,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东本愿寺满洲别院旧址先后由长春市市直机关幼儿园、长春市六一小学、长春市实验中学、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等单位使用。2007年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迁出后,旧址闲置。东本愿寺旧址作为当时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境内修建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庙宇建筑,采用了中规中矩的建筑样式。庙宇是由大殿和配殿共同组成的一个庭院式建筑群落……[详细]
红石砬子遗址
  前郭县红石砬子遗址,别有一番天地,考古工作者以独特的手笔,给它挥洒一层“汉书文化”的神秘彩色。因此,它以新的面貌出现,引人嘱目,不知吸引了多少学者和游客。如果你想去那里一游,可从前郭县城乘车,向东南行程20公里,到吉拉吐乡东灯楼库屯,再向东南走3公里,便可到达红石砬子遗址。遗址坐落在松龙江南岸依丘傍水的漫岗上。这里南北有起伏的迤俪丘陵,伴着一泻千里的松花江静静地流淌;西面筑起一道苍翠的防风林带,宛如古老的长城在这里护防,风景幽美、静谧,是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地方。如果你信步走上漫岗,就会发现脚下有许许多多的陶器碎片,暴露出来的出土陶器多姿多彩,有锥状、0状的陶鬲足,有精美陶纺轮、红衣陶片、素面黄褐色陶片、箅点纹组成三角形褐色陶片,美观可爱。采集的标本有鬲、鼎、钵、罐、豆,虽然支离破碎,但对考古工……[详细]
伪满军事部
  旧址位于新民大街1号,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该建筑建于1935年,整个建筑平面呈八字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门厅由四根方柱支撑,门厅内墙均以赭石色天然大理石装饰,雨棚平台设有花岗岩栏杆。深褐色瓷砖贴面,屋顶及木檐部采用绿色琉璃瓦装饰。主体顶部采用民族式建筑风格,并有部分浮雕装饰。此楼原为4层,1970年又接一层。占地面积为5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802平方米,附有车库,锅炉房。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
  此塔位于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大街与新华大街交汇处广场中央,西与四平战役纪念馆毗邻、东距四平火车站约600米。整体建筑由塔、牌坊和塔园组成,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纪念塔通高23.25米,塔基为2级圆台,最大半径为15米。底座为9级圆台,最大半径为9米。以花岗岩威石条砌筑。底座上建有8面体塔室,室内中空有扶梯直通塔顶,室外环立20根瓜楞大柱支撑塔室顶盖,将塔身凌空托起。塔身呈四棱锥状,水刷石面。塔顶冠以铁制红色五角星,正面顶部嵌装一台8楼时钟。牌坊建在纪念塔正前方约30米处,通高5.91米,水刷石面。底座为5级长方台、高0.65米,最大底边长13.98米。其上并排竖立4根方柱,内侧2柱高5.26米,间距3.78米。外侧两柱高4.66米,与内侧两柱间距为1.78米。柱的止方为匾额、呈扇形,水刷石面……[详细]
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又称“杨靖宇密营”、“蒿子湖密营”“南岗头密营”。位于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红(红石林业局)白(白山电站)旅游线23.6公里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生前的秘密营地,杨靖宇将军于1935年至1940年曾生活、战斗在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气壮山河励后人。东北抗日联军、民族英雄杨靖宇、魏拯民、曹国安、韩仁和、郭池山等抗联名将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英勇作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他们在极其艰苦的逆境中,宁死不屈,高举民族旗帜,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树了不朽的丰碑。英雄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英雄的名字,响彻在松江两岸;英雄的鲜血,蓬勃了这片古老苍郁的土地。杨靖宇密营是吉林省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重要的战迹地和密营群,占地面积:255公顷。由兵营、青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