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炭山岭镇 | 隶属:天祝藏族自治县 |
区划代码:620623103 | 代码前6位:6206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H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3000 |
辖区面积:约35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9万人 |
人口密度:5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中河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在阿沿沟河的中段位置,故名。…[详细] |
二台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二台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石界子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因社区管辖范围为炭山岭镇石界子组的一部分,故名。…[详细] |
新村社区 | ~004 | 村庄 | 新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天安新村社区 | ~005 | 村庄 | 天安新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塔窝村 | ~200 | 村庄 | 因区域内有塔窝居民点而得名。“塔窝”明崇祯年间,本地黄金资源丰富,当时采金者达到数十万人之多,故名。…[详细] |
拉卜子村 | ~201 | 村庄 | 因区域内有地片拉卜子沟而得名。“拉卜子”拉卜子,藏语峨博之意。“峨博”亦称敖包,蒙古语,是祭山神或战神的地方。因村内有一峨博而得名。…[详细] |
菜籽湾村 | ~202 | 村庄 | 因区域内有菜籽湾居民点而得名。“菜籽湾”种植油菜籽的山湾。因历史上广泛种植油菜籽,故而得名菜籽湾。…[详细] |
金沙村 | ~203 | 村庄 | 因区域内有金沙居民点而得名。“金沙”因历史上此地盛产沙金,故名。…[详细] |
上岗岭村 | ~204 | 村庄 | 因区域内有上岗岭居民点而得名。“上岗岭”由于所处位置山高坡陡,森林茂密,故名。…[详细] |
关朵村 | ~205 | 村庄 | 因区域内有关朵居民点而得名。“关朵”关朵为藏语,意为有凹地之口。清朝年间到现在的一个小村庄。公元1919年(民国八年)天堂寺高僧莫科活佛在此地修建地下…[详细] |
阿沿沟村 | ~206 | 村庄 | 因区域内有阿沿沟居民点而得名。“阿沿沟”为藏语,意为左面的山沟。…[详细] |
四台沟村 | ~207 | 村庄 | “四台沟”第四个台阶所在的沟。很久以前当地居民把周边地形以台阶递增的方式区别称呼,拉卜子村高家咀为一台,塔窝村二台子为二台,炭山岭村石界子滩为三台,四…[详细] |
炭山岭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因附近山岭中煤炭资源丰富,故名。解放前属永登县连城区金沙乡,1956年划分给天祝藏族自治县,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属朱岔公社塔窝大队管辖,1983年塔…[详细] |
地名由来:
炭山岭镇因盛产煤炭而得名,藏语称道索日。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炭山岭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09年1月,炭山岭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炭山岭镇位于天祝县城以南70公里外,是1985年10月撤区并乡后成立的,东边与我县石门镇接壤,北边是马牙雪山与青海省门源县接壤,南边与我县赛什斯镇接壤,西边与我县天堂乡与青海省互助县接壤。石天公路和永天公路贯串全镇。全镇共有9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会,36个村民小组,3162户,18342人,其中农业人口1620户,7221人,总面积356.5平方公里,看均气温10℃左右,年均降水量300毫米。
现有设计能力年产70万吨的大型煤矿一座,设计能力为21万吨的煤矿一座,乡镇煤矿和个体私营企业228个,年产原煤120多万吨。镇域内储藏丰富的煤炭及金、铅、锌、锰、铁等贵金属资源,特别是煤
历史沿革:
元代时期,炭山岭镇境域属庄浪县。
明代时期,庄浪县改庄浪卫。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庄浪茶马同知管理。
民国元年(1912年后),由平番县管辖,属甘凉道。
民国三年(1914年),属庄浪茶马理番同知。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永登县古城乡。
1950年5月,属天祝自治区第六乡。
1956年12月,为天祝藏族自治县莫科乡。
1958年12月,为古城公社的金沙大队、阿沿沟牧场。
1968年10月,为红光公社。
白牦牛生长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因只有天祝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其生长海拔3000多米的严寒地区,是我国稀贵地方类群,此蓄种适应于高寒缺氧、气压地的生态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其他家蓄难以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