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阿恰勒镇 | 隶属:柯坪县 |
区划代码:652929102 | 代码前6位:652929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新N |
长途区号:0997 | 邮政编码:843600 |
辖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500人 |
人口密度: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金胡杨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阿恰勒镇、店区和镇政府院子里等地都种有胡杨,是柯坪县内胡杨树最多的地方,胡杨就是此社区的特色,秋季周围的胡杨树金黄色景色优美,因此得名金胡杨社区。…[详细] |
吐拉村 | ~200 | 镇中心区 | 该地村民均是从盖孜力克镇盖孜力克村吐拉村民小组迁来的,因而得名“吐拉”。吐拉,意为“高的观察台”。…[详细] |
库木鲁克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库木鲁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盖孜力克村 | ~202 | 村庄 | 盖孜力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喀拉玛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喀拉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团结村 | ~204 | 村庄 | “团结”,因是从玉尔其乡的各村迁到此地的居民,为了使他们和睦相处,因此而得名。…[详细] |
库勒村 | ~205 | 村庄 | 由于该地势较低,形成一个自然湖泊和一片沼泽地,故而得名。“库勒”,意为湖泊。…[详细] |
其兰村 | ~206 | 村庄 | 在很久以前,有一商人路过其兰沟,当时正值山洪爆发,商人的商品不慎掉入水中,人们称它为其兰迪,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兰迪转音为“其兰”,历史沿称“其兰”。“…[详细] |
幸福村 | ~207 | 村庄 | 幸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因红沙河流入该地区后,河水分成两只,形成自然岔口,故以“岔口”之称,并以此命名。阿恰勒,意为“岔口”的意思。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阿恰勒镇(恰玛古(芜菁))榜上有名。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阿恰勒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恰玛古)。
2019年7月,阿恰勒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4年7月,阿恰勒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阿恰乡位于柯坪县东部,距县城 24.5 公里 , 地处东经 79 ° 20 ′, 北纬 40 ° 39 ′处,海拔 1060 米,总面积为 2000 多平方公里。辖吐拉、喀拉马、库木洛克、盖孜力克、库勒、团结、齐兰 7 个行政村, 23 个居民小组,全乡总人口 6500 余人。
阿恰乡位于柯坪县东部,距县城 24.5 公里 , 地处东经 79 ° 20 ′, 北纬 40 ° 39 ′处,海拔 1060 米,总面积为 2000 多平方公里。辖吐拉、喀拉马、库木洛克、盖孜力克、库勒、团结、齐兰 7 个行政村, 23 个居民小组,全乡总人口 6500 余人。
阿恰勒,维吾尔语意为岔口,克孜勒库
历史沿革:
1951年改设为三区。
1958年成立阿恰公社。
1959年改为“十一”公社。
1978年恢复阿恰公社,1984年建乡,改现名。
2014年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