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巴中市旅游

巴中市文物古迹介绍

土寨柏家祠堂
  土寨柏家祠堂(恩阳区)土寨柏家祠堂,位于花丛镇土寨村一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修建,坐西北向东南,总建筑面积为237平方米,呈三合院布局。系土木结构,穿斗梁架,重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面,面阔3间,进深1间。正堂前墙为木质墙面,施条形窗花4组。正堂内立石质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神主碑,通高3.1米,碑座呈长方形鼎形足,柱上阴刻楹联,阳刻花卉、“二十四孝”和戏剧人物图案。碑面刻牌位两层,筒瓦屋面,檐下施匾并阴刻“祀事孔明”。左右厢房各面阔2间,进深1间。建筑及神主碑为研究川东北民居,封建社会礼教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建筑科学、雕刻艺术价值。保护范围:土寨柏家祠堂北面自祠堂屋檐滴水外延50米至柏明杰住宅,西面自祠堂屋檐滴水外延50米至青杠坪,南面自祠堂屋檐滴水外延10米至柏明兴住宅北面屋……[详细]
王恩级墓
  王恩级墓位于笔山镇观寨村,坐北朝南,为王恩级夫妇墓,王恩级清道光年间任知府,其墓分布在面宽8米,进深13.8米的台地上,土塚呈椭圆形,长5.1米、宽2.92米、高3.85米,冢前立三楼牌楼式墓碑,高5.35米、宽3.56米,厚1.2米,四柱三开间,明间设双门、辟回廊、前有圆形柱2根,主楼辟龛、龛内设墓主人像,碑左右两侧为八字仪墙,高2.4米,宽1.63米,仪墙前与茔墙相接,茔墙长2米、高3.2米,左右茔墙前相向而立碑二通,二碑规格一致,碑高3.2米、宽1.04米、厚0.7米,墓碑前正中3.2米处立五楼牌楼式碑坊1座,四柱三开间,高4.8米、宽3.9米,牌坊前踏道七级,牌坊左右两侧现仅存左桅杆座基为三级,第一级为方形座、二级为须弥座、三级为圆形、桅杆为八边形、挂单斗、斗下施撑弓,桅杆高4.9米……[详细]
塝山地崖墓群
  塝山地崖墓群位于白衣镇磴子社区居委会,坐北朝南,分布在长7.71米、高6.5米、距地面2.3米的塝山地河边石崖上。此墓群共有三座崖墓。M1墓口呈长方形,双门楣,第一道墓门高1.6米,宽1.8米;第二道墓门高1.47米,宽1.33米;墓道深1.2米;墓室呈拱形顶,深2.4米,宽2.35米,高2.06米。由于淤泥掩埋较深,看不清棺台。M2第一道墓门高1.74米,宽1.66米;第二道墓 门高1.2米,宽0.94米;墓道深0.8米;墓室呈拱形顶,深2.9米,宽1.9米,高1.58米;墓室左侧为棺台,长1.83米,宽0.6米,高0.55米。M3第一道墓门高2.06米,宽1.9米;第二道墓 门高1.3米,宽1米;墓道深1.16米;墓室呈屋形顶,深2.46米,宽1.7米,高1.61米;墓室右侧为棺台,……[详细]
北龛石窟
  北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北1公里的苏山南麓,现存造像34龛窟348躯,始凿于初唐,以盛唐造像最多。北龛石窟佛教造像雕刻精细,线条柔和,小巧玲珑,多彩多姿;有的身躯修长,有的面部丰满。7号窟,高350厘米,宽320厘米,深290厘米。内窟楣的五身伎乐,有的弹古筝,有的吹竹笛,有的弹琵琶,有的击腰鼓,神态十分得意。在窟顶的四身浅浮雕飞天,也随着乐声在天空中飞旋。在窟右壁下方刻有一供养人,头挽高发鬌,身长腰细,着长袍,实为窈窕少女。14号龛的龛楣设计别具一格。在二方连续的卷草纹饰上,雕刻了两身背向飞行的飞天。左角者,手弹琵琶,右角者。嘴吹着笙,都足踏云彩,凭着长长的飘带飞舞。1 2号龛正壁有二身浅浮雕的饕餮,在其颈部坐有一个世俗人物,很似古印度佛教艺术中的雕像。巴中石窟,与我国的莫高窟、龙门石窟等一样……[详细]
塔子坟墓群
  塔子坟墓群位于镇龙镇园门村,分布在面宽16.5米,进深15.2米的台地上占地面积237.12平方米,墓葬有3座,其中单墓1座,合葬墓2座,均坐东北朝西南,横向排列,其中M2朱文玉夫妇墓,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土塚呈椭圆形,长3.9米,宽2米,高2.5米, 墓碑用条石砌成拱形顶,高3.5米,宽2.6米,上部设亡堂,刻“天地君亲师位”,墓碑左右两侧为八字形仪墙,高1.9米,宽0.65米。仪墙外沿各立卷云顶圆首碑二通,碑规格形式一样,座高2.56米,长0.93米,宽0.7米,碑中各嵌方碑一块,墓碑前7.8米处立字库塔二座,左边字库塔为方形座五层楼阁式,塔通高6.15米,塔基高0.6米,边长2.06米,右边字库塔为方形座九层楼阁式,塔通高11米,塔基高0.6米,边长2.4米,二字库塔身第三层……[详细]
通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位于沙溪镇王坪村,包括总医院部、政治部、医务部和总务处旧址,以及其下设的医疗机构,属军、政、医三合一的军级机构。整个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结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系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鹦歌嘴迁驻今沙溪镇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长,张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战事激烈,成百上千的伤病员被送往总医院救治,虽因缺医少药,不少伤病员伤病恶化而光荣牺牲。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仍为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为了展示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历史风貌,县民政局于2005年初对总医院旧址进行了保护性建设和陈列布展。省委书记张学忠视察后亲自题写了“四川省卫生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旧址群现已成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的……[详细]
巴灵寨遗址
  巴灵寨遗址位于灵山乡灵山社区居委会,据县志记载,明朝中期在巴灵寨建药王庙,后历代屡建,逐步拥有大佛殿、观音庙、二郎庙、齐天大圣庙等9座庙宇,后毁于清末,巴灵寨呈东西走向,东西长227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6810平方米,现存东门、南门、北门及部分寨墙,西门损毁。寨门、寨墙均用条石砌成。东门为平顶,门高2.3米,宽1米;南门为拱形顶,高3.3米,宽1.6米,南门右侧寨墙高7米,长2米;北门为拱形顶,高3米,宽1.5米,北门左寨墙高6米,长3米,刻有“清咸丰口口年”年款。门前10米左侧石崖上有清咸丰年间房山县知县吴道凝题写的“巴灵台”三字,字高1.8米,宽1.07米。整个寨址大部被森林覆盖。此寨址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宗教文化具有一定文物价值。保护范围:寨墙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详细]
刘伯坚故居
  刘伯坚故居省级保护单位,位于龙岗乡龙岗社区居委会,1937年维修,面积共538平方米,其中32号房,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单檐硬山式,穿斗结构,板壁,面阔三间14米,进深四间18米,廊宽1.87米,通高7.85米,檐高5.47米;33号房,座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板壁、面阔三间11米,进深四间26米,通高8.08米,檐高4.95米。刘伯坚烈士是我党我军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导人之一,曾经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并肩战斗,曾领导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为创建我党开展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刘伯坚故居,是我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保护范围:以公共墙为界,前后以滴水为界。建设控……[详细]
古佛洞摩崖造像
  古佛洞摩崖造像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口镇新华街社区居委会,又名佛爷洞,为唐、明、清造像,坐东北向西南,岩体为黄沙岩,分布在长25米、宽6.2米、面积155平方米的岩壁上,共26龛、55尊造像。现存唐代造像1龛,余者为明、清造像。其中12号龛唐代造像最具特色,龛门呈方形,帷幔式龛楣,龛内为穹隆顶,高3米、宽2.5米、深1.5米;造像26尊,题材为弥勒说法,弥勒赤脚倚座,身穿U形袈裟,胸部坦露,高肉髻,圆形背光,右手上举、掌心向外、母指食指握珠,左手下扶膝,佛高1.5米,肩宽0.6米,佛两侧各有天龙八部众弟子、菩萨、天王、力士、飞天等。造像精美,栩栩如生,为研究巴中地区唐代摩崖造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宗教、雕刻艺术价值。保护范围:东以农机供应公司内院边缘为界,西以文物局古佛洞……[详细]
50、回风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风亭
  回风亭,四川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回风亭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城西唐巴、巴广公路的汇交处。始建于一九二六年,竣工于一九二九年,是当时供军事瞭望,和平时期则作为巴城百姓登高远眺,吟诗作画,内室常年关闭,外面阶梯可供游人休息。回风亭座南朝北,平面呈正八边形共五层,立面仿哥特式建筑,中西文化融汇,五层楼阁式建筑风格,砖木混合简体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建筑面积675.2平方米,通高31米,屋顶为井干式结构八边形穹窿顶。屋面盖粘土筒瓦,八条屋脊设花砖脊,阁顶正中用碎瓷镶嵌宝瓶,宝瓶上装金属“卐”字形避雷针,巧妙地与建筑相结合,构成了与东面凌云塔遥相呼应的巴城名胜风景点。是古城巴中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保护范围:东自回风亭基座边缘向东外延50米至花园,北自回风亭基座边缘向北外延50米至崖……[详细]
平昌龙头庙遗址
  在石垭乡黄桷村与栽秧岭(第五村)之间,有两条小溪汇合,过去那里曾有一座古庙,是清朝前期修建的。相传这座小庙建在龙的头上的,故名“龙头庙”。在离龙头庙约10公里的地方,即现在的云台镇六村,有一座山叫龙尾山。据说,来自大巴山,顺得胜山脉,经蔡家坪,过龙尾山,蜿蜓曲折,扰如一条翻腾的巨龙,现在修建庙子的地方就是这条龙的头。的确,过去,风水先生说这块地势很好。于是乎,人们就在这土地上塑龙神爷、建三清庙、供佛祖象、敬观音神,还有土地公公等。每逢年头岁节,争往供奉。有的还在初一、十五烧香祈拜,以期灾消患免,家泰身安。解放后,庙宇归公,群众在这里建起了学校,现在就只能看到当年遗留下来的少部分石锣、石鼓、石柱残迹了。……[详细]
华严庵红军石刻标语
  华严庵红军石刻标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口镇新华街东段幸福路,分布在面宽9.65米,高3.9米,距地面1.5米高的石墙上。坐东南朝西北,1933年红四方面军入川解放江口镇,并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在禹王宫石墙上刻下此标语,由于该石刻标语地处老街河边,下游修建电站常年被洪水淹没,1996年文管所将该标语整体搬迁至佛头山腰华严庵(红军馆广场)。标语正文内容为“拥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落款:“西北军区政治部”。正文每字高0.8米,宽0.7米,笔划宽0.1米,深0.04米,字距0.15米,行距0.1米,落款:每字宽0.25米,高0.28米。竖排,阴刻楷体。该石刻标语旗帜鲜明,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意义。……[详细]
53、张公庙
张公庙
  张公庙位于和平乡城子寨南麓,距米仓古道,秉大牟遗风,周遭群峰耸翠,风光绮丽,稽该庙始建于唐宋,兴盛於明清,点地近百亩,殿宇三进,房老舍数十椽,轩峻恢弘,名闻遐迩。方圆百里许,香客如织,诚乃一方之胜。今尚余酒店垭、拴马坪等地名,以窥其时盛况这一斑耳。惜煌煌萧寺,历经风雨劫火,悉已不复见之。惟殿前古柏六株(其一名曰结义树,一树分三支,其形诠释了刘关张情同手足的情谊,又像结义时插的一柱香),其径数尺,拔地干云,相传系骁将张飞自汉中入蜀途径此地所植。后世感佩张公忠孝之德,遂建庙祀之。民国曾经设馆授徒于内,为吾乡现代教育之发轫,数十年宏材广育,声名远播。近来乡民念其英灵宥护,塑像披红而敬,香火未尝断焉。……[详细]
赤溪岳氏家族墓
  赤溪岳氏家族墓(南江县)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平岗乡张公塘村有一处保存得十分完好的岳氏宗祠和古墓群。祠堂规模宏大,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古墓群墓园有墓葬30余座,牌坊、墓碑鳞次栉比,雕刻鬼斧神工。其中有岳飞第26代孙清皇太子(光绪)太师岳森之墓、岳飞第22代孙清代举人岳坤含之墓。祠堂和墓群保存均较为完好,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张公塘村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山上奇峰突兀、奇石遍地、古木林立、植被繁茂,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村中百分之八十的村民皆为岳姓,地灵人杰,民风纯朴,岳姓历史文化传奇故事流传甚多,离奇精彩。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红四门及城墙旧址
  红四门及城墙旧址位于巴中市南江县南江镇大堂坝社区。1933年2月1日红73师主力部队从甑子垭出发在碾盘坝渡过南江河,由东台梁经“迎晖门”进入南江县城。随后成立的县苏维埃政府请红四方面军红军总政委陈昌浩题写、并由红军錾字队錾刻“红四门”替换原“迎晖门”门额,作为红军解放南江的永久纪念,寓意红四方面军胜利之门。红四门城墙高约5米,门洞内拱高3.8米、宽3.6米、深9米余,全用青石条砌成,其两侧城墙向南北延伸,当年红军各政治部在门洞内外錾刻的“庆祝红军伟大胜利”等15条宣传标语至今保存较完整。红四门及城墙旧址1991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圣赐牌坊
  圣赐牌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元石乡长垭社区牌坊街,横向立于牌坊街,坐北朝南。据平昌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坊主勤耕致富、乐善好施、扶危救困、富不欺贫,道光皇帝下旨建立牌坊,予以表彰。牌坊为石质仿木结构,五楼牌楼式牌坊,四柱三开间,青瓦屋面,通高8米,宽6.54米。四柱前后施抱鼓,门楣刻道光皇帝亲笔“升平人瑞”四字,二级檐之间设堂,内立牌,刻“圣旨”二字,柱、楣刻龙。有题记“清道光十七年”。牌坊正、背面均刻有人物、动物、花卉图案和清咸丰年间进士王际元(正面)、道光年间大兴县知县吴铣(背 面)等人题写的诗词、对联等。该牌坊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具有重要文物研究价值。……[详细]
恩阳普贤祠
  普贤祠普贤祠,位于三峰山之前峰。始建于唐代,毁于明末,历经清光绪八年(1882)、1982年、1997年、2008年多次维修,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598平方米。该祠呈四合院布局,系土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混合梁架,青瓦屋面,正殿后壁设坛并塑像。前殿面阔3间,进深3间。左右厢房各3间,进深3间。山门外有数级白砂条石砌成垂带式踏道直通院内,两侧立石狮1对,寺门石枋刻联云:“仙女红梅到此拈花一笑,书台紫贝同念古佛千声。”祠右侧前10米处建覆钵式僧人墓塔。2009年9月被录入《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普贤祠位于恩阳区恩阳镇红梅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普贤祠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以普贤祠屋檐滴水外延20米;东、西以普贤祠屋檐滴水外延15米;南以普贤祠屋檐滴水外延25米为保护范围。……[详细]
邓家祠堂
  邓家祠堂位于关渡乡天井村三社,由邓姓人自建。该房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房屋造型别致,堂、屋正房厢房形成三叠,高低错落有致,正堂屋上翘角飞檐,穿木斗拱,房梁彩绘、墨笔题款清晰可见,四根大柱撑起房檐檩子,壮观别致。“喜上眉梢”、“福禄双全”、“双龙捧寿”等绘画雕刻随处可见。其雕刻手法有镂、透、圆,或兼而用之,。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等图案。关渡的民居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布局,房前的阶沿、院坝布局十分讲究,其宽窄不等,一般3-4米,可逢事设席。建筑的雕刻、绘画特别精美。不仅体现了匠师们有技术,更反映了匠师们懂艺术。……[详细]
石门寺摩崖造像
  石门寺摩崖造像(巴州区)保护范围:东面自岩壁造像外延20米至回龙场老街最后一步石梯为界,南面自1号龛造像南侧边缘外延30米,西面自崖壁边缘外延200米,北面自19号龛造像北侧边缘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2019年10月7日,石门寺摩崖造像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东面自岩壁造像外延20米至回龙场老街最后一步石梯为界,南面自1号龛造像南侧边缘外延30米,西面自崖壁边缘外延200米,北面自19号龛造像北侧边缘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双竹堂牌坊
  双竹堂牌坊市、县级保护单位,位于岳家镇双竹村,坐西朝东。石质结构,四柱三开间,四柱前后设束柱,三楼牌楼式牌坊,高7.9米,宽6.3米,厚2.5米,上刻有九十二个人物及花草图案,诗、词对联四十三首,碑汇二幅,顶上设龛,龛内刻“双竹堂”三字。牌坊前1.5米处左右两侧各立须弥座石狮一尊,通高1.9米,座长2米,宽0.7米。牌坊列为市、县级保护单位,规模宏大,其上的雕刻极其精美,工艺精湛,内容丰富,手法熟练,建筑结构严谨,石材考究,至今保持完好,是岳家镇一标志性建筑,为研究石雕牌坊建造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保护范围:牌坊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榛慖CP澶�05000777鍙� 榛戝叕缃戝畨澶�23060002000150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