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平远大佛寺
  大佛寺座落在平远县大柘镇凤池村,距县城2公里,位于世界第一天然大佛身旁。大佛寺采用唐代寺庙建筑风格,依山而造,规划总用地面积667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495平方米。全寺殿堂飞檐斗拱,金碧辉煌。一殿高于一殿逐级高升,气势磅礴。所有殿堂楼阁均以长廊连接,只要一进入寺门,晴天不晒太阳,雨天不走湿路,便可到达寺内任何一处,可见建造者的独具匠心。大雄宝殿气势雄伟,高22米,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由48级台阶、66根柱组成,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四个字由著名的佛教领袖、杰 出的书法家赵朴初亲笔所书,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贴金大佛,每尊佛像高8.8米,里面还供奉十八罗汉、千手观音,个个神情逼真, 栩栩如生,游客无不叹为观止。大佛寺目前珍藏有大量名人字画,还供奉……[详细]
总觉流徽(连贯故居)
  总觉流徽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中下村民小组,为连贯故居。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是连贯之父所建,门额屋名曰“总觉流徽”。该屋背靠小山墩,面朝西岩山,门前有一个池塘,为二进二横院落,坐北向南,面阔三开间,砖石木结构,硬山顶,清水脊,阴阳瓦面,总面宽24.1米,总进深15.8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筑面积318平方米,共有15个房间。右侧横屋山墙两沿,有花鸟彩绘装饰。连贯(1906-1991),原名连学史,出生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中共党支部书记兼华侨工委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粤港分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中共香港工委副书记,发动粤港同胞和海外侨胞支援祖国解放……[详细]
福禄岌民居群
  福禄岌民居群(含含镇东楼、竹林居、崇本楼、州司马第、本立居、季立居),是隐藏在城市中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泮坑村福禄岌,由镇东楼等六座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组成。民居群中,以镇东楼为最,这座由马来西亚华侨熊举贤兄弟六人合力在民国时期建造的楼房,历时长、楼层多、造价高,在当时粤东地区来说是极具影响力的,所以起名“镇东楼”,就连门匾都是时任广东省主席吴铁城所题写。镇东楼为六杠三进三层结构,在民国时期的梅州客家建筑中,楼层多以两层为主,而镇东楼突破这个界限,采用了三层结构。镇东楼最终以32万两白银的总造价完工,对比当时梅江桥花费12万,联芳楼花费24万,就说明了镇东楼对建造的要求之高!而在福禄岌古民居群中,还有州司马第、季立居、本立居、竹林居、崇本楼等五座建筑,这些建筑既有……[详细]
程旼故居
  程旼,生于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元(即公元419年)的一个官宦世家。面对国家危难、百姓疾苦,他毅然上 书-宋孝武帝刘骏,建言“对外应以和,对内应以仁”。不料,皇上认为其干扰朝政,要将其一家赶尽杀绝。无奈之下,程旼只得辞官避祸,率族人南迁平远。在平远,他以德化人、以义化人,以文化人、以教育人,开拓创新、崇文重教、公平正义、爱国爱乡,影响着粤东广袤大地,使愚昧落后的民风为之大变,别誉为“南粤先贤”,客家人文鼻祖,名列广东古八贤之首。“当年程旼一匹夫,不抄三尺制群愚。片言能使争心息,万古江山与姓俱”这是宋人对程旼的吟诵。始建于2007年9月底的程旼故居地址在平远县大柘镇东片村官窝里,按照“小建筑、大花园”的风格建筑,首期工程占地面积为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至2008年2月底,首期工程……[详细]
古大存革命活动旧址(叶庐)
  古大存革命活动旧址叶庐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桃源镇新东村冬瓜坪。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罗氏十三世荣叶公所建,二进二横院落,下山虎布局,坐南向北,面阔三开间,面宽22.6米,进深10.8米,占地面积约244平方米,建筑面积234平方米,共有12个房间,6个厅,土木结构,石基夯墙,硬山顶,横屋山墙为悬山顶,清水脊,灰瓦面。大门石质门框,门额书“叶庐”,门联:“叶浓荫下枝孙茂,庐映祥光舍第辉”。古大存在大埔开展革命活动时期,就在冬瓜坪的叶庐工作、居住过四年,右侧横屋第一个房间为古大存卧室。古大存(1897—1966),梅州市五华县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曾先后任中共东江特委常委、军委书记、东江苏维埃政府副委员长、红军第十一军(东江)军长等职。1935年夏,古大存先后在高陂、平原、……[详细]
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段
  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段(棣萼楼)位于广东省大埔县青溪镇蕉坑村。坐东北向西南,长13.8米,宽11.5米,高二层6.8米,建筑面积135.7米。土木结构,十间二厅,建于1943年。该建筑前后左右都有民居,地方狭窄,但设计非常巧妙,在传承客家民居建筑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主体建筑二间一厅,分前后二部分,前面中间为厅,两侧各一个厢房,后面有3个房间。一楼的柱子为石柱,二楼为木柱,抬梁斗拱均雕有花草图案,屋四周窗眉用灰塑成捆筒式竹帘,既能挡雨,又显得美观新颖。整个建筑布局合理,阳光充足,十分舒适。屋后山腰中一条显眼的斜凹,宛如一条军人的武装带。棣萼楼是吴奇伟故居,共有房间10个。吴奇伟(1890~1953),字晴云,号梧生,大埔县湖寮镇密坑村人,保定军官学校六期毕业,曾任国民政府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湖……[详细]
霞黄黄氏家庙
  霞黄黄氏家庙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建于清代,1998年、2007年曾重修。坐北向南。由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四堂六横三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91.5米,总进深98.3米,共计房屋158间,占地面积约899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7988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垒墙、简易木质挑。正立面呈凹肚形,麻石条大门框,上方题“黄氏家庙”。第四堂圆形麻石柱支撑构筑屏风。第四堂与第三堂之间左右两廊对称,中间天井宽阔。第三堂为敞厅,比第四堂高一台阶,圆形麻石柱多柱支撑。第三堂与第二堂之间左右两廊对称,中间天井宽大。第二堂为敞厅,比第三堂高一台阶,麻石柱多柱支撑,抬梁式木质梁架。第二堂与第一堂之间两廊对称,抬梁式梁架,中间天井较小。第一堂比第二堂高一台阶,石基木柱与木……[详细]
邹坊文祠
  邹坊文祠,俗称八角亭,坐落在平远县 仁居镇 邹坊村村口。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鳌编写之《平远县志》记载,该文物乃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邑人刘企贤等倡建,当时地名三枫树,清代设私塾,春秋两季则在此祭祀天地,祈求太平,风调雨顺。又因处于河口出口处,亦有“镇水”之说。民国期间在此办过小学、设过邹黄乡公所、邹坊乡公所。解放后曾为邹黄公社、邹坊公社、粮食仓库、邹坊大队、邹坊管理区、邹坊村委员会址至今。文祠主体为木质框架结构,共四层二厅十六间,平面六角形,主柱四条,六角形石质柱基,三层重檐,攒顶尖,穿斗式梁构架,顶呈宝葫芦状。是广东较为罕见的四层砖木楼阁式祠堂建筑。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鳌编写之《平远县志》记载,该文物乃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邑人刘企贤等倡建 ,当时地名三……[详细]
粟坝围屋
  粟坝围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石峰村。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建于清代。清嘉庆年间始建第一围,1943年建第二围,1954年建第三围。1990年重修。坐西向东。由泮池、外大门、围墙、堂屋、横屋、花胎、围龙等组成,为两堂八横三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91米,总进深77.2米,共计房舍221间,占地面积约70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242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墙基田骨泥夯墙。下堂为敞厅,石基木柱支撑构筑屏风,上方悬挂“内阁中书”木质牌匾,上款:清光绪三十二年仲夏月,下款:翰苑 罗翙云敬贺。下堂与上堂之间左右两廊对称,中间天井较小。上堂为敞厅堂,比下堂高一台阶,石基木柱与木质屏风构筑神龛,供奉罗氏先祖牌位。花胎平坦宽大,卵石工整。三排围龙呈半月形包围堂……[详细]
毓秀居(杨应彬故居)
  毓秀居位于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下地,为杨应彬故居。该建筑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二进二横院落布局,坐北向南,面阔三开间,土木结构,面宽24.5米,进深26.9米,占地面积659平方米,建筑面积655平方米,共有22个房间。堂屋正面有一小院落,斗门门额曰:“毓秀居”,石门框,有山水花鸟彩画。上堂简式梁架,硬山顶,堂内匾额曰“永庆堂”,盈联“永继前贤德,庆书盛世篇”。下堂内设杨应彬同志革命生涯陈列展,匾额由叶选平题字,柱上有联曰“山连峻岭襟华夏,水接汪洋带五洲”,陈列有图文介绍和部分实物展,是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侯镇革命传统教基地。杨应彬(1921-2015),笔名杨石,生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1935年参加“左翼教联”进山海工学团,抗战期间从事宣传、统战等工作并参加过淞沪、武汉……[详细]
西阳林风眠故居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00年出生在广东梅县,6岁学画,中学毕业赴法留学。1928年创立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前身),1991年逝世。林风眠故居,名曰敦裕居,位于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村,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筑面积现存约700平方米。前拥池塘,后枕山梁。依地势筑高台基。悬山式主体建筑为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平面布局为双轴线,其中主轴线为南北轴,前大门设于轴线北端,轴线南端右侧辟一小门作庭院后门。东西轴线西端设厅堂,厅堂后墙左右对称辟一小斗门与外侧横屋相通。大门门楣署:敦裕居。是林风眠之父二十世祖伯恩公亲书,黑字行书体,字迹乃依稀可辩。门联曰:“敦崇礼义,裕荫裔孙”。敦裕居,为平房夯筑土木石结构,灰瓦面,尤其台基、天井地板的建筑材料采用大量的鹅卵石砌……[详细]
路亭古塔
  路亭古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红星村。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清道光三年(1823)建成。坐南向北。由围墙、塔座、塔身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布局,总面阔12.61米,总进深12.61米,通高约32.6米,墙厚约1.85米,占地面积约15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67平方米。塔座呈八角形,高约0.6米,三合土铺面。塔身为七层结构,高约30米,三合土夯墙,外批荡沙灰,外面墙壁逐层向上收窄,塔门为石质券顶,每层开四扇方窗,层与层之间外面用砖拼6道凸棱,其中由上往下第三棱呈齿状;塔内木质楼板,青砖砌筑沙灰批荡楼梯呈螺旋形状上升,共112个台阶,第七层周边有矮围墙,供人凭眺。塔顶施高约2米的宝葫芦塔刹。围墙沙灰夹石垒墙,呈八角形包围古塔。该塔施工……[详细]
定昌公祠
  定昌公祠位于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村,是该村罗氏二十四世祖定昌公祠堂,占地总面积485平方米,始建于民国一十七年(1928年)。其精雕细刻之美,新颖别致之奇,艺术品格之高,不愧是“宝贵的文化瑰宝”。日前笔者特意邀上好友踏上参观古建筑的旅程,去领略其独特的魅力。该祠堂系砖木结构,建筑坐北向南,是一座长方形的典型三进祠堂。大门匾额“定昌公祠”四字苍劲有力,采用贵重的麻石打造而成,特别是那副大门,据说当时的工钱是110担谷。匾额的背后刻有定昌公祠碑记,记载着相关的内容。大门的两侧立有一对潮汕人喜欢的石鼓。公祠内分门厅和正厅,中间是一个约30平方米的天井。上堂前檐屋顶为卷棚式结构,屋顶梁架为抬梁式七步架梁,架梁由木瓜承重,镶嵌有月梁,雕有垂莲,雕刻精美,工艺精湛绝伦。屋顶屋脊处均缀有龙、凤、花、鸟等吉祥物……[详细]
长乐学宫
  明五华长乐学宫位于五华县华城十字街。由长乐(今五华)知县黄瑜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正德年间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年)水灾后重建。原建筑规模宏伟,有棂星门、照墙、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殿、尊经阁、东庑、西庑等,是嘉应州(今梅州市)最大学府之一。建国后几经改建,仍存建筑有泮池、东庑、西庑、大成殿等。总占地面积5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24平方米。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青砖砌筑墙体,面阔五间24.4米,进深六间20米,高10米,建筑面积488平方米。殿顶盖黄色和孔雀蓝琉璃瓦,正脊置陶塑双龙戏珠脊饰,殿内金柱为八角石柱,高峻异于常制,柱础为八瓣须弥座式。殿身梁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结构。殿前设月台,施栏板望柱。泮池为半月形,中砌一石拱桥,用雕花石板望柱围栏。民国十四年(1925……[详细]
蕉岭水口塔
  水口塔又名文奎阁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高思村水口文阁岌上。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坐南向北。由围墙、塔身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布局,总面阔16.31米,总进深16.31米,通高约20米,墙厚约0.26米,占地面积约266平方米。塔身为五层结构,八角攒尖顶,三合土夯墙,外批荡沙灰水泥,外面墙壁逐层向上收窄;塔身每层均开有塔门,第一层塔门麻石条劵顶,其余塔门为拱劵塔门,第二层塔门上方题“文焕天人”;第三层塔门施飘檐,上方题“天光云影”;每层均开窗,一层为4个圆形窗,二、三层为4个圆形窗和拱劵窗,四层为2个拱劵窗,五层为2个圆形窗;层与层之间外面用砖拼4道凸棱,其中由下往上第三棱呈齿状;塔内木质楼板,沙石青砖夯筑楼梯成螺旋形状上升。围墙沙灰夹石……[详细]
双龙村大夫第
  双龙村大夫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双龙村。建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是李氏十八世马来西亚华侨晋郎公兴建。为二堂三横一杂屋。坐西向东,高台基,夯筑,灰瓦面,土木石结构。系梅县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形式之一。总面阔55.2米,总进深27.35米,面积1556平方米。该第坐西南向东北处设卷棚顶外门楼,呈“歪门正厅”,木雕垂花、雀替。门前设步级台阶、门坪。正门楼设四架梁卷棚顶,面阔三间,门额署“大夫第”,设门当户对。木雕狮形柁墩,雀替、挂落。门楼壁画、墀头、檐楣等彩绘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上堂人字梁架,前檐廊卷棚顶,木雕墩、雀替、挂落等,书卷彩塑,木雕屏风。左横屋、右二横屋设操手,与外门楼、围墙围成内门坪。右二横屋操手设通廊连接杂屋。该第木雕、彩绘等富有客家传统工艺特色,是研究梅县客家传……[详细]
57、兰芳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芳楼
  兰芳楼建于清光绪(1908年),是“总理医政”徐华清出资修建的学堂,房间木门全部有精美雕花,楼阁式中堂在五华较少见,兰芳楼对研究五华古建筑和徐华清史料有一定的价值。兰芳楼(原学堂)位于五华县安流镇楼江村,建于清代。座西南向东北,灰、沙、石、土坯砖夯筑墙体,木、桷、桁悬山瓦顶;面宽五间,二进深,左置一横屋;深18.2米,宽26米,中通、回廊、四合院式布局;前设晒坪、半月形水池。总面积:占地约1236平方米,建筑约473平方米。兰芳楼由徐华清出资建造,历经几度修缮。楼内石柱抬樑,各式樑架及构件雕刻、彩绘、壁画图案等保护基本完好,牌匾等文物保存数件。2014年1月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座向前墙至前21米,座向后墙体至后2米,座向左侧墙体至前2米,座向右侧墙体至前2米。面积:约1236……[详细]
罗福星故居
  罗福星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大地村罗屋,由罗福星祖父罗耀南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坐东南向西北。由禾坪、堂屋、横屋等组成,为四横杠式围屋布局,总面阔35.20米,总进深34.20米,共计房屋66间,占地面积约120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56平方米。硬山顶、灰瓦面、三合土夯墙。正堂的设置方式采用在四杠横屋其中三杠的一层穿杠而成三堂,有别其它杠式围屋的正堂与横屋同向设置的方式。2012年11月按原貌对故居进行全面修缮。故居内陈展有图片、文字等内容,展示抗日复台爱国志士罗福星光辉的一生。2011年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增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狮雄山遗址
  狮雄山遗址位于五华县华城镇塔岗村狮雄山的南面山岗。属西汉南越国时期。1982年发现。遗址面积1万多平方米。1984~1990年发掘768平方米。在山岗东面平台揭露出一处回廊形宫殿基址,东回廊依山势而筑,北高南低,全长34米,内宽2米,廊外侧为土筑墙体,墙高0.5米~1.3米不等,宽1.6米,外沿用河卵石砌散水面。墙内有柱洞遗迹,柱距2米~2.5米。南回廊残长11米,北回廊残长17米,宽度不明。三面回廊围绕着一处高台,主体建筑已被毁,各处回廊均有通向高台的踏步台阶。整体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遗址内出土大量绳纹板瓦、筒瓦,内壁有乳点纹。有少量瓦当,饰卷云箭镞纹,个别中心有“定”字反文。出土陶器有罐、盒、碗、盂、网坠、纺轮等,纹饰以方格戳印纹为特征。石器有斧、锛。还有铁锸、铜镞等。据遗址位置、遗……[详细]
李坚真故居
  李坚真故居坐落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黄金镇径双村蕉头窝,李坚真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曾在2005年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李坚真故居是我国著名的妇女运动先驱、华夏女杰李坚真成长成才、参加和开展革命工作的策源地,她曾在蕉头窝居住长达20余年,现已成为广东省境内尚未开发的一个非常具有人文价值和自然景观价值的处女地,是一个未开发的“小九寨沟”。故居坐西向东,是泥砖结构的平房,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由“独脚门楼”和左右两边的“锁头屋”组成,内存放有李坚真部分生活用品和两封家书。故居的门坪下面有一口古井,井水清甜可口,泉水终年不断。古井旁边有一棵由李坚真亲手种下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油茶树,现依旧枝繁叶茂。在故居右边通往黄金的古村道山岗上至今仍生长着逾百年檀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