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客寨桥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凤乡客寨村,时代为清。龙凤客寨桥位于重庆市秀山县城西25公里处,横跨平江河。始建于元代,历次均有维修,清光绪年间增建五重檐长廊及亭廊,1952年因风雨剥蚀拆去亭廊,存长廊。该建筑南北走向,形桥楼式六孔石木结构平桥。长58.2米,高8.95米。总跨57米。桥上有木结构三重檐{下方为双重檐}……[详细] |
![]() | 聚奎书院,位于重庆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是重庆市保存最完整的的书院园林建筑,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正中为讲学厅,后为孔子堂,两侧为学生自习室,周围为教师住所。教学除授“四书”、“五经”、《春秋三传》、《孝经》外,还课以《汉四史》、《方舆纪要》、《文献通考》等。白屋诗人吴芳吉曾就读于此,辛亥革命烈士卞鼐曾为学生。光绪……[详细] |
![]() | 大昌民居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含城门,时代为清。巫山大昌镇位于长江支流大宁河的北岸,南距巫山县城约30公里。据《巫山县志》记载,晋太康元年(280年)在此设泰昌县,北周时因避讳宇文泰而改名为大昌,清康熙九年(1670年)并入巫山县。现大昌城内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大体上保持了清代大昌城的风貌。2000年,大昌民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详细] |
![]() | 苏军烈士墓位于渝中区鹅岭公园。是为纪念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苏军飞行员卡特洛夫上校和斯托尔夫上校修建的纪念碑。墓碑有两层楼高,碑体呈竖立长方形,下有规则云海饰纹,上有中俄两国文字书写的烈士名字,碑顶是鎏金的前苏联国徽,旁边还有一块独立的石刻说明,碑的四边有围栏,周边是树木和花坛。……[详细] |
![]() | 南泉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西500米渝南路边缓坡地带。1949年11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一〇三团,南温泉战斗中,我军一营营长徐照奎等三十一名指战员光荣牺牲,1953年为纪念烈士们建立的历史功勋,特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由坊、亭、碑、墓四部分组成。2000年被市政府公布为重庆市级文物……[详细] |
![]() | 邹容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今重庆市渝中区南区公园内。该碑是国民党重庆市党部根据1941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建立的。碑由汉鸿顺营造厂承建,于1946年1月26日动工,同年6月29日落成。碑为八角形塔式,石碑通高5.5米,碑身高3.52米,碑的东、南、西、北四面,均镌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详细] |
![]() | 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坐落于渝中区新华路人民公园内。渝中区人民公园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大众休闲场所,纪念碑就建造于公园最高处的一块平地上。碑体周边绿树环抱,雀鸟轻啼,幽静中透出几分肃穆。“黄花岗72烈士”中,有三位四川籍人士,分别是喻培伦、饶国梁和秦炳。为纪念他们在黄花岗起义中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于1946年2月建造了四川革命……[详细] |
![]() | 重庆徐悲鸿旧居位于江北区大石坝98号,时代为1942-1946年。石家花园(徐悲鸿旧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石门社区渝江村1号。1931年,前重庆商会会长、川东慈善会主席石荣廷在石门地区买下了江家堰(即现在盘溪河)及周围的田土,开始修建一幢中西合璧的楼房和庭院,取名“培园”或“磐石书屋”,但当地人都习惯称之……[详细] |
![]() | 重庆沈钧儒旧居位于渝中区枣子岚垭马鞍山118号,时代为1939-1949年。2000年,重庆沈钧儒旧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重庆苏联大使馆位于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4号旧址,时代为1938-1946年。在渝中区枇杷山正街,现在的第三人民医院内,有一栋爬满青藤的小洋楼,楼体有着美丽的石膏门楣与窗楣,蓝、绿、黄、银四色配搭的窗户玻璃,透出异域风格。这栋建筑就是重庆珍遗的抗战遗迹——前苏联大使馆。这栋四楼一底的欧式仿巴洛克不对称别墅,见证了抗战期间……[详细] |
![]() | 重庆美国大使馆位于渝中区王家坡健康路1号旧址,时代为1938-1946年。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重庆美国大使馆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驻中国的大使馆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健康路1号。始建于1942年,旧址坐西向东,面阔32.5米,面阔32.5米,进深12.73米,通高10.73米,建筑立面呈矩形,中间略高两边略低……[详细] |
![]() | 中苏文协旧址位于渝中区中山一路162号,时代为1938-1947年。2000年,中苏文协旧址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张培爵,字列五,号智涵,1876年(清光绪二年)生于荣昌县荣隆场,幼时入私塾,23岁中秀才,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为四川反清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张培爵任中国人在重庆办的第一所学校--重庆府中学堂学监,推翻清朝统治前,做义军军运、交通、联络工作,蜀军政府成立后,张培爵任都督。1912年4月……[详细] |
![]() | 余栋臣故居及墓位于双桥区通桥镇新民村,时代为清。2000年,余栋臣故居及墓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马跑教堂位于大足县石马镇太平村大足教案发生地,时代为1909年。大足马跑教堂,位于大足县石马镇,因此又称石马天主教堂,是清代光绪年间震撼世界的余栋臣起义反洋教后,清王朝赔款1,186,100两银子,由法国杜、孟二神甫修建的特大教堂。光绪三十年(1904)建毕大经堂,宣统元年(1909)钟楼和小经堂竣工,占地8880平方……[详细] |
![]() | 法国水师兵营位于南岸区弹子石千泰巷142号,时代为1902年。法国水师兵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谦泰巷142号,坐落于“重庆外滩”南滨路上,建筑风格上可以说是中西合璧,有序0-环绕、陈而不腐的木质地板、青砖旧瓦、牌文题刻,历史和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积淀。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正式成……[详细] |
![]() | 杨沧白故居及墓位于巴南区木洞镇(故居)、东泉镇东泉村(墓),时代为清(故居)、1984(墓)。杨沧白故居位于重庆巴南木洞镇,1946年为纪念杨沧白先生,木洞镇易名沧白镇。解放后改称木洞镇。杨沧白(1881—1942),名庶堪,号邠斋、天隐阁,原四川巴县木洞镇人,现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人。1903年创立四川第一个旧民主革命……[详细] |
![]() | 朝源观道教造像位于江津市四面山镇,含朝源观,时代为明。在重庆江津区四面山的深林中,藏着一座千年之久的古老道观——朝源观(又名朝元观),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文史馆王家祐先生曾撰文《江津县朝元观》,首次向学术界介绍了这座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道教宫观,对其中的摩崖造像、碑记、楹联和历史人物等进行了初步的考证。时隔二十多年的岁月……[详细] |
![]() |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江津市石门镇白坪村(原凉亭村)。大佛寺座北朝南,依山伴水,正面面临长江,背倚崖壁。大佛寺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东西各有一条石曲径从崖上到河边与寺院相连。大佛寺里面是三合院布局,左右为厢房,中间是正殿,依次分为送子殿、观音殿、雷神殿,寺内石刻造像是一尊通高13.5米的观音造像。正殿为七重檐……[详细] |
![]() | 莲花石题刻位于江津市几江镇南长江中,时代为宋至清。莲花石水文题刻位于江津区几江东门外长江航道北侧江水中,距几江长江大桥约100米左右。它由36块大小礁石、38段题刻组成,高180.89米,全露面积可达800余平方米。因其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由于石上题刻记录了近800年的长江枯水位情况,因其地处长江重庆段最上游,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