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綦江区花坝国家标准示范自驾车露营地,占地200亩,所在地区夏季平均温度18℃。营地将自然环境与现代时尚有机融合!除了上百个特色帐篷,还合理布局了数十个现代新颖的集装箱、设计独特的小木屋和工业风格的水泥筒,配以HelloKitty、米老鼠等各色涂鸦造型的外墙。露营地形成了闲适自在、风格迥异的各类露营组团,营地里还有儿童游……[详细] |
![]() |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国民政府沿长江节节败退至重庆。此后,重庆不仅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而且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最主要的空袭目标。据有关史料统计:1938年至1943年间日机空袭重庆(含对空监视范围)203次,出动飞机437批,9166架次,……[详细] |
![]() | 在抗战时的两年时间里,四星陆军上将史迪威住在重庆指挥战役。他大概是为了结束日本对中国的占领而做出最大贡献的美国人。从那时起,中国人便对史迪威将军怀有敬意。如今,这位绰号为“醋性子乔”的勇敢尖刻的指挥官是美国军方——可能也是所有美国人——中唯一在中国建有纪念馆的人,这也提醒人们意识到中美之间并非一直充满分歧和不信任。自从……[详细] |
![]() | 朱家大院位于巴南区南彭镇(现为南彭街道)石岗社区原石岗农场内,复式四合院结构,坐北向南,在中轴线上布局上、中、下三厅及左右2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009.6平方米,占地面积4044.84平方米。 朱家原为当地大地主,由于几经变迁,朱家后代多已定居外地,根据原朱家一工人的后代黄师傅回忆,此宅始建于清末,由朱家老夫人在城内做……[详细] |
![]() | 尖山节孝牌坊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石牌坊,它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尖山场镇以南约1公里外的一处斜坡上,距合川城区西北约15公里。该牌坊建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距今已有160年历史,是合川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尖山节孝牌坊是一座保持较为完好的石牌坊。牌坊通高12米,面阔9.20米,四柱三门三楼式,重檐歇山顶。牌坊顶盖中脊为一……[详细] |
![]() | 时代:唐至清类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区:重庆市潼南县批次:第一批五硐岩造像位于桅杆村5社五硐岩西面陡岩,座东北向西南,开凿于唐代一清代,保存有6龛128尊,从右起编为M1-M6。M1圆拱形龛1尊,M2高2.28米,宽2.2米,深0.61米,面积5.01平方米,M3高2.4米,宽2米,深0.98米,面积4.8平方米,M4高2……[详细] |
![]() | 时代:宋类型:古建筑地区:重庆市涪陵区批次:第一批 碑记桥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碑记关村一组,古时涪州至南川碑记路上,小地名碑记桥。呈西南至东北走向,方向210°,桥全长31.5米,宽5.32米,高7.7米,跨度9.9米,占地面积167.58平方米,始建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四川省政府198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详细] |
![]() | 时代:东汉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合川区批次:第一批 南屏墓群分布在南津街办事处辖区内的原白鹿、中南、上南、牌坊等村东西1.5公里,南北2.5公里范围内。封土冢大的直径超过20米,小的也有数米,原有汉墓封土冢23座。近年来,由于修建渝合高速公路和建设世纪大道等工程,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重庆市博物馆考古队对多座封土及……[详细] |
![]() | 时代:战国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涪陵区批次:第一批 小田溪墓群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小田溪村一组,分布在象鼻嘴、周家屋基、柑子园乌江一级阶地上。方向185°,分布面积80000平方米。该墓群是三峡库区文物发掘重要项目,战国秦汉各时期的文化遗存,1972、1974、1984、1993、1994、2002、2006……[详细] |
![]() | 时代:汉-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二批 巫山古城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神女居委,位于长江北岸,1997年、2000年、2003年、2006年该遗址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重庆市考古所、武汉市文物考古所对其进行了全面发掘,遗址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共10015平方米。该遗址文化层深度0.5-8.……[详细] |
![]() | 时代:旧石器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大渡口区批次:第一批 马王场遗址位于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马王场及桃花溪流域。该遗址于1987年在桃花溪动物园地段整治工程中被发现,随后进行地层剖面调查,确定为旧石器遗址。该遗址从上到下可分为六层。遗址采集石器共69件,其中48件采自地层,余21件原整治河床工程中发现,无地层承载。出……[详细] |
![]() | 时代:商、周至汉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一批 双堰塘遗址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兴隆村5、6社农田内,分布面积100000平方米,是大宁河中游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商周遗址,1997、1998、1999、2000、2001年、2002、2005年该遗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面积60000平方……[详细] |
![]() | 时代:新石器时代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一批大溪遗址地属重庆市巫山县大溪乡大溪村3社,包含了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时期的文化遗存。大溪遗址以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遗存为主,发现了大溪文化时期墓葬300余座,另有大量的器物坑、鱼骨坑、狗坑、牛坑等遗迹,出土了几千件文物标本。大溪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最西的大溪文化遗址,对……[详细] |
![]() |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汉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万州区批次:第一批上中坝遗址位于万州区小周镇涂家村一组,分布在东西长200米、南北最大宽80米的台地上,分布面积12000平方米。三峡文物保护抢救期间,西北大学考古队在此发掘,清理明清时期墓葬7座、清代灰坎2个、清代沟1条,并出土大量的石器、瓷器、陶器,属B级发掘项目。此遗址……[详细] |
![]() | 时代:新石器时代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一批玉溪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川祖路居委会柏林组,长江右岸的一级台地上,北临长江,东北靠玉溪沟。分布面积为80000平方米。时代有新石器时代、战国、商周、汉至六朝、唐宋、明清等。文化层厚6米,达50余层。1992年三峡库区文物调查时发现,1993、1994年多次……[详细] |
![]() | 时代:旧石器时代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一批烟墩堡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镇商业二路,分布于长江右岸的二、三级台地后缘,四级台地前缘,分布面积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2.3米。1994年发现,1995、1996、1998年由中科院双古所发掘,3次发掘面积共980平方米,出土各类标本11309件,其中石……[详细] |
![]() | 时代:汉类型:古建筑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五批 丁房双阙原址位于忠县忠州镇人民路,为东汉后期所建的石阙,距今已有1800余年,是我国现存汉阙之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2月搬迁至忠县白公祠内。双阙分立东西,高约6.26米,东阙附有耳阙,西阙现无耳阙,两阙相距2.46米,主阙顶盖与相邻的隔墙紧连,两阙均有……[详细] |
![]() | 时代:1935-1949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北碚区批次:第六批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42号,为中国第一个民办科学院,1930年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在北碚创办。下设理化、农林、生物、地质4个研究所,并附设博物馆、图书馆、兼善学校,曾管理三峡染织厂,并设成都办事处、西昌工作站。院……[详细] |
![]() | 时代:南宋至民国类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区:重庆市江津区批次:第七批大佛寺摩岩造像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石门社区凉亭组,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八年引人维修坐北向南,造像依崖而凿,崖宽12米,高30米,一尊脚踏莲花观音造像,高14.8米,宽5.9米,厚5.2米,善跏趺坐,头戴头冠,胸饰缨络,身着袈沙,全身贴金绘彩,头部有一笑容可……[详细] |
![]() | 时代:明类型:古建筑地区:重庆市渝中区批次:第七批 1、通远门城门及城墙修建于明代。城门为拱形顶,条石砌成,其中部分残损。城门高5.33米,宽3.5米,厚7.41米。在其左右残存城墙约100米。通远门原筑有瓮城,由于年代久远,现已全毁。原来的通远门是重庆城区的边缘,出门向西为佛图关,是通往成都的要道。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