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建乡 | 隶属:西吉县 |
区划代码:640422203 | 代码前6位:640422 |
行政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宁D |
长途区号:0954 | 邮政编码:756000 |
辖区面积:约174.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9000人 |
人口密度: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马建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得名于马建堡,清代于此地设马圈堡,后逐渐演化为今名。…[详细] |
台子村 | ~201 | 村庄 | 原属隆德县;1942年划归本县蒙宣乡;1949年属蒙宣区七乡;1958年成立大队;1966年改名为红台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985年改为村委会。…[详细] |
刘垴村 | ~202 | 村庄 | 刘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杨路村 | ~203 | 村庄 | 原属静宁县;1942年划归本县蒙宣乡;1949年属蒙宣区七乡(杨路);1958年属大坪公社1966年改名向阳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985年改为杨…[详细] |
土窝村 | ~204 | 村庄 | 原属隆德县;1942年划归本县兴平乡;1958年属大坪公社1966年改为红星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985年改为土窝村委会,属马建乡管理。…[详细] |
白台村 | ~205 | 村庄 | 原属静宁县;1942年划归本县兴平乡;1949年属平峰区八乡(兴平);1958年成立大队,属大坪公社1966年改为东风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98…[详细] |
庞湾村 | ~206 | 村庄 | 原属隆德县;1942年划归本县兴平乡;1949年属平峰区八乡(兴平);1952年属兴平区兴平乡;1958年成立大队,属大坪公社1966年改为向东大队;…[详细] |
陈家大坪村 | ~207 | 村庄 | 陈家大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湾村 | ~208 | 村庄 | 原属隆德县;1942年划归城关镇;1949年属城关区九乡;1952年属兴平区大坪村;1958年成立大队,属大坪公社1966年改名为永红大队;1968年…[详细] |
白虎村 | ~209 | 村庄 | 原属海原县;1942年划归本县蒙宣乡;1949年属蒙宣区五乡(马建);1958年成立白虎大队,属大坪公社1966年改名为红卫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详细] |
周吴村 | ~210 | 村庄 | 原属海原县;1942年划归本县蒙宣乡;1949年属蒙宣区五乡(马建);1958年成立大队,属大坪公社1966年改名为朝阳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9…[详细] |
张湾村 | ~211 | 村庄 | 原属隆德县;1942年划归本县蒙宣乡;1949年属蒙宣区五乡(马建);1958年成立张湾大队,属大坪公社1966年改名曙光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详细] |
通化村 | ~212 | 村庄 | 通化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清代于此地设马圈堡,后逐渐演化为今名。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马建乡人口数量为.9万人,位列西吉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位。
基本介绍:
位于西吉县西部,距县城32公里,属黄土丘陵干旱区,总面积174.1平方公里,全乡共辖14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4754户,22821人,其中回族9317人,占总人口的41%,2007年底人均纯收入1983元,人均有粮598公斤。全乡现有劳动力11476人,耕地面积154965亩,其中已实施退耕还林(草)45775.1亩,耕地类型分为旱平地和坡耕地两类,其中: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全乡抓好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实施“百村万户”养殖工程,壮大养殖业生产,按照防疫要求,做好牲畜口踢疫及高致病性-防治工作,防疫密度及耳标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设马建、羊路和大坪乡,隶属蒙宣区。
1952年7月,大坪乡改属兴平区。
1958年10月,马建、羊路、大坪合并,设立大坪公社,社址在土窝村。
1959年春,将公社驻地迁至马建堡村。
1963年3月至1969年,隶属苏堡区。
1983年6月,因公社名称与驻地名称不符,更名为马建公社;同年12月,由马建公社改为马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