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故居位于市区府前街西小关帝庙巷南端,东经119°50′07.7″、北纬32°56′14.1″,占地总面积约300平方米。
入门一方天井,朝南一组清式建筑,为穿厅。厅内正北屏板镌有刘熙载任广东学政时,所作“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箴》全文。屏板之上高悬清代咸丰皇帝御书的“性静情逸”匾额。
后院,朝南为正厅,中设古榻,左右耳房为陈列室。天井西有厢房,东植桐木一株。故称“古桐书屋”。
故居第一位主人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又字融斋,晚号寤崖子,清代兴化人。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和文艺评论家。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值上 书-房,咸丰皇帝十分看重,御书“性静情逸”相赐。同治三年(1864)任广东学政,两年后(1866)辞归受聘上海龙门书院。刘熙载著述丰厚,尤以《艺概》影响最大。《艺概》分文、诗、赋、词曲、书、经义六部分,对各种艺文体裁的历史演变和历代名家名著的艺术特色,都作了独到而又权威的分析和评价。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继曹丕《典论·论文》和刘勰《文心雕龙》以后第三部力作。刘熙载因此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艺评论的集大成者,其中关于艺术美的辩证阐述开中国近代美学之先河,因而当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赞誉刘熙载为“东方黑格尔”。
第二位主人刘彝程,字省庵,著名数学家,刘熙载长子。“熙载因其材,弱冠示以《正负加减乘除歌》,因得洞明‘借根’、‘天元’诸法”(《民国续修兴化县志》)。刘彝程在数学积数上深得甘旨,著成割圆、开方、对数等数学论著多部,并协助英国数学家傅兰雅完成译著《代数术》。不久刘彝程被江南制造局聘为数学主教,光绪元年(1875)又兼主求志书院。任教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民国初期的许多著名数学家,如胡惟祺、徐谦、华蘅芳、支宝楠、陈维棋等,都出其门下。
刘熙载孙女刘韵琴(1884-1945)曾是这座古院中的第三代居住者,自幼聪慧好学,除承继家学外,曾就读于南京女校,接受新文化,追求女性解放。1908年受聘马来西亚华侨小学任校长,1913年留学日本,1915年归国后担任上海《中华新报》记者,是国内最早的女性新闻记者。一生著作颇丰,尤以诗词和短篇小说为人喜爱,后集成《韵琴杂著》刊行国内。
一座清代古宅,走出了一门三代名人。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公布刘熙载故居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兴化市昭阳街道牌楼社区府前街
刘熙载(1813~1881),清代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泰州市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多年。他是我国十九世纪时期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东方黑格尔”。 刘熙载出生于一个「世以耕读传家」的清寒知识分子家庭。父松龄,字鹤与,监生,是个闲居乡里的「隐君子」。熙载「生数岁,父于与言时许其趣尚…… 刘熙载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