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位于戴窑镇镇区新兴东街中心巷33号内,东经120°12′41.4″、北纬32°55′54.2″。为普通的瓦房院落,三间正屋朝南,另有门楼、天井、厢房,占地117平方米。
1941年1月7日,中共苏北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在此主持召开兴化县工委委员会议,宣布苏北区党委决定,撤销中共兴化县工委,成立中共兴化县委。由李华楷任书记,李健任组织部长,张莫棠任宣传部长,孙顾任妇女部长。同年4月底,戴为然任中共兴化县委副书记。中共兴化县委的成立,标志着兴化地区党的组织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41年3月,苏北区党委改称苏中区党委,兴化县委仍属其领导。同年11月,划属苏中二地委。1944年11月,兴化县委改由苏中一地委领导,直至抗战胜利。
兴化县委成立不到一个月,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也在各区联合办事处的基础上宣告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秘书长、民主人士朱廉贻担任县长。
1941年2月23日,驻兴化日伪军对新四军一师二旅发动突然袭击,县长朱廉贻在四区陈家舍不幸溺水牺牲,县委书记李华楷、秘书邓伟林化装成教书先生机智脱险。苏中区党委决定,李华楷兼任县长。
1941年3月,以新四军一师二旅六团特务连为基础,成立兴化独立团,李华楷兼任政委,温凤山任副团长,刘赤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兴化警卫团,为兴化县委、兴化县政府机关的警卫部队,张明任团长,田培芳任参谋长,花威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叛变,由任球接任)。各区相继成立模范队、游击连,乡成立基干队,坚持武装斗争。县委在组织广大军民抗击日寇、清剿匪患的同时,从党政机关和部队中抽调大批干部,组成民运工作队,发动群众成立农抗会,进行“减租减息”、增加工资、赎田等斗争。
兴化县委的建立,使全县各级党组织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为在水网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戴窑镇的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一直保存完好,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
1991年,兴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为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戴窑镇中心巷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