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兴化市旅游

兴化八字桥遗址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兴化八字桥遗址
兴化八字桥遗址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八字桥原址位于市区城内东大街原北市河南端,东经119°50′21.5″、北纬32°56′13.4″。一为东西向,石质;一为南北向,砖砌,皆为宋建明修。

南宋宝庆元年(1225)兴化建城,设四水关与城内市河及海子池、西隈潭(明代以后称升仙荡)相连。城内形成东西向及南北向市河,成“T”形相接,河上桥梁众多。依东西向市河北侧形成的城内东大街,因南北向市河而中断,因而建桥以续,桥身与古街同宽,命名为“中和桥”。明代万历年间曾改名“登瀛桥”,在桥上构筑“凌霄亭”,悬“宰相里”额,桥西堍立贞节坊。

随着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逐步发展,街市及市民阶层形成。入清后,拆除牌坊亭阁及护拦,并在桥身两侧建过河楼,形成与街市相连的店铺,中和(登瀛)桥仅剩石板桥身。为方便街市行人,桥身逐渐放平。因拱形桥洞中立有神龛,故有“桥下有座庙”的说法。

中和桥的东南隅砖砌拱桥“长安桥“(古称“永福桥”)横跨东西向市河上,与中和桥成“八”字形。《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一“八字桥”条目记述:“东来之水由此而北,中和、永福两桥跨之,参差如‘八’字,曰‘八字桥’”。

两桥于2002年因旧城改造拆除,2009年基本以原构件按明代原样移建于四牌楼广场东侧,距原址西南约50米。

中和、长安两桥所形成的八字桥是兴化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兴化古代水利、交通建设的实物遗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科技价值,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公布八字桥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昭阳街道长安社区长安路


>>戴窑砖窑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