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宋朝有一位游方僧人,一手挚一禅杖,一手牵一小女孩,来到永丰里,看到一个名叫镇海寺的寺庙一片狼藉,断墙残壁,便落脚于此。后来人们才知道,此僧人原是古溪西北的一个强盗大哥,在鸭儿湾一带纠集了十几个强盗,到处打家窃舍。后来做了一桩大买卖,惊动了官府,手下十八个兄弟全部都被官府缉拿归案,处以死刑。这沉痛的教训震撼了他,他深感就算为了女儿,这样的买卖也不能再继续。佛家曾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于是这位大盗从此金盆洗手,变卖了所有的家产,遁入空门。当他看到残破的镇海寺时,心生一念,为何不在此废墟上重建寺庙,了却终生,也好让自己的女儿以后有个归宿之处。于是,他便着手筹建寺庙,一方面忏悔,一方面为死去的兄弟们超度。庙宇建成后便定名“福慧寺”,寓意祈福于民,慧泽乡里。福慧寺,始建于北宋天圣四年,原有山门、金刚殿、观音殿、罗汉堂、大雄宝殿、都天官、藏经阁等建筑。千年古刹也没能逃过混乱的年代,上世纪四十年代山门、金刚殿、观音殿、都天官毁于战火,六七十年代大雄宝殿和藏经阁毁于文革,仅存罗汉堂一座。2000年,罗汉堂按照原貌进行了整修,更名为天王殿。2002年按照原形制重建大雄宝殿,殿内四个巨大的石础为宋代遗物,并建石牌楼一座,牌楼后小型广场一方,围以玉石雕花栏杆。2012年,在大雄宝殿西侧又修建了地藏殿,亦甚雄伟。步入古刹,首先看到的便是曾经的罗汉堂、现在的天王殿。罗汉堂为五开间,面宽20.74米,檐高4米,进深12.4米,高7.8米,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大殿内正面弥勒菩萨一双慈目注视着世人,弥勒菩萨的背面是一个身穿甲胃的少年武将,他脸朝大雄宝殿,两眼怒视,手持金刚杵,神态十分威严,这是韦驮菩萨。弥勒的两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的法器可以镇妖祛邪,四样法宝就组成了“风调雨顺”四个字。因此,四大天王又称为“风调雨顺”,寓意由“风调雨顺”带来“五谷丰登”进而“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重修后的古刹承载着千年不变的祈愿,继续护佑着这一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