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全称“敕封护国寺”,位于戴南镇护国街,东经120°07′36.6″、北纬32°43′07.8″。唐代始建,宋代改建,明清重修。清嘉庆《东台县志》载:“护国寺,在戴家泽,建于宋。”
护国寺前身为唐代所建的道观“七星庙”,宋代改为佛寺。扩建天王殿时,为保护东侧一棵唐代参天古皂荚树(今不存),将该殿西移2米左右,形成此殿与大雄宝殿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的布局。目前寺内仍保存两株百年银杏,为兴化市级古树名木。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戴南镇人民政府两次拨款重修护国寺。修缮后的护国寺气势恢宏,中轴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三进,后面庭院,建有回廊,大殿东侧为佛事堂、斋堂、僧寮。
护国寺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为清早期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公布护国寺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戴南镇护国社区护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