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又字融斋,晚号寤崖子,清代兴化人。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和文艺评论家。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值上 书-房,咸丰皇帝十分看重,御书“性静情逸”相赐。同治三年(1864)任广东学政,两年后(1866)辞归受聘上海龙门书院。刘熙载著述丰厚,尤以《艺概》影响最大。《艺概》分文、诗、赋、词曲、书、经义六部分,对各种艺文体裁的历史演变和历代名家名著的艺术特色,都作了独到而又权威的分析和评价。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继曹丕《典论·论文》和刘勰《文心雕龙》以后第三部力作。刘熙载因此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艺评论的集大成者,其中关于艺术美的辩证阐述开中国近代美学之先河,因而当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赞誉刘熙载为“东方黑格尔”。
刘熙载墓位于兴化市永丰镇沙仁村一座高垛上,东经120°11′07.9″、北纬33°00′26.5″。四围环水,为刘熙载与其夫人合葬墓。由于战争和“文革”损毁,现为一座土坟。墓前残碑尚存。刘熙载墓为研究刘熙载及晚清墓葬制度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009年, 兴化市人民政府公布刘熙载墓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永丰镇沙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