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牛角坝镇 | 隶属:冷水滩区 |
区划代码:431103103 | 代码前6位:431103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湘M |
长途区号:0746 | 邮政编码:425000 |
辖区面积:约83.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湘山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湘山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澄塘村 | ~200 | 村庄 | 澄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麦子园村 | ~202 | 村庄 | 麦子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杉树园村 | ~203 | 村庄 | 杉树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岔铺村 | ~204 | 村庄 | 三岔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牛角圩村 | ~205 | 村庄 | 牛角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石溪坪村 | ~206 | 村庄 | 石溪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雷溪坪村 | ~209 | 村庄 | 雷溪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石溪江村 | ~212 | 村庄 | 石溪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角坝村 | ~215 | 村庄 | 新角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夏籍甸村 | ~216 | 村庄 | 夏籍甸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黑神庙村 | ~217 | 村庄 | 黑神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杨泗庙村 | ~218 | 村庄 | 杨泗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柘刺塘村 | ~219 | 村庄 | 柘刺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竹溪村 | ~220 | 村庄 | 竹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前人在境内石溪江河道弯曲似牛角处截流筑坝,名“牛角坝”,镇因此得名。
基本介绍:
"牛角坝镇位于冷水滩区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冷水滩城区19公里。东、北均与普利桥镇相邻,南与高溪市镇接壤,西与东安县芦洪市镇、端桥铺镇毗邻。镇政府驻湘山街居委会,辖夏籍甸、新角坝、新沙洲、牛角坝、石溪江、竹溪、下房、长冲、雷溪平、柘刺塘、杨泗庙、黑神庙、澄塘、严塘、麦子园、杉树园、三岔铺、牛角圩、石溪坪、白塘、扁塘21个村和湘山街1个居委会。
镇以原驻地牛角坝命名。因发源于四明山麓的石溪江流往境内,前人在河道弯曲似牛角处截流筑坝,故名。该镇解放初为杨泗庙、夏籍庙、竹溪市3个乡。解放后为牛角圩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并入牛角坝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牛角坝、牛角圩属普利桥区管辖,
历史沿革:
清末,属高溪镇。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第六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第六区集义乡及第七区太和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和平、崇义2乡。
1949年,属集义、太和2乡;属第一、第二区。
1950年6月,属第二区杨泗庙、竹溪祠、牛角圩、夏籍甸4乡。
1952年3月,属第一区牛角圩、石溪坪、澄塘、杨泗庙、牛角坝5乡及第二区夏籍甸乡。
1956年6月,撤区并乡,牛角圩、石溪坪、澄塘、杨泗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