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条河镇 | 隶属:永城市 |
区划代码:411481125 | 代码前6位:4114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N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1万人 |
人口密度:约81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李楼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李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堤湾村 | ~202 | 村庄 | 堤湾村:由原前堤湾、后堤湾等村合并而来。…[详细] |
种寨村 | ~203 | 村庄 | 种氏聚居形成的村落,之前是个寨子,因此而得名种寨。…[详细] |
邵山村 | ~204 | 村庄 | 邵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邵山。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五区、山城镇马山乡。1949年属砀山县雨亭区马山乡。1956年…[详细] |
郭集村 | ~205 | 村庄 | 郭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后变成买卖之地,因此而得名郭集。…[详细] |
牌集村 | ~206 |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月为易汝汉立一座牌坊,人们就称为邵伯集为牌坊集。后简称牌集。…[详细] | |
贾洼村 | ~207 | 村庄 | 贾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地势较洼,因此而得名贾洼。…[详细] |
鱼山村 | ~208 | 村庄 | 鱼山村:由原南鱼山、北鱼山等村合并而来。…[详细] |
条河村 | ~209 | 村庄 | 取村西碱河的“河”字,一条脊的“条”字,定名为条河乡,就改名为条河村。…[详细] |
李双楼村 | ~210 | 村庄 | 李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建有楼房,因此而得名李双楼。…[详细] |
徐山村 | ~211 | 村庄 | 徐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因此而得名徐山。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五区、山城镇马山乡。1949年属砀山县雨亭区马山乡。19…[详细] |
翟营村 | ~212 | 村庄 | 翟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因此而得名翟营。明代属砀山乡一图。清代属砀山乡一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五区、邵伯镇潘路乡,抗日政权六区、雨亭区潘道口乡。194…[详细] |
宗楼村 | ~213 | 村庄 | 宗氏聚居形成的村落且建有土楼,因此而得名宗楼。…[详细] |
王山村 | ~214 | 村庄 | 王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因此而得名王山。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五区、山城镇三民乡。1949年属砀山县雨亭区磨山乡。19…[详细] |
李阁村 | ~215 | 村庄 | 李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邸楼村 | ~216 | 村庄 | 相传此地是明朝一位大臣的府邸,取其“邸”字,因此而得名邸楼。…[详细] |
吴营村 | ~217 | 村庄 | 吴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因此而得名吴营。明代属砀山乡一图。清代属砀山乡一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邵伯镇周隆乡,抗日政权六区、雨亭区邸楼乡。1949年属砀…[详细] |
王石庄村 | ~218 | 村庄 | 王氏、石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因此而得名王石庄。…[详细] |
祝庄村 | ~219 | 村庄 | 祝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郑楼村 | ~220 | 村庄 | 郑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冯庄村 | ~221 | 村庄 | 冯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因此而得名冯庄。明代属砀山乡一图。清代属砀山乡一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五区、邵伯镇潘路乡,抗日政权六区、雨亭区潘道口乡。194…[详细] |
水库村 | ~222 | 村庄 | 因地势低洼被王引河等河流包围,就像一大型水库,因此得名水库。…[详细] |
侯庙村 | ~223 | 村庄 | 侯庙村:由原东侯庙、西侯庙等村合并而来。…[详细] |
侯庵村 | ~224 | 村庄 | 明代,侯氏一支从薛湖镇侯寺迁居于此,并建有一座姑姑庵,而得名候庵,因此而得名侯庵。…[详细] |
王庙村 | ~225 | 村庄 | 王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村内有座庙,因此而得名王庙。…[详细] |
肖庄村 | ~226 | 村庄 | 肖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因此而得名肖庄。明代属砀山乡一里。清代属砀山乡一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五区、山城镇中兴乡。1949年属砀山县雨亭区侯庙乡。19…[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山西洪洞县人孙氏迁居于鱼山湖北岸,后黄氏、李氏陆续迁入,三户所盖的房屋为一条屋脊,故名“一条脊村”。“条”取自原政府驻地“一条脊”条河村中的条字,又辖区内有碱河流过,故名。
基本介绍:
条河乡位于永城市最北端,东临安徽萧县,北接梨都砀山,西靠夏邑,南依芒砀群山
,地处两省四县(市)结合部,南5公里是连霍高速永城出入站,北接310国道和陇海铁路,永砀公路纵贯全境,乡域内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并建有联通和移动手机机站。交通、通讯十分方便。
条河乡辖26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231个村民组,总人口5.1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土地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4.9万亩。全乡23所小学,3所初级中学,一所幼儿园,教师5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
条河地势平坦,但境内有鱼山、徐山、邵山、王山、周山五座山头,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周山大理石矿质量极佳,有周山美玉之称,探明储
荣誉排行:
2015年4月,2015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条河镇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1949年属砀山县。
1952年划归永城县。
1955年设条河乡。
1958年属芒山公社。
1969年条河、牌集两小公社合并建条河公社。
1984年改为条河乡。
2018年撤乡设条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