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陇南市 > 武都区 > 石门镇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石门镇

[移动版]
地名:石门镇隶属武都区
区划代码:621202117代码前6位:621202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甘K
长途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6000
辖区面积:约64.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万人
人口密度:15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草坝子村~200村庄
以坝子水草丰盛而得名。1950年建政为边寨乡第八村,后为枣川乡五村。1954年并入为石门乡草坝子村。1955年组建江南第三初级社,后转为江南第三高级社…[详细]
下白杨坝村~201村庄
因坝中有白杨树且地理位置靠下而得名白杨坝。…[详细]
上白杨坝村~202村庄
由于坝中有白杨树,以地理位置靠上得名。1950年建政为两水乡第一村。1955年组建胜利第二初级社,后转为胜利第二高级社。1958年为两水公社石门管理区…[详细]
石门街村~203镇中心区
街头有一石门坎,故名。1950年建政为石门乡第二村。1955年组建胜利第三初级社,后与上沟里、水地坝王家山合建为胜利第三高级社。1958年为两水公社石…[详细]
徐家堡村~205村庄
因徐姓人家筑有堡子而取名徐家堡。1950年建政为石门乡第三村。1955年组建胜利第六初级社。1956年与水地坝、石门街、上沟里合并为胜利第三高级社。1…[详细]
上沟村~206镇乡结合区
因相对位置靠下,且居住于小山坪,故名。1950年建政为石门乡第三村。1955年组建胜利第四初级社,后与石门街、水地坝合并为胜利第三高级社。1958年为…[详细]
小山坪村~207村庄
小山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旱地村~208村庄
以用地干旱缺水得名。1950年建政为边寨乡第七村,后为枣川乡第三村。1954年合并为石门乡旱地村。1955年组建江南第三初级社,后与枣川、庙上合并为江…[详细]
枣川村~209村庄
因川地有枣林二得名。1950年建政为边寨乡第六村,后为枣川乡第二村。1954年并入为石门乡枣川村。1955年组建江南第二初级社,后与庙上、旱地组建为江…[详细]
庙上村~210村庄
因村内有一座庙,故名。1950年建政为边寨乡第四村,后为枣川乡第五村。1954年并入为石门乡庙上村。1955年组建江南第一初级社,后与枣川、旱地合并为…[详细]
下坪村~212村庄
因相对位置靠下,且居住于小山坪,故名。1950年建政属石1950年建政为石门乡第四村,后属萱麻乡。1954年并入为石门乡下坪村。1955年组建胜利第七…[详细]
木竹沟村~213村庄
沟里长有一大片竹子,故名。1950年建政为石门乡第四村。1955年组建胜利第八初级社,后与下坪合并为胜利第四高级社。1958年为两水公社萱麻管理区木竹…[详细]
玄麻村~214村庄
玄麻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乌苍湾村~215村庄
乌苍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以旧大路石门街头有一块石门坎墩而命名。

基本介绍:

武都县辖乡。1950年设石门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白龙江两岸,距县城21公里。面积64.6平方公里,人口1万。212国道过境。辖石门街、庙上、枣川、旱地、草坝子、下白杨坝、上白杨坝、小三坪、水地坝、上沟里、下坪、萱麻沟、木竹沟、马仓湾、徐家堡、王家山上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制袋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稻谷,盛产油菜子、蔬菜、棉花、当归、黄芪等。

历史沿革:

北魏设石门县,属仇池镇。

西魏置安育县。

北周置将利县。

清为阶州石门里。

1913年为前石门里。

1949年12月前属边寨、石门、两水乡。

1950年7月为石门、边寨乡,属两水区。

1954年4月又并为石门乡。

1958年3月角弓乡并入。

1958年10月建石门公社,11月并入两水公社。

1961年5月从两水公社划出,成立石门公社。

1983年12月改社为乡。

2016年甘肃省民政厅批复设立石门镇。



以下地名与石门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