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贤庠镇 | 隶属:象山县 |
区划代码:330225104 | 代码前6位:330225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浙B |
长途区号:0574 | 邮政编码:315000 |
辖区面积:约6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05万人 |
人口密度:46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贤庠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象山县志》载,元至大间(1308-1311),象山教谕舒(木或)后裔自丹城迁此。明末,张姓祖自宁海迁入。原系滨海盐场,称盐场,后海岸北移,盐田改为农…[详细] |
大石门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大石门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贤庠村 | ~200 | 镇中心区 | 贤庠村位于象山县北部,紧靠省道盛宁线公路,是贤庠镇人民政府所在村。全村现有359户,1079人,党员31名,耕地面积2521亩,山林1377亩,08年…[详细] |
贤港村 | ~201 | 村庄 | 因位于滨临象山港故名贤港村。2020年象山县行政村调整时,撤销新丰、俞公岙、民洋行政村,合并建立贤港行政村。…[详细] |
贤南村 | ~202 | 村庄 | 因位于贤庠最南部,故名贤南村。2020年象山县行政村调整时,撤销章家墩、沈家洋行政村,合并建立贤南行政村。…[详细] |
着衣亭村 | ~208 | 村庄 | 村北一亭,传康王(宋高宗)逃难于此换上微服去黄避岙,因名着衣亭;另说农历八月十四珠山庙五尊菩萨抬至亭内换新袍行迎神会,故名着衣亭。村由亭得名。…[详细] |
碶头陈村 | ~211 | 村庄 | 贤庠镇碶头陈村位于象山北部,由碶头陈、山下孙、上白家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340户,888人;拥有耕地面积1119亩,山地面积1721亩。全村集体收…[详细] |
盐厂村 | ~213 | 村庄 | 盐厂村位于贤庠镇东北2.5公里处,全村533户,1728人,分12个村民小组。地域面积2.75平方公里,其中居住区为0.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042亩…[详细] |
官司塘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官司塘村位于象山县贤庠镇,汤鲁线沿线,共有村民287户,786人。
走遍官司塘村的角角落落,深深感受文明之风似清泉涌动,沁人心脾。
十多…[详细] |
西山下村 | ~217 | 村庄 | 西山下村现有居民323户,常住人口1079人,外来人口7人。村低保户12人,其中2人五保对象,残疾人家庭计12户。地域面积14.2平方公里…[详细] |
小蔚庄村 | ~222 | 村庄 | 小蔚庄村位于象山港南岸,现有住户135户,人口390人,水田面积120几亩,山林面积515亩,经济特产林30亩,党员11人。小蔚庄村十象山港大桥接线重…[详细] |
山厂村 | ~227 | 村庄 | 因搭草厂而居,故名山厂。解放前属林溪乡,1951年属珠溪乡,1958年并入珠溪生产队,1961年自建大队,1983年改为村,1992年属贤庠镇。…[详细] |
常乐村 | ~228 | 村庄 | 以古寺常乐寺得名。解放前属林溪乡,1951年属珠溪乡,1958年并入珠溪生产队,1961年建寺前大队,1983年改为村,1992年属贤庠镇。2020年…[详细] |
乌屿山村 | ~230 | 村庄 | 乌屿山村位于象山县北端,在贤庠东北5公里处,在象山港的南岸,呈块状分布。村北孤山,原系岛屿,岩石乌黑,形似乌贼,亦名乌屿山,村以山名。乌屿山现有村民4…[详细] |
青莱村 | ~231 | 村庄 | 村后山草木茂盛多藜丛,远望青蓝如茵,故名青莱山,村以山名。…[详细] |
木瓜村 | ~233 | 村庄 | 木瓜村位于象山半岛东部,在汤鲁线边上,距贤庠镇政府4公里。木瓜村是一个渔、农、工、养殖多业并举的综合村,每年还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现有居民2…[详细] |
下庄村 | ~239 | 村庄 | 因处珠溪下首,故名下庄,雅称霞庄。50年代仍称下庄。…[详细] |
蒲门村 | ~242 | 村庄 | 原系海湾,鲫鱼山、里头湾山对峙若门,围塘后普长蒲草,习称蒲门塘,村由塘得名。…[详细] |
海墩村 | ~249 | 村庄 | 海墩村位于象山北部的象山港口南岸,海墩村由海上、海中、海下、下庄溪自然村组成,全村1140户3750人。南距县城二十公里,北与鄞县横山渡口隔海相望,是…[详细] |
东风村 | ~250 | 村庄 | 自2004年8月合并。当时象山东风集团在主村的北面建了三座大面积的厂房,东风集团为使企业取得与当地落点村同一名称。就出了部分资金。经三村同意决定为合并…[详细] |
溪沿村 | ~252 | 村庄 | 因沿溪布村,故名溪沿。1951年属下庄乡,1956年属珠溪乡,1958年将上、中、下村并置溪沿建生产队,1961年析为溪沿上、中、下村与舒家大队。19…[详细] |
岑晁村 | ~255 | 镇乡结合区 | 岑晁村位于象山县北端,毗邻美丽的象山港畔,属贤庠镇建城区,是贤庠镇的商贸中心。村西侧紧靠盛宁线公路,距县城15公里,距象山港西泽码头2.5公里,水陆交…[详细] |
珠溪村 | ~256 | 村庄 | 原名上庄,因处珠山北麓,地势较高得名。后北移珠溪两岸布村,遂以溪命名。…[详细] |
地名由来:
《象山县志》载,元至大间(1308-1311),象山教谕舒(木或)后裔自丹城迁此。明末,张姓祖自宁海迁入。原系滨海盐场,称盐场,后海岸北移,盐田改为农田,以谐音雅化为贤庠。意为培育贤能之地。镇以贤庠自然村得名。
荣誉排行:
2020年11月,贤庠镇被认定为第三批浙江省特色农业强镇(贤庠石斛桂花特色农业强镇)。
2014年7月,贤庠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贤庠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贤庠镇位于象山县最北端,北濒象山港,与宁波隔港相望,离宁波市区40公里。南距县城15公里,是象山县北部重镇。镇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人口30467人。自1987年设为建制镇以来,贤庠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2004年,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农业总产值1.5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90万元,农渔民人均收入5049元。近年来,相继通过了宁波市“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建设和教育“双基”验收,被评为省“教育强镇”、市级文明镇、市六好镇乡党委、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先进集体、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县先进工委、县征兵先进单位。 贤庠镇区域经济特
历史沿革:
宋属游仙乡竹山保,珠溪保,明属游仙乡二十三,二十四都,清属十八,二十四都,宣统二年属磐安乡。
1929年属第二区,1932年析为境东,境西,汉定,陈晁,西贤,竹林,盐官,珠溪,奠美,六也,溪流11乡。
1934年合11乡为五境,西汉,林官,珠溪,溪霞5乡。
25年属第一督导区,28年合5乡置五汉,林溪2乡,30年属象东区,34年12月撤象东区,属东港、林溪2乡。
解放后属大徐区(1950年5月前称东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