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顺镇 | 隶属:腾冲市 |
区划代码:530581105 | 代码前6位:53058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M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9100 |
辖区面积:约17.4平方公里 | |
海拔:2091米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庄社区 | ~201 | 镇中心区 | 1985年为和顺乡大庄办事处,1987年为和顺乡大庄村公所。2001年改名为大庄村民委员会。2008年更名为大庄社区村民委员会。…[详细] |
水碓社区 | ~202 | 镇中心区 | 该地最早称芭蕉溪,有人迁来居住后称为蕉溪村。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建有水碓(水碓是利用水来带动加工谷物的一种器械),后改称水碓村。…[详细] |
十字路社区 | ~203 | 城乡结合区 | 十字路原为两条道路交叉的地点,现成为区域名,包括诸多小自然村。…[详细] |
腾冲经济开发区社区 | ~401 | 镇中心区 | 腾冲经济开发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地名由来:
和顺古名“河上邑”,又称“阳温登”。明成化年,改称“河上邑”。嘉靖年间,改称“阳温登乡”。明末,改称“河上屯”,因“小河”绕村而过,故又改名“河顺”。清康熙四十一年,雅化为“和顺”,有取“和睦顺畅”之意。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和顺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22年12月,和顺镇被评定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
2019年3月,云南省科协确定和顺镇为2019年云南省“科普小镇”项目实施单位名单。
2017年8月,和顺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3年11月,和顺镇入选为第一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
2011年7月,和顺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7年5月,和顺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6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和顺镇第四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和顺镇位于腾冲西南部,距腾冲市区4公里,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8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有2175户,7067人,有海外华侨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和顺四周火山环抱,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座火山,中为马蹄形盆地,境内最高海拔2091米,最低海拔1490米。年平均气温15℃—17℃,干燥度0.46—0.55,年平均降水量1400—1600毫米,旱、雨两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类型。全镇耕地面积8152.65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林地面积1.45万亩,有生态公益林面积169.5亩,森林覆盖率74
文化旅游:
保山腾冲·艾思奇故居艾思奇故居位于腾冲和顺古镇。来这里,在绿树环抱的古屋中感受大哲学家遗留的思想和气息。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他青年时代所写的《大
历史沿革:
公元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晚期,和顺盆地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南诏大理国时期,已形成具一定规模的村落。
和顺古名“河上邑”,又称“阳温登”。
明成化年,改称“河上邑”。
嘉靖年间,改称“阳温登乡”。
明末,改称“河上屯”,因“小河”绕村而过,故又改名“河顺”。
清康熙四十一年,雅化为“和顺”,有取“和睦顺畅”之意。
清道光二年(1822年),改和顺练。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和顺乡。
1950年,设和顺乡和和
艾思奇(1910.3.2-1966.3.22)原名李生萱,云南省腾冲县人,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10年3月2日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次年随母迁至昆明。7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