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关镇 | 隶属:墨江县 |
区划代码:530822102 | 代码前6位:53082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J |
长途区号:0879 | 邮政编码:654800 |
辖区面积:约474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新武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地处新冲和武海之间,故而得名新武。1953年成立农业合作社,1962年成立新武大队,1984年撤大队设通关镇,1987年更名为通关办事处,2000年…[详细] |
永马村 | ~202 | 村庄 | 以辖区内永马村命名。村后山形似匹永远张嘴的马,故名永马。…[详细] |
团山村 | ~203 | 村庄 | 以辖区内团山村命名。地处一个小团包山上,故名团山。…[详细] |
大寨村 | ~204 | 村庄 | 以所辖大寨自然村名作村名。1949年称磨通区大寨乡;1958年称通关区大寨乡;1961年改称通关区大寨公社;1966年改称通关区大寨大队;1984年又…[详细] |
清平村 | ~205 | 村庄 | 取清水河与平掌村两村的首字命名清平。村委会驻地清水河,故名。…[详细] |
曼博村 | ~206 | 村庄 | 傣语地名,曼指寨,博指龙竹,曼博意为龙竹寨,村委会驻地曼博街,故名。…[详细] |
公馆村 | ~207 | 村庄 | 历代为马帮必经之地,曾开设食宿点,得名公馆。…[详细] |
景坝村 | ~208 | 村庄 | 以小水井和坝伞各取一字取名,1989年后书写演变为景坝。…[详细] |
毕库村 | ~209 | 村庄 | 以辖区内老毕寨和牛库寨名各取一字作村名。…[详细] |
牛库村 | ~210 | 村庄 | 村旁水草丰肥,适宜发展耕畜,故名牛库。1957年以前属景星区牛库乡;1958年划归通关区毕库管理区称牛库大队;1962年划出称牛库公社;1966年改称…[详细] |
芒令村 | ~211 | 村庄 | 傣语地名。以辖区内芒令村作村名。芒:寨,令:麻栗树,芒令:意为麻栗树寨。村委会驻地三颗桩,故名。…[详细] |
活田村 | ~212 | 村庄 | 以老何寨和田房村各取一字组成,后书写变为活田。…[详细] |
荣平村 | ~213 | 村庄 | 取永马和平地两村的首字命名,后书写成荣平。…[详细] |
安民村 | ~214 | 村庄 | 所辖安乐寨和新民寨各取一字作村名,驻地掌贯,故名。…[详细] |
回龙村 | ~215 | 村庄 | 因村子驻地山形似来回翻腾的巨龙,故名回龙。…[详细] |
民兴村 | ~216 | 村庄 | 民兴意为使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兴旺发达之意。…[详细] |
丙蚌村 | ~217 | 村庄 | 傣语地名,以辖区内丙蚌村作村名。丙:平;蚌:泉;丙蚌:意为泉水坪。…[详细] |
地名由来:
通关镇因地处交通要道,是内地通往边疆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史称“军事要塞通关哨”,故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通关镇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21年3月,通关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2019年3月,云南省科协确定通关镇为2019年云南省“科普小镇”项目实施单位名单。
2014年7月,通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通关镇位于县境西部,1958年从普洱县划人墨江县。地处东经101。14’-l0l。33’、北纬23。05’-23。23’,海拔在675~1973米之间,面积474平方千米。1966年墨江县调整行政区划,将景星区的安民、荣平、民兴、回龙、曼博、丙蚌、牛库大队划入通关公社。1984年改称通关区,同时将民兴、回龙、丙蚌3个大队划归新成立的忠爱桥区,1988年改称通关镇,系汉族、哈尼族、彝族等杂居。
通关镇人民政府驻地通关街,地处交通要道,为内地进入思普地区的咽喉要地。清代时曾设汛驻兵把守,昆洛公路和团田至文武等县乡公路由此通过,距县城70千米。
历史沿革:
商周时期,属古产里地之一。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属哀牢山辖地之一。
东汉永平十年(67年),属西部都尉辖地。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为永昌郡属地。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属南涪县所辖。
南朝永定元年(557年),为濮部辖地。
唐代初年,属濮部落之一。
唐乾符六年(879年),划归普洱治。
唐天复二年(902年),随普洱属蒙舍镇。
元宪宗三年(1253年),属元江路。
明至清顺治年间,随他郎划归元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