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风平镇 | 隶属:芒市 |
区划代码:533103105 | 代码前6位:533103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N |
长途区号:0692 | 邮政编码:678400 |
辖区面积:约3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8.46万人 |
人口密度:2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兴侨社区 | ~001 | 村庄 | 因“兴侨”意为兴旺发达的华侨社区,故而得名。…[详细] |
风平村 | ~201 | 主城区 | “风平”为傣语,“风”为浪,“平”为散开,“风平”意为波浪散开、和睦相处的地方,故而得名。…[详细] |
那目村 | ~202 | 村庄 | “那目”为傣语,“那”为田,“目”为猪,“那目”意为猪田,因建寨前此地为放猪场,故而得名。…[详细] |
帕底村 | ~203 | 村庄 | “帕底”傣语,“帕”为姓氏,“底”为开始,“帕底”意为帕姓居民始建的村,因帕姓人家首先到此建村,故而得名。…[详细] |
芒别村 | ~204 | 村庄 | “芒别”傣语,“芒”为村,“别”为隐蔽,“芒别”意为隐蔽的村子,故而得名。…[详细] |
芒赛村 | ~205 | 村庄 | “芒赛”傣语,“芒”为村,“赛”为洗漂,含洁净、清爽、秀丽之意,因村旁有条小河,居民经常在河中洗衣物,且村子依山傍水,故而得名。…[详细] |
法帕村 | ~206 | 村庄 | “法帕”傣语,“法”为天,“帕”为劈,“法帕”意为天上的雷劈开的地方,故而得名。…[详细] |
腊掌村 | ~207 | 村庄 | “腊掌”为傣语,“腊”为桩,“掌”为大象,“腊掌”意为栓象桩村,故而得名。原村委会驻地腊掌,故名。…[详细] |
遮晏村 | ~208 | 村庄 | “遮晏”傣语,“遮为城,“晏“为燕子,“遮晏”意为燕子城,因村旁有一水塘,经常有燕子在正午时到水塘中戏水,故而得名。…[详细] |
芒里村 | ~209 | 村庄 | “芒里”傣语,“芒”为村,“里”为好,“芒里”意为好寨子,村座落在山青水秀的地方,故而得名。…[详细] |
上东村 | ~210 | 村庄 | 因1937年设立行政区时,将芒市坝东部山区分为上东、中东和下东,该地区属于芒市坝东部山脉且海拔高于中部地区,故而得名上东。…[详细] |
平河村 | ~211 | 村庄 | 因村建在一条平缓的河流边,故而得名。1945年设云崇乡;1955年改设为平河乡;1958年设为法帕大队;1959年2月恢复平河乡;1969年改设反修大…[详细] |
吉祥村 | ~212 | 村庄 | 吉祥代表好运之征兆,寓意着好运连连,故而得名。…[详细] |
和谐村 | ~213 | 村庄 | 和谐,寓意各个地方的群众聚在一起,为了未来大家搞好团结,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故而得名。…[详细] |
幸福村 | ~214 | 村庄 | 幸福,代表生活美满,寓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故而得名。…[详细] |
东平村 | ~215 | 村庄 | 因大多居民是由上东与平河搬迁来的,寓意聚在一起,团结一家亲,安祥平和,故而得名。…[详细] |
黎明村 | ~216 | 村庄 | 黎明,寓意为初升的太阳,日子越来越好蒸蒸日上,故而得名。…[详细] |
地名由来:
“风平”为傣语,“风”为浪,“平”为散开,“风平”意为波浪散开、和睦相处的地方。因镇政府驻地风平村民委员会,故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风平镇人口数量为8.46万人,位列芒市各乡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
基本介绍:
风平镇位于芒市坝中部,距离芒市8公里,国土面积394.4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890米,最低海拔835米,属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风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等民族融合而居的山坝结合乡镇,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民族文化灿烂,发展后劲十足。全镇共辖12个村(居)委会(其中2个山区村委会,1个居委会),100个自然村,192个村(居)民小组,15182户,72054人。全镇耕地面积119388亩,其中,水田89443亩、旱地27795亩,临时性耕地2150亩。2019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33元。近年来,风平镇按照“现代农业富镇、工业经
历史沿革:
1971年4月设风平公社。
1984年4月改设风平区。
1988年改设风平乡。
1998年撤乡设镇(乡级镇),沿用至今。
介桃村是云南省德宏州风平镇的一个傣族自然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各种农作物种植。一直以来,介桃村村民都在努力找寻一条能充分利用850亩旱地增收致富的道路。直至2000年发展了咖啡种植,拥有60户傣族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