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寨乡 | 隶属:金平县 |
区划代码:532530208 | 代码前6位:532530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云G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61500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都马村 | ~201 | 村庄 | 因村脚有块形似马肚子的田,建村后以田名为村名,得名大肚马,后演化为大都马。…[详细] |
渡口村 | ~202 | 村庄 | 在解放前交通不便时金平县和蒙自县的百姓在这里渡船来往,故名渡口村,因村民委员会驻地在渡口村。…[详细] |
大寨村 | ~203 | 乡中心区 | 因驻地大寨而得名,驻地村地处小河边,四周森林里小苦猪较多,故而得名苦猪底,后随人户增多,寨子扩大,得名苦猪底大寨,简称大寨。…[详细] |
新发寨村 | ~204 | 村庄 | 原是苗族农户从开化迁来此建村,得名苗寨。后苗族迁走,汉族迁来居住,仍称苗寨。为了民族团结友爱,1956年更名为新发寨。…[详细] |
白沙坡村 | ~205 | 村庄 | 因村子周围是白沙土壤,故名。1974年从大寨大队和长坡头大队划出部分自然村,在白沙坡街建立白沙坡大队,1983年更名为白沙坡乡,1987年12月更名为…[详细] |
箐脚村 | ~206 | 村庄 | 村建在森林(当地人称森林为老箐)下面,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大寨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大寨街而得名。
基本介绍:
位置•面积:大寨乡位于金平县北部,地处东经103°14′—103°26′,北伟22°48′—23°01′。东邻勐桥乡,南连金河镇,西接阿得博乡,北隔麻子河、红河与沙依坡乡和个旧市蔓耗镇相望。地域面积175.56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81.3人。乡政府驻大寨街,海拔1340米,距县城64千米。辖6个村委会,68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人口14911人,其中农业人口14268人,占9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世居有汉族、哈尼族、彝族、壮族、傣族和苗族,少数民族人口9680人,占64.9%,主要民族为哈尼族、彝族,人口分别为5909人和3262人,各占总人口
历史沿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属文山县王弄里竜古甲。
民国二年(1913年),文山县划外南区和外西区一部设置靖边行政区,大寨隶靖边行政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靖边行政区改为设屏边县,属屏边县西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新编保甲制,为屏边县第三区。
1951年4月,屏边县西区划入金平县,属第五区。
1956年,改称阿得博区。
1969年,从阿得博区划出大寨、大都马、新发寨、白沙坡、箐脚等大队成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