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普洱市 > 景谷县 > 勐班乡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勐班乡

[移动版]
地名:勐班乡隶属景谷县
区划代码:530824206代码前6位:530824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云J
长途区号:0879 邮政编码:666400
辖区面积:约476.7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49122.2万人
人口密度:103029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安平社区~001乡中心区
安平意为安全和平、幸福安康。2020年12月20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平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勐班乡管理至今。…[详细]
勐班村~201乡中心区
傣语地名,“勐”为地方,“班”为送给,意为陪送之地;“勐班”为“班塔腊他”意为园形的坝子。…[详细]
太平村~202村庄
以吉祥之意取名,故而得名太平村。1952年土地改革后改为小乡,属碧安区;1958年划入勐班区建立太平大队;1962年改为太平公社,1970年为太平大队…[详细]
安乐村~203村庄
以安居乐业之意得名安乐。解放初期,碧安、勐班、半坡为一个大乡,分为22个村,安乐境内有三个村;1952年土地改革后改为小乡,属碧安区;1955年划入勐…[详细]
八落村~204村庄
相传该地曾有八个地方陷落,故而得名八落。现驻地三岔河,故名。…[详细]
迁岗村~205村庄
傣语地名,”迁“为土官,”岗“为中间,意为土官寨。…[详细]
芒海村~206村庄
傣语地名:“芒”为村,海为旱地,意为旱地村。…[详细]
金力村~207村庄
傣语地名,金力意为炼过铁的地方。解放初期,碧安、勐班、半坡为一个大乡,分为22个村,1952年土地改革后改为小乡,属碧安区;1955年划入勐班区建立金…[详细]
岩脚村~208村庄
居于岩石下部,故名为岩脚。现驻地大芒栅,故名。…[详细]
芒旺村~209乡中心区
芒旺村民委员会曾属于安乐村辖区,2013年7月勐班乡启动糯扎渡水库移民安置点项目工程以来,被规划为勐班乡移民安乐村安置点,成村民委员会,根据驻地所处位…[详细]

地名由来:

“勐班”系傣语名,据清道光十六年(1860年)《威远厅志》记载:九江土司嫁女与威远土司,以地陪嫁,因名“勐班”。“勐”为地方,“班”为送给,意为陪送之地。又据傣族经文记载,古称“勐班”为“班塔腊地”,意为圆形的坝子。当地傣族群众认同后一个含义。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勐班乡被云南省爱卫办命名为2022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勐班乡位于景谷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13公里,总面积476.78平方公里,是景谷县四大坝子和粮食主产区之一。辖8个村民委员会,160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全乡共有4944户、22886人。其中:农业人口4912户,21996人,非农业人口89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有汉、傣、彝、回、布朗、拉祜等10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214人,占总人口的49%。海拔最高1700米,最低680米,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343厘米。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09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467万元;乡级财政实现收入126.69万元;财政支出61

+查看详细勐班乡概况>>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设乡、保。

1949年前,属碧岭乡(今碧安乡)。

1950年,属碧安区勐班乡。

1954年,由碧安划出新建勐班区(包括今半坡的班卡、班独、蒋家村、纤毛、芒傣、芒温等)。

1958年10月,改勐班公社。

1984年3月,改勐班区。

1988年1月,勐班区改勐班乡。


以下地名与勐班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