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坪镇 | 隶属:鹤庆县 |
区划代码:532932104 | 代码前6位:53293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L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500 |
辖区面积:约5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8万人 |
人口密度:7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新泉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村委会以新庄和温泉两地各取一字为‘新泉’而得名。…[详细] |
潘营村 | ~202 | 村庄 | 相传明洪武年间,鹤庆守御千户,在此驻兵防守,因指挥官姓潘,得名潘营村。…[详细] |
姜寅村 | ~203 | 村庄 | 明朝洪武年间,鹤庆守御千户在本村老街设姜百户屯,后来人们习惯称姜营,后演变为姜寅。村委会因其得名。…[详细] |
河西村 | ~204 | 村庄 | 村民居住于落漏河之西,故名。2000年12月得名。解放初,河西村分为东片和西片,东片隶属鹤庆县东区北衙分区,西片隶属邓川县。东片于1950年划归第五区…[详细] |
新坪村 | ~205 | 村庄 | 属山间小盆地,地势平坦,村委会因‘新坪’得名。…[详细] |
围子田村 | ~206 | 村庄 | 2000年12月得名。解放初属鹤庆县第五行政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黄坪公社围子田管理区,属邓川县(后为洱源县)第三行政区管辖,1959年4月…[详细] |
子牙关村 | ~207 | 村庄 | 传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地方政权任命土司官张子牙在此地筑关驻守,得名‘子牙关’。村委会因其意得名。…[详细] |
黄坪村 | ~208 | 村庄 | 2000年12月得名。解放初属鹤庆县第五行政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坪公社黄坪管理区,属邓川县(后为洱源县)第三行政区管辖,1959年4月,…[详细] |
财丰村 | ~209 | 村庄 | 2000年12月得名。解放初属鹤庆县第五行政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黄坪公社财丰乡,属邓川县第二行政区管辖,1959年4月,黄坪公社从邓川县划…[详细] |
石洞村 | ~210 | 村庄 | 境內有石洞,石洞原名石硐。村委会因其得名。…[详细] |
云华村 | ~211 | 村庄 | 全村围绕云华山居住,村委会以山取名而得名。…[详细] |
均华村 | ~212 | 村庄 | 全村坐落于云华山下,建国初期建乡时取全乡均繁华之意,故名。…[详细] |
水坪村 | ~213 | 村庄 | 本村有二水三坪之称,即水井、大水箐、朱木坪、老虎坪、白草坪,故用为水坪而得名。…[详细] |
龙泉村 | ~214 | 村庄 | 龙泉是取于下辖的龙华、温泉两个自然村首字和尾字,含人们生活繁荣昌盛之意,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黄坪镇因镇人民政府原驻地设在黄坪村得名。
基本介绍:
黄坪镇位于鹤庆县东南端,是鹤庆县的南大门,东接永胜县涛源乡,南与宾川县鸡足山镇毗邻,西与大理市双廊相连,北连鹤庆县西邑、龙开口两镇交界。落漏河横贯其中,四面环山,与享誉盛名的东南亚佛教圣地“鸡足山”风景旅游区相临。全镇下辖潘营、姜寅、河西、新泉、新坪、围子田、子牙关、黄坪、财丰、石洞、均华、云华、水坪、龙泉14个村委会,120个自然村155个村民小组;其中11个村委会沿落漏河分布在峡谷平地,3个村委会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居住着汉、白、彝、傈僳、壮、苗、傣、回、藏、纳西等民族。国土面积536.5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44718亩。2017年末全镇有11569户37803人;现有基层党(总)支部18个
历史沿革:
史上黄坪分为南北两片,北片为潘营、姜寅、水坪,河西靠北的一部分自然村归属鹤庆,俗称姜寅坝,后演化为姜营;其余9行政村为南片,归原邓川县管辖,其中有一个较大的村子叫黄家坪村,后来逐渐发展成老黄坪街,成为南片行政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片的4村合设为姜寅乡,属鹤庆县第五区管辖。
南片的9村属邓川县第三区。
1958年,北片划归鹤庆县北衙公社,南片改为黄坪公社,仍属邓川县第二区。
1959年4月,黄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