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莲城镇 | 隶属:广南县 |
区划代码:532627101 | 代码前6位:532627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H |
长途区号:0876 | 邮政编码:663300 |
辖区面积:约691.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8.8万人 |
人口密度:12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北宁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解放前属启明镇辖地。1952年改为北极乡。1958年属城关管理区。1962年改为北极公社。1971年称莲峰公社北极大队。1984年改为莲城镇北极办事处…[详细] |
莲湖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莲湖社区因文物古迹莲湖公园,故名莲湖。2002年8月,莲湖社区居民委员会由南外办事处、东北门办事处、菜园办事处部分小组、南门办事处部分居民、北街办事处…[详细] |
南秀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2002年2月,南秀社区居民委员会由西门办事处,北极办事处合并而成,沿用至今。…[详细] |
永安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含义:永久平安富裕的意思,故名称之为永安社区居委会。…[详细] |
龙井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地名因辖区内的水井,曾出现地下水涌冒现象,群众认为井内有龙,故而取名龙井。…[详细] |
北坛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北坛社区位于广南县城北半县城,位于高地,有历史遗迹龙王庙一座,地形类似天坛,故称:“北坛”,故名。…[详细] |
菜园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该地区位于广南县城区东部,土地较多,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农作物。因该地区大多数农户多以种菜为生,故名菜园社区。…[详细] |
圆梦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因易地搬迁圆了搬迁群众的四个梦,故名。2019年7月4日成立圆梦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那们社区 | ~009 | 镇乡结合区 | 壮语,那为田,们为圆。因该居民委员会驻地那们村,故名。…[详细] |
莲花社区 | ~010 | 镇乡结合区 | 村里种植莲花,故名莲花村。因驻莲花村。1949年前属莲花乡辖。1950年称乡。1958年公社化设管理区。1962年改为小公社。1970年称大队。198…[详细] |
小广南社区 | ~011 | 村庄 | 据查,因村子较大,仅次于广南县城,故而得名小广南。因居民委员会位于小广南村。…[详细] |
端讽社区 | ~014 | 村庄 | 壮语:端——地段;讽——对门,因村以土锅寨相对,驻地在端讽村,故名。…[详细] |
董那孟社区 | ~204 | 村庄 | 壮语:董——坝子,孟——壮族对彝(倮)族的称呼,意为彝(倮)族居住过的坝子。因居民委员会位于董那孟村,故名。…[详细] |
平山社区 | ~205 | 村庄 | 石山较多,住地山头有平地,因居民委员会位于平山村,故名。…[详细] |
岜夺村 | ~206 | 村庄 | 岜夺系壮语:岜——石岩;夺——单独。以村旁有单独的石岩而得名。…[详细] |
坝汪村 | ~207 | 村庄 | 在莲峰区管辖内,1952年设坝汪乡。1958年设管理区。1962年设小公社。1970年改为大队。1984年恢复为坝汪乡。2000年后改为坝汪村委会至今…[详细] |
细掌村 | ~208 | 村庄 | 壮语:细——指羊脚杆细,掌——是快的意思,故名。…[详细] |
坡孟村 | ~210 | 村庄 | 坡孟系壮语:坡——坡;孟——彝族(倮族)。以村旁山坡有彝族居住过取名。…[详细] |
赛京村 | ~211 | 村庄 | 赛京系壮语:赛——官;京——真。传说过去此地有一官刚正不阿,为人正直,百姓称之为“真官”,故命为赛京,故名。…[详细] |
端鸠村 | ~212 | 村庄 | 端鸠系壮语:端——地段,鸠——弯曲,因本村住地弯曲驻端鸠,故名端鸠村。…[详细] |
老龙村 | ~213 | 村庄 | 因驻老龙村村旁山峰似龙,故名老龙村。1950年属那伦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归那伦管理区。1961年设大队至1983年。1984年设乡。2000年7月…[详细] |
那朵村 | ~214 | 村庄 | 那朵系壮语:“那”意为“田”,“朵”意为“僻静”,本村处在偏静处,故名那朵村。…[详细] |
地名由来:
莲城,因“四周山势开敞,具有川原之象,然岗坡绵延,平壤无多,近治诸山布列,形类莲花,故曰莲城”(道光《广南府志·城池》)。
基本介绍:
莲城镇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距州府文山167公里,距省会昆明458公里。原那伦乡并入莲城镇,东邻杨柳井,西与旧莫、者兔乡交界,南连董堡乡,北与坝美镇和广西西林县弄汪乡接壤,土地面积691.45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44.1米,森林覆盖率50.3%以上。全镇辖7个社区14个村委会,居住着壮、汉、苗、瑶、彝、回、蒙古七种民族。2005年末,共24683户87355人,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30617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500万元,人均有粮3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2元;全镇村小组通路率达84%,实现人畜饮水困难人口消号,通电率88%。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
历史沿革: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为广南西路宣抚司治所。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设府署,十九年(1386年)开始建城池,府城建在平关坡上,设西南二门。
明朝、清朝时期,莲城镇境域为广南府、宝宁县。
民国时期,废府改广南县后的治所,维新乡合建为城区人民政府。
1940年,称启明镇。
1949年,改称莲花区。
1951年,城区人民政府改为第一区公所。
1956年,称莲峰区。
1958年11月,撤销区乡建制,建立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