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大理州 > 洱源县 > 三营镇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三营镇

[移动版]
地名:三营镇隶属洱源县
区划代码:532930104代码前6位:532930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云L
长途区号:0872 邮政编码:671200
辖区面积:约274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三营村~201镇中心区
解放初属洱源县第二区和平镇,1956年属洱源县莲峰乡,1958年10月至1961年9月属洱源县三营公社,后与牛街合并划归剑川县为剑川县牛街公社和平管理…[详细]
士登村~202村庄
士登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永胜村~203村庄
该地名有两种解释:一种为:清朝初期,由于所属居民多数为军人后裔,好战,希望永远胜利,故名永胜。第二种为:一九五三年以民族团结,永远胜利之意取名永胜,故…[详细]
共和村~204村庄
因位于三营镇西南4千米处,以民族团结、共同前进、和睦相处之意取名,故而得名。…[详细]
新联村~205村庄
据查,1963年马街村、赵家营原属永兴小乡;大官、牢子营原属永乐小乡;河邑原属共和;小河村、白石村、河西原属永联小乡,后合并联合组建村,得名新联村。村…[详细]
永乐村~206村庄
1958年大跃进,狠抓农业生产,粮丰林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永远安居乐业之意取名为永乐村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南大坪村~207村庄
解放初属鹤庆县第六区,1956年属鹤庆县牛街区南大坪乡,1958年10月至1961年9月属洱源县三营公社,后与牛街合并划归剑川县为剑川县牛街公社南大坪…[详细]
石岩村~208村庄
因为该地区岩石较多,房屋也只能建设在大岩石之间,取名石岩。…[详细]
白草村~209村庄
原名“白草萝”,有两种解释,一种为,传说:药王菩萨路经于此,遗下一棵药王,生根发芽,取名百草王村。民国初年,以百草生长旺盛和当地萝卜肥大味甜之意,更名…[详细]
新龙村~210村庄
1993年牛街乡海西海水库扩建,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从牛街乡龙门坝子搬迁移民到三营镇建立新龙村。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地名由来:

元世祖入大理,以此为吐蕃襟喉,留军三百户镇之,故名三营。

基本介绍:

一、基本概况三营历史悠久,是六诏时期的施浪诏故地,元世祖忽必烈入大理时以此为吐蕃襟喉,留军三百户镇守,“三营”因之得名。1958年至1961年,设剑川大县时曾为县政府驻地,后归洱源县,先后设人民公社、区、乡,2000年8月撤乡建镇。三营镇位于洱源县城东北部,东连鹤庆县,南接玉湖镇,西壤茈碧乡,北邻牛街乡,214国道由南向北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全镇国土面积274平方公里,地势呈北高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镇人民政府驻地三营街,距县城17公里,海拔2110米,年均气温14.2℃,年均降雨量800毫米。全镇辖士登、三营、永胜、共和、新联、永联、永乐、南大坪、石岩、白草、新龙11个村委会93个

+查看详细三营镇概况>>

文化旅游:

梅城石塔

梅城石塔位于洱源县三营镇梅城村,年代为唐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佛光寨遗址

佛光寨遗址以奇为观,奇山奇石奇洞奇景。位于三营朱家营东山峡谷中。上至遗址之路,雨季为河(即三岔河),干季为略,最险为“一女关”一段,人只能从石缝中钻过。《徐霞客游记》中说:“佛光寨者、浪穹东

火焰山塔基

火焰山塔基位于三营镇火焰山山顶,距县城十七公里。根据塔砖双塔模来看:原塔有三级塔基,塔为七级文笔头密檐式砖塔,因建造在火焰山山顶,故名火焰塔。塔于文革期间被炸毁,现仅存塔基遗址。一九七四年,

历史沿革:

1958年,设剑川大县时曾为县政府驻地,后归洱源县,先后设公社、区、乡。

2000年8月,撤乡建三营镇。


还有1个地名与三营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三营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