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大理州 > 洱源县 > 乔后镇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乔后镇

[移动版]
地名:乔后镇隶属洱源县
区划代码:532930106代码前6位:532930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云L
长途区号:0872 邮政编码:671200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老街村~200村庄
老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乔后村~201镇中心区
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原白语叫“哦恩”,即山后。因“哦”与“古”音相近,“古”又指桥,剑川一带叫“桥后”。后人根据《诗经.伐木》篇中“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详细]
大集村~202村庄
因历史上云龙、洱源至乔后的马帮大部分集中投宿于此,农户也逐渐增多起来,形成大集村;又因村委会驻地大集村,故而得名。…[详细]
源安邑村~203村庄
本村在历史上是黑潓江边的一个渡口,原名“老捣英”,白语,老:波浪,捣:渡,英:村子,意为靠浪头摆渡为生的村子。后译为浪渡邑。清末更名为源安邑,指安居乐…[详细]
柴坝村~204村庄
因过去乔后井煮盐,要在黑潓江沿岸林区砍柴,利用水利运输,顺江到这里后筑起两道堵柴坝,故而得名。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大树村~205村庄
所辖各村都顺着黑惠江东岸的山坡由下而上居住,过去这里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村委会驻地大树村,故而得名。…[详细]
温坡村~206村庄
光绪年间建村,因所辖各自然村都在黑惠江源头和沙溪河东岸的山坡上,气候温和,得名温坡村。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丰乐村~207村庄
据查,1351年由南京应天府迁来建村,地处高山峡谷,为丰收乐园之意,故而得名。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文开村~208村庄
据查,清朝时期以“文化、文明、开放”之意,取名文开村。…[详细]
永新村~209村庄
以永远新生之意取名,故而得名。解放初属剑川县第弥勒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剑川县胜利人民公社(乔后)弥勒管理区,1961年10月剑川县撤大县为剑…[详细]
黄花坪村~210村庄
因每到夏季,该地四周山上黄花盛开,得名黄花坪。…[详细]
新坪村~211村庄
新坪解放前初期乃至更早时间,属云龙县新罗乡,1958年后划归回来,搬回住罗坪组,故而得名。…[详细]

地名由来:

乔后镇因镇人民政府驻乔后村得名。

基本介绍:

位置面积 乔后镇位于洱源县西北部,地处东经99°46′10″,北纬26°6′,东连茈碧乡,南接炼铁乡,西毗云龙县长辛乡,北壤剑川县弥沙乡、沙溪镇。国土总面积509.4平方公里(764061.8亩),其中山区487.4平方公里,坝区22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乔后村委会,平均海拔高度为1870米,距洱源县城71公里。历史沿革 乔后原属丽江木知府剑川县所辖,至民国时期仍属剑川县,1949年4月成立乔后区委,是月划归剑川县建制,但纳入西山特区活动范围,12月云南解放,乔后正式划归剑川县建制。1949年8月建立乔后区人民政务委员会,9月改称人民政府,1950年8月改称为第五区,1958年11月改乔

+查看详细乔后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乔后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历史沿革:

乔后镇原属丽江木知府剑川县所辖民国时期仍属剑川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成立乔后区;同年5月,划归剑川县建制,但纳入西山特区活动范围;同年12月,云南解放,乔后区正式划归剑川县建制。

1950年8月,改称第五区。

1958年11月,改为胜利公社。

1961年10月,剑川县撤大县为剑川县、洱源县(含原邓川县),同时将原属剑川的胜利公社划归洱源县。

1962年,改称乔后公社;同年10月,改乔后区。

1

+查看详细乔后镇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