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西藏 > 日喀则市 > 桑珠孜区 > 曲美乡

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曲美乡

[移动版]
地名:曲美乡隶属桑珠孜区
区划代码:540202201代码前6位:540202
行政区域地理分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藏D
长途区号:0892 邮政编码:857000
辖区面积:约35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000人
人口密度:约1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多仁村~201村庄
“多仁”藏文意为“石碑”。因从前该地曲美拉康寺庙的七万僧伽,从东门出发后去到今纳塘附近立石碑的地方而得名为“多仁”。…[详细]
拉贵村~202村庄
“拉贵”藏文意为“位于羊圈角落处的村庄”。因本村位于一个叫杂热的羊圈角落处而得名。1988年5月设立。…[详细]
桑珠普村~203村庄
桑珠普,藏文意为山沟里的福地。之前因本村位于山沟腹地而得名,本村于2000年整村搬迁至318国道沿线。1988年5月设立。…[详细]
夏瑞村~204村庄
夏瑞,藏文意为逃跑之鹿。相传,从前该地有一个叫贡布多吉的猎人在打猎时,将箭射到一只母鹿的乳部,受伤的母鹿在奔跑时从乳房不断漏出鹿奶,在沿途撒了一地,因…[详细]
那塘村~205村庄
”那塘”(又写为“纳塘”),藏文含义为“像鼻平地”。传说,公元1042年,佛教大师觉沃杰▪巴丹啊底峡传法游历之此地时,预言在这地貌形状如象…[详细]
宗村村~206村庄
因本村原先为曲美宗政府所在之地,因此命名为“宗”。1988年5月设立。…[详细]
德村村~207村庄
“德”意为“安逸”,故名。1988年5月设立。…[详细]
曲美村~208乡中心区
“曲美”意为“泉水”,故名。1960年名为曲美乡,1988年5月更为曲美村。…[详细]
达措村~209村庄
“达措”藏文意为“看到既可感受到”的意思,故名。1988年5月设立。…[详细]
切白村~210村庄
相传因本村从前为曲美卓玛拉康寺庙聚集七万僧伽举行法会时,烧火用料荆棘与怪柳等物存放的地方,因而得名为”切白。1960称为切白乡。1988年改为切白村。…[详细]
仁青林村~211村庄
“仁青林”意为“珍宝之地”,故名。1988年5月设立。…[详细]
热旦林村~212村庄
“热旦林”意为“坚固”,故名。1988年5月设立。…[详细]
帕伦村~213村庄
“帕伦”藏文意为“盐碱泡地”。因本村为盐碱泡湿地而得名。1988年5月设立。…[详细]
加日村~214村庄
因本村位于由美卓玛拉康寺庙的外围而得名。1988年5月设立。…[详细]
拉琼村~215村庄
”拉琼”意为“小神仙”,故名。1988年5月设立。…[详细]
边荣村~216村庄
1988年5月设立。…[详细]
卡堆村~217村庄
“卡堆”藏文意为“称颂智者“,相传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巴曾驾临于此地,观看智者们的辩说比赛,并赞扬了他们的论辩才能,从此得名为”卡堆。1988年5月设立。…[详细]
曲冲村~218村庄
因此地为洪水冲走后形成的沟谷地带而得名为”曲冲。1951年前称为曲冲谿嘎。1988年设立曲冲村。…[详细]

地名由来:

曲美意为泉水,因此地有很多泉眼而得名。

基本介绍:

日喀则市辖乡。1960年1月成立曲美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由原属曲美区的3个乡合并建曲美乡。乡政府驻曲美村,位于市区西南,距市区17公里。面积356平方公里,人口0.6万。318国道过境。辖曲美、孜仲、秋仲、宗鲁古日、德俄、拉蔡、多日、仁青林、纳唐、热旦林、拉穷、加日、达措、卡堆、巴伦、边仲、切白17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青稞、小麦、油菜为主。古迹有俄尔寺、那当寺,属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60年建曲美乡,1971年改称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撤区并乡中将原曲美乡、拉穷乡、切折乡3乡合并,设立曲美乡,属日喀则市管辖。

2014年改属桑珠孜区。


以下地名与曲美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