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奇台镇 | 隶属:奇台县 |
区划代码:652325100 | 代码前6位:652325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新B |
长途区号:0994 | 邮政编码:831100 |
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17万人 |
人口密度:43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社区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犁铧尖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唐代有一古城,只留有土墩数米,俗称唐朝墩,后因形像犁铧尖而得名。…[详细] |
东关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老城区处于县城东关由此得名。解放前,属东镇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属一区三街,1957年成立居民委员会,2002年三会析置出,成立东关社区居委会。…[详细] |
老满城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因清代老满城遗址而得名。解放前为南镇,解放初属一区六街,1957年成立居委会,属第四、五居委会,2002年更名为老满城社区。…[详细] |
马王庙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因此地曾建有古庙马王庙,由此得名。解放前属东镇所辖,解放初属一区十、十二街,1957年成立居民委员会,按序数得九、十居委会,2002年更名为马王庙社区…[详细] |
水磨河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早年间,水磨河有许多水磨,称之水磨河由此得名。…[详细] |
城皇庙社区 | ~009 | 镇中心区 | 境内有一古庙城隍庙得名。解放前为东镇所辖,解放后为一区三街。1957年成立第三居委员会,2002年10月命名为城隍庙社区居委会。…[详细] |
金山社区 | ~011 | 镇中心区 | 奇台有一条通往阿勒泰古道,史称金山古道,取“金山古道”的金山二字由此得名。…[详细] |
三清宫社区 | ~012 | 镇中心区 | 境内有一古庙三清道官由此得名。解放前为东镇所辖,解放初属一区二街,1967年成立居委会,属三会,2002年10月撤三会,以奇台镇沿水磨河一带居民住的部…[详细] |
天山社区 | ~013 | 镇中心区 | 寓意山穿于云之上,似在天上得名。成立于2013年,办公地点为泰和丽苑小区。…[详细] |
崇文社区 | ~014 | 镇中心区 | 有崇尚文化寓意,由此得名。2013年成立崇文社区,2015年社区由天山北路搬到现在地址。…[详细] |
景苑社区 | ~015 | 镇中心区 | 寓意为风景优美的花园式社区,故名。始名于2013年5月29日。…[详细] |
果果滩社区 | ~016 | 镇中心区 | 在解放初期,这里一片荒地,四处长满枸杞树(当时俗称红果果),因有枸杞很多,且处于戈壁滩,得名果果滩。…[详细] |
团结社区 | ~017 | 镇中心区 | 因依团结南路名称命名。有社区居民团结和谐之寓意。…[详细] |
康居社区 | ~018 | 镇中心区 | 因寓健康安定之意由此得名。2015年新建成的社区居委会,2015年7月成立新社区命名康居社区居委会。…[详细] |
北斗宫社区 | ~019 | 镇中心区 | 因此地有一古寺庙称之北斗宫,由此得名。始建于1980年10月,2002年10月成立北斗宫社区,2010年6月,合并老满城社区,2015年7月从老满城社…[详细] |
幸福社区 | ~020 | 镇中心区 | 幸福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丽苑社区 | ~021 | 镇中心区 | 丽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地名由来:
清乾隆年间乌鲁木齐北路设置军台站,奇台为第七台站,“七”演变为谐音“奇”,故名。第七军台站之意。
基本介绍:
奇台镇位于奇台县城中心,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管辖10个社区居委会和一个南湖牧业村,全镇总户数17988户,总人口51657人,由26个民族组成。228国道、303省道纵横全境,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南湖牧业村。镇政府地处东大街113号,是集城镇经济、人口、城市低保、社会公益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务为一体的办事机构。全镇共有在职机关干部46人,社区干部74人、村干部4人。辖区企事业单位125个,市政、环卫、消防、邮政、电信、工商、税务、银行等公共服务部门齐全。联系电话:7211400
镇党委、政府依托发挥一个功能(社区服务功能);围绕“两大”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
历史沿革: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始建城,在“唐朝墩”南建古城(汉城),次年移绿营兵屯驻。
清政府在乾隆四十年(1775)又在古城西清面筑孚远城(满城),移满营兵驻扎其中,奇台成为新疆东北部一座军事重镇。
清同治年间(1864-1871),县境战事不断,两城俱遭焚毁。
1871年,乌鲁木齐都统景廉率军西来,在孚远故城东北修筑2堡。
1883年,将县治由靖宁城(今老奇台镇)移古城。
1885年,又续修孚远城,呈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