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运街镇 | 隶属:阜康市 |
区划代码:652302102 | 代码前6位:652302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新B |
长途区号:0994 | 邮政编码:831100 |
辖区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1万人 |
人口密度:1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九龙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九运街当地老百姓口语称“九龙街”移用社区名称,故名。…[详细] |
五工梁中心村 | ~200 | 村庄 | 因地处五工口冲积土梁而得名。解放前系新运乡五保,解放后为二区三乡,1956年为星光社,1958年为星光大队,1963年成立五工梁大队,1983年命名为…[详细] |
牧业村 | ~204 | 村庄 | 以牧为主,因此得名。1965年建队,1966年曾与公社良种场合并成立团结大队,1968年分开仍为公社牧业队。…[详细] |
五运中心村 | ~206 | 村庄 | 清光绪二年,左宗棠督师进疆平叛,清兵驻此屯垦,各营开渠划界,此地属五营辖地,因营、运两地字音近,久而久之称为五运,故名。…[详细] |
八运村 | ~208 | 村庄 | 清光绪二年,左宗棠督师进疆平叛,清兵驻此屯垦,各营开渠划界,此地属八营辖地,因营、运两地字音近,久而久之称为八运村,故名。…[详细] |
八运泉村 | ~210 | 村庄 | 处于八运境内,因村里有一泉水眼,因此得名八运泉村。…[详细] |
丁家湾中心村 | ~212 | 村庄 | 丁家湾中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七运村 | ~214 | 村庄 | 清光绪期间,左宗棠督师进疆平叛,清兵驻此屯垦,各营开渠划界,此地属七营辖地,因营、运两地字音近,故名。…[详细] |
十运村 | ~215 | 村庄 | 清光绪二年,左宗棠督师进疆平叛,清兵驻此屯垦,各营开渠划界,此地属十营辖地,因营、运两地字音近,久而久之称为十运,故名。…[详细] |
七运湖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为下湖地,处于七运境内,因此得名七运湖村,意为开垦的湖地。…[详细] |
雨坡村 | ~218 | 村庄 | 地势高,坡度陡,下了雨,雨水蓄不住,因此而得名雨坡村。…[详细] |
古城中心村 | ~222 | 村庄 | 因村子西面有一个唐朝的古墓城遗迹,因而得名。…[详细] |
六运中心村 | ~224 | 村庄 | 六运中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土梁中心村 | ~229 | 村庄 | 因境内一条南北走向,约4千米长的黄土碱梁而得名。…[详细] |
新湖中心村 | ~232 | 村庄 | 因此处居民都是外地新迁入居民,原称新户,后演变为“新湖”,故名。…[详细] |
九运村 | ~233 | 村庄 | 清光绪二年,左宗棠督师进疆平叛,清兵驻此屯垦,各营开渠划界,此地属九营辖地,因营、运两地字音近,久而久之称为九运村,故名。…[详细] |
黄土梁南中心村 | ~236 | 村庄 | 黄土梁南中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清乾隆年间营塘,此地为第九运辖地,是军事驻兵地点,后随人口增多,形成街市,故得名九运街。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九运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九运街镇位于阜康以东7公里距美丽的天池风景区42公里。全镇占地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万亩;辖34个村,16个党支部,有汉、回、维等13的民族,总人口2.1万人。216国道、S303省道、乌甘铁路、阜彩公路、横穿全镇,交通便利。
九运街镇以“加强新村规范、建设精品新村”的理念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融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九运街镇多年来依托华西种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现今全镇高效订单作物已占总播面积的95%;畜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亮点,畜牧业增长点年年大幅度攀升,已占到大农
历史沿革:
解放前称新运乡。
解放后称二区。
1958年春撤区改乡时称九运乡。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称天池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九运街公社。
1984年9月更名为九运街乡。
1993年更名为九运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