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多浪乡 | 隶属:阿瓦提县 |
区划代码:652928203 | 代码前6位:652928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新N |
长途区号:0997 | 邮政编码:843200 |
辖区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400人 |
人口密度:4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黄宫村 | ~205 | 村庄 | 这里原是一片荒原,后有阿克苏黄宫的移民和柯坪游牧民到此开荒定居,故名。“黄宫”系汉语,意为“领主的地”。1930年设行政村。1945~1950年与喀拉…[详细] |
喀垃塔勒村 | ~206 | 村庄 | 喀垃塔勒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玉斯屯克亚贝希村 | ~207 | 村庄 | 因当地人祖上从乌什县亚贝希迁来,故得名。“亚贝希”,意为“河岸”。1930年设村。1945年--1950年与克孜勒墩村为一保。1958年建牙瓦什大队。…[详细] |
托万克亚贝希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当地人祖上从乌什县亚贝希迁来,故得名。“亚贝希”,意为“河岸”。1967年由原亚贝希大队分为2个大队时,此队称第二亚贝希大队,后编为公社十九大队。19…[详细] |
木孜鲁克村 | ~209 | 村庄 | 因村西原有一片地势低洼的土地,过去常被叶尔羌河洪水淹没,每到冬季积水成冰,故名“木孜鲁克”。“木孜鲁克”,意为“冰地”。1961年为安置内地移民,此地…[详细] |
木孜鲁克牧业村 | ~210 | 村庄 | 木孜鲁克牧业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克孜勒墩村 | ~211 | 村庄 | 因附近原有个红土包而得名。“克孜勒墩”,意为“红土包”。1964年为亚贝希大队。1980年定名克孜勒墩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建立村委会,下辖2个…[详细] |
玉斯屯克阿依赛克村 | ~212 | 村庄 | 相传昔日有一位叫阿依赛汗的维吾尔族妇女在此放牧,故名“阿依赛克”。“阿依赛克”,维吾尔族妇女的名字。1971年公社又从各队抽调部分农户迁到此地建立小队…[详细] |
托万克阿依赛克村 | ~213 | 村庄 | 相传昔日有一位叫阿依赛汗的维吾尔族妇女在此放牧,故名“阿依赛克”。“阿依赛克”,是维吾尔族妇女的名字。1971年公社又从各队抽掉部分农户签到此地建立小…[详细] |
喀尔达西村 | ~214 | 村庄 | 因当地有一个湖而得名。“喀尔达西”,意为“黑色的湖”。2003年建立村民委员会,下辖有一个村民小组。2021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本村已属于多浪乡。…[详细] |
博斯坦村 | ~215 | 村庄 | 博斯坦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英买力村 | ~216 | 村庄 | 英买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耶克先拜巴扎村 | ~217 | 村庄 | 耶克先拜巴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玉斯屯克克迪木阿依玛克村 | ~218 | 村庄 | 玉斯屯克克迪木阿依玛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宫巴扎村 | ~219 | 村庄 | 黄宫巴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据说,早年有大批移民来此定居开荒造田,逐步形成村落,因居民以多浪人为主,故得名。多浪,部落名。
基本介绍:
多浪乡位于阿瓦提县城以北2公里处,辖4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总占地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总户数1470户,总人口7447人,有维、汉两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95%,全乡共有5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4个,有党员19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145名,有6个团支部,512名团员,2001年全乡人均纯收入2503元;先后被中央及自治区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荣誉称号,自治区级“文明示范乡”;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绿化造林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合格乡”;以及县“民族团结模范单位”、“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历史沿革:
1955年属阿音柯区。
1959年划归阿瓦提镇公社。
1964年又划回阿音柯公社。
1978年将玉斯屯克多浪大队建为县良种繁育场。
1984年撤销县良种繁育场,建多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