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拜什艾日克镇 | 隶属:阿瓦提县 |
区划代码:652928102 | 代码前6位:652928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新N |
长途区号:0997 | 邮政编码:843200 |
辖区面积:约4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39万人 |
人口密度:7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昆其宋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昆其宋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玉斯屯克拜什艾日克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玉斯屯克拜什艾日克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依提帕克社区 | ~003 | 村庄 | 依提帕克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恰特喀勒克社区 | ~004 | 村庄 | 恰特喀勒克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托万克塔勒克社区 | ~005 | 村庄 | 托万克塔勒克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托万克墩克什拉克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托万克墩克什拉克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托万克拜什艾日克社区 | ~007 | 村庄 | 托万克拜什艾日克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喀什贝希社区 | ~008 | 村庄 | 喀什贝希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烽台社区 | ~009 | 村庄 | 烽台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玉斯屯克库木艾日克村 | ~200 | 村庄 | 从前、伊斯兰教学者艾孜提依善组织农民挖渠引水,因渠道经过沙滩而得名。“库木艾日克”,意为“沙滩上的渠道”。…[详细] |
索克满村 | ~201 | 村庄 | 因早年前因从浑巴什渠挖了一道分渠到此,因此得名。“索克满”,意为“分离,分家”。…[详细] |
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 | ~202 | 村庄 | 从前、伊斯兰教学者艾孜提依善组织农民挖渠引水,因渠道经过沙滩而得名。“库木艾日克”,以为“沙滩上的渠道”,“托万克”意为“下”。…[详细] |
库木霍依拉村 | ~203 | 村庄 | 因此地沙丘较多,当地人都在沙地附近修建住房,故得名。“库木奥依拉”,意为“沙丘旁的庭院”。…[详细] |
玉斯屯克墩克希拉克村 | ~204 | 村庄 | 此地原是高低不平的地方,附近村民常在东季到此放牧,故得名。“墩克什拉克”,意为“高地上的冻草场”,“玉斯屯克”,意为“上”。…[详细] |
玉斯屯克塔勒克村 | ~206 | 村庄 | 因种植葡萄的家较多,自然形成此地名。“玉斯屯克”,意为“上”,“塔勒克”,意为“葡萄藤”。…[详细] |
苏格其村 | ~207 | 村庄 | 过去当地人以做木桶而出名,故得名。“苏格其”,意为“箍木桶匠”。…[详细] |
光明村 | ~214 | 村庄 | 光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祥和村 | ~215 | 村庄 | 祥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依尔玛村 | ~216 | 村庄 | 因早年前,此地居民由阿克苏一杆旗公社依尔玛移民到此,延用原村名。“依尔玛”,含义“分离”之意。…[详细] |
苏格其喀拉塔勒村 | ~217 | 村庄 | 因当地人原又阿克苏的苏格其喀拉塔勒迁来,故得名。“苏格其喀拉塔勒”,意为“黑柳条河桶匠”。…[详细] |
托万克墩博依村 | ~218 | 村庄 | 墩博依村1958年被分成两个大队,托万克墩博依村地理位置在村下方故得名。“墩博依”,意为“高坡底边”。…[详细] |
喀勒台宋村 | ~219 | 村庄 | 喀勒台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博斯坦村 | ~220 | 村庄 |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改变了本村面貌,昔日荒地已垦为良田,故名。“博斯坦”,意为“绿洲”。…[详细] |
仓村村 | ~221 | 村庄 | 仓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其浪巴格村 | ~222 | 村庄 | 其浪巴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代热亚博依村 | ~223 | 村庄 | 代热亚博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阿布迪尔曼村 | ~224 | 村庄 | 阿布迪尔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夏喀勒村 | ~225 | 村庄 | 夏喀勒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传说,早年间,在库木巴什和托普鲁克两条渠道的上游,人们开挖一条引水渠,故得名。“拜什艾日克”是巴什艾日克的变音,意为“上首的渠道”。
基本介绍:
拜什·艾日克镇位于阿瓦提县北部,地处阿克苏新大河与老大河之间。地形狭长,地势平坦并由北向东南缓慢倾斜, 为冲积平原,海拔,1040--1062米。东临阿克苏新大河,与阿克苏市哈拉塔镇隔河相望, 西与塔木托格拉克乡、东风草场毗邻,南接丰收一场、巴格托格拉丸乡,北与阿克苏市的库木巴什乡接壤。东西宽18千米,南北长27千米,总面积486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拜什·艾日克巴扎,南距县城,)8千米,北距314国道及阿克苏市约40千米,省进208途经此处,是阿瓦提县与外界来往的交通要道。
拜什艾日克镇辖区内有27个行政村, 11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7011户,总人口为33867人,其中维吾尔
历史沿革:
原属于阿克苏县六区。
1958年划归阿瓦提县,成立伯什力克公社。
1967年改称红旗公社。
1978年恢复原名。
1984年建伯什力克乡。
1990年更名拜什艾日克乡。
1998年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