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龙岩市 > 漳平市旅游

漳平市文物古迹介绍

漳平泰安堡
  泰安堡泰安堡,座落在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成,工程历时13年。创建者许国榜,易坪村许姓十二世祖。泰安堡坐北朝南,东西宽37.3米,南北长37.3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来,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是一座围廊式土木结构的厅堂院落式城堡建筑。古堡呈前方后抹圆平面,据悉,是福建省仅存的两座前方后圆式的土楼之一。外墙用厚石垒砌基座,厚3.5米,高3米,基座之上夯土墙、墙体四周顶部设有34个瞭望窗和射击孔,远远望去,拔地而起,突兀耸立、青瓦粉墙的泰安里背倚苍翠葱郁的风景林,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轮鹿分明的悬山式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面对旷野岿然屹立,雄伟壮观。大门用花岗岩砌成拱形,高2.3米,厚3.5米,设三重双开木门,拱顶设有泄水孔,……[详细]
宁洋文庙
  宁洋文庙 位于宁洋县双洋镇,在双洋镇小学内。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创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2002年重修。现有大成殿,坐东朝西,面阔17.7米,进深14米,重檐歇山顶,招梁、穿斗式构架。文庙是研究宁洋县历史的实物。1989年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洋文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双洋镇,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创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2002年重修。原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存大成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面阔17.7米,进深14米。重檐歇山顶,招梁、穿斗式土木结构,彩绘一新,颇为壮观。大成殿后有崇圣祠,供奉孔子上辈先人,两厢称东、西庑,设诸先圣哲牌位等。……[详细]
奇和洞遗址
  奇和洞遗址位于龙岩市漳平象湖镇灶头村。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遗址处在村中相对独立的石灰岩山体西侧。洞口坐东朝西,宽17米,高4.5米,洞内面积300平方米,有多个支洞。发掘有距今约17000~7000年前的旧、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和宋元明清房屋基址;出土大量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陶器、石器、骨器,以及新石器时代人类牙齿、遗骨和完整的晚期智人头盖骨。奇和洞遗址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福建乃至中国东南区域史前文化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空白,而且对探讨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人类生存环境,技术发展与生计模式的转化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双洋麟山白塔
  双洋麟山白塔双洋麟山白塔(圆觉塔)位于漳平市双洋镇南向的麒麟山上,祝圣寺大雄宝殿之后。塔高七层,呈八角形,砖木结构。踏内有木梯可盘旋通达顶层,踏高23米,底层每面墙宽3.2米,每层四向均开有落地半圆窗,另四面外向有神龛,安佛像。该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造,光绪元年(1875)重修。塔门朝西,两边墨书楹联。塔身呈白色,俗称白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麟山塔
  麟山塔位于龙岩市漳平双洋镇城外村。又名圆觉塔。明万历三十年(1602)始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修。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七层八角形楼阁,塔高23米。每层四向开落地半圆窗,另四面向外设神龛供佛像。塔身砖砌、白色粉饰,塔内木梯盘旋通顶层。各层叠涩出檐,八角屋顶翼角飞翘,葫芦形塔刹。1996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漳平文庙
  漳平文庙位于漳平市菁城街道八一路。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几经重修。坐北朝南,由棂星门、泮池、戟门、月台、廊庑、大成殿(先师殿)等组成,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大成殿,平面呈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东西宽19.4米,南北长19.2米,抬梁式梁架,重檐歇山顶。文庙结构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详细]
华唐阁
  华唐阁位于龙岩市漳平新桥镇义宅村。又名观音阁,明成化年间(1465~1487)建,历代重修。占地面积185平方米。干阑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底层竖木柱46根,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阁内顶棚施藻井,木雕斗拱,侧墙彩绘,设神坛。干阑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阁内顶棚施藻井,斗拱上雕刻有人物、花卉图案,两侧墙壁绘人物山水壁画,极其精美。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虎符祖殿
  虎符祖殿位于龙岩市漳平新桥镇南丰村。宋代始建,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建。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主殿歇山顶,穿斗抬梁式木构架。厅堂设斗拱、藻井等。殿内道坛供奉张法主。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溪南下林仓库旧址南洲书院
  溪南下林仓库旧址南洲书院位于漳平市溪南镇下林村,年代为1929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漳平知县赵速倡建,占地面积约3650平方米。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二、三纵队进军闽中,两度途经下林,曾在南洲书院召开群众大会,号召贫苦农民起来暴-动-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播下了红色种子。1949年5月,溪南下林民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保护了储备于南洲书院的10多万斤国粮,武装解放溪南圩,打响武装解放漳平的第一枪。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杨美红军留言墙
  杨美红军留言墙位于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年代为1929年。简介:位于杨美村的民居“荣福堂”。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军闽中大田途经杨美村,因当地老百姓不了解红军,见兵就躲,纷纷逃出村外,那时正值中午时分,红军战士买不到粮食,只好在民居“荣福堂”左侧辅厝的房间里取了26斤大米,留下大洋二元,托身残体弱,无法“逃命”的苏观泗老人转交物主苏和,并在房间的墙上墨书留言:“老板 你不在家 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 大洋二元 大洋在观泗老板手礼 红军”。这幅留言字幅高0.55米,宽0.35米,全文共4行,30个字,没有标点符号。这幅题壁留言简单明了,是红军军纪严明的历史见证。2018年,杨美红军留言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荣福堂辅厝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