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文物古迹介绍

毛泽东长征旋窝旧居位于定西市岷县县城南30千米麻子川镇旋窝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94.0平方米,院落平面正方形,建筑平面呈“L”型,北为正房,东为厢房。1935年9月17日凌晨,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二师四团攻克腊子口后,随军团行动的毛泽东于傍晚抵达岷县麻子川乡旋窝村,住在村民韩企明家草屋内。在岷县期间,军委及时制订了《回民地区守则》,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及时贯彻。在旋窝,毛泽东还和当地著名阿訇丁振邦教长互赠礼品。……
[详细] 巉口村墓群(包括遗址)位于定西县巉口镇巉口村内及附近。是一处既有建筑遗址又有墓葬的文化遗存。面积约4.4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断崖面暴露有灰坑。曾出土新莽铁权、铜驽机、铜车饰和五铢钱等。又距村东2公里,面积约30万平方米内分布有封土墓葬9座。1979年曾清理2座,墓道向西,均为券顶砖室墓,出土有绿釉陶壶、灰陶罐及陶狗、陶鸡等。遗址和墓葬均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中部地区汉代墓葬有重要价值。……
[详细] 温家坪遗址位于通渭县寺子川乡花亭村东南4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及齐家文化并存的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9--1.3米。采集有: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黑彩弧线三角纹、勾叶纹、网格纹彩陶罐、变体鸟纹彩陶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黑彩旋涡纹细颈瓶、条纹彩陶碗;齐家文化夹砂灰陶罐、泥质红陶篮纹罐、石斧、玉琮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三种文化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有重要价值。……
[详细] 朱家庄北遗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朱家庄和周家庄之间,东望关川河,南临朱家庄,西临朱家山,北至周家庄,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10.5万平方米,地埂、沟沿可看到清晰灰层遗迹,地表暴露有十分丰富的彩陶片及多种泥质,夹砂绳纹和蓝纹等红陶片,彩陶片主要是黑彩,纹饰以几何纹、圆点纹、波浪纹等为主,根据陶质、纹饰等彩陶特征分析,该遗址属一处较大型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
[详细] 上坪遗址位于渭源县路园镇双轮磨村西南800米。内涵分属马家窑和齐家两种文化。面积约28.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泥质橙红陶和夹砂橙红陶、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纹器表素面或饰有黑彩竖条纹、同心圆纹,可辨器形有彩陶罐、盆、尖底瓶等;另有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可辨器形有高领罐、深腹罐、单耳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详细] 墩坪遗址及墓群位于定西市漳县三岔镇三岔村,由齐家文化遗址和战国至汉代墓群2部分组成,分布面积5.25万平方米。2014—201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勘探和发掘,发现古墓葬152座,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组)。该遗址历史时代跨度长,内涵丰富,保存较好,是一处多时代、多文化内涵的重要遗址,对研究齐家文化及战国秦汉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015年被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遗址及墓群所在台地边缘,南至遗址及墓群所在台地边缘,西至遗址及墓群所在台地边缘,北至大山山麓。……
[详细] 朱家坪遗址位于临洮县陈嘴乡朱家坪村西北100米。分属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面积约7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4米。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泥质橙黄陶和夹砂红褐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带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罐、盆、钵等;另有齐家文化泥质和夹砂红陶片,饰戳印纹、附加堆纹、刺点纹、弦纹,器形有大口高领罐、深腹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有重要价值。……
[详细] 哥舒翰纪功碑屹立在临洮城内南大街(原有庙宇,当地人称“石碑观”),坐北向南,有三面砖壁围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此碑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所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全碑由巨石制成,高4.25米,宽1.84米,额高0.92米,碑正面刻有隶书碑文12行,现存60余字,字势雄健,笔力遒劲。碑额仅有“丙戌哥舒”四字可辨。清代狄道知州田自福建亭覆之,名“唐碑亭”。……
[详细] 堡子山遗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云山村岔口社堡子山,遗址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地表及断面暴露有丰富的篮纹红陶片、素面及夹砂红陶片等遗物和白灰面灰坑、窑址等遗迹,文化层厚1-5.5米。特别是在遗址中心部位断面台地上,发现一处完整的白灰面房址,从以上遗迹遗物特征分析,该遗址为一处大型齐家文化聚落遗址。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保昌楼保昌楼位于陇西县渭河北岸河浦山岘口。该楼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8月18日,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本地木匠莫长泰、瓦工蔡全福、画工李元等修建,为三层木楼,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楼檐为四角形,三楼为八角攒顶式屋顶,共有廊柱32根,斗拱52朵,棂栏巧秀,飞檐翼然。为陇西北川游人入城的第一景观。该楼取名为保一方繁荣昌盛之意。保昌楼为省级保护文物。……
[详细] 冯家坪遗址位于临洮县西坪乡冯家坪村南100米。是一处齐家文化居址、窖穴及墓葬为一体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断面暴露有白灰面居址、袋状窖穴和墓葬。出土有鬲、二联罐、侈口垂腹罐、双耳瓶等陶器数件,多为泥质红陶,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和篮纹。另采集有磨制石斧、石刀。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社会性质和经济状况有重要价值。……
[详细] 文峰塔文峰塔位于素有“旱码头”之称的陇西县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该塔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底座直径4米,高3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翻瓦塔顶,填补裂缝,加铁匝4圈(1—4层),混凝土浇灌塔基。八脊攒顶,角悬风铃,塔的顶端立—钵体瓦瓶。文峰塔为待批省级保护文物。……
[详细] 山那树扎遗址山那树扎遗址位于县城北10公里茶埠镇洮河西岸的一级台地上。东临洮河,南为将台小学、西为树扎村,北为山那村。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距地表0.5-3米,地表有丰富的彩陶片,黑色彩绘,并有少数的变体鸟纹和写实蛙纹图案。还有较多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出土。据暴露的器物分析,有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三种类型。……
[详细] 灰咀坬遗址位于临洮县太石镇沙塄村东北1公里。是一处辛店文化居址和墓葬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2米,断面暴露有房址、墓葬。采集有夹砂红褐陶片,器表施白或紫红色陶衣,饰绳纹、划纹,彩绘纹样有黑彩犬形纹、双勾纹、波折纹、回纹,可辨器形有盘、盆、杯、钵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辛店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
[详细] 李家坪遗址位于定西市通渭县碧玉乡碧玉村上店子社北300米李家坪上,北面靠山,东西两边临沟,南临华双公路及上店子村,牛谷河从南经过。遗址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240米,面积约14.4万平方米。断面暴露灰坑、白灰层,地表大量散落彩陶片,红陶片等,属新石器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存。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据《三国志平话》、《锦云堂·连环计》、《剧中本事》等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姓任,名红昌,为临洮人。相传,我县衙下集镇中川村井任家社就是貂蝉的出生地。2010年,我县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貂蝉”、“貂蝉故里”商标,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拍摄了《貂蝉故里》电视纪录片.……
[详细] 葩地坪遗址位于岷县中寨镇葩地坪村东1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1.5米,断面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饰绳纹、弦纹,彩陶纹饰有黑彩带纹、平行线纹、火焰纹,器形有罐、瓶等。另采集有少量残石器。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与内涵有重要价值。……
[详细] 陇西梁家坪遗址位于陇西县首阳镇蔡子坪村东北1公里。是一处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1.8米,暴露有灰坑、白灰居址。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饰绳纹、篮纹、刻划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高领折肩罐、双耳罐、盘、杯等。采集有磨制石斧、石环。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
[详细] 寺门遗址位于临洮县东廿铺乡东廿铺村南100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采集有泥质橙黄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鱼纹、勾叶纹,曾出土绳纹双唇口尖底瓶、鱼纹彩陶盆、彩陶罐等。另采集有磨制骨锥、骨针、石斧和陶环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及与马家窑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详细] 五竹寺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是明朝建文皇帝西逃之遗臣郭节隐居修禅的地方。旧传郭节移五彩竹于禅院,自号“五竹僧”,故山以得名。山上红岩绿筱,万松大观,石窟寺庙,傍崖而建,松林深处,六月积雪不化,故有“五竹积雪”一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游五竹寺时题联赞道:“五竹交相晖,万松成大观。”……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