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 > 吉林市旅游

吉林市文物古迹介绍

北山古庙群
  北山古庙群坐落在北山公园海拔255米的东峰上,庙宇从峰腰一直延续到山顶,建筑风格别致,是一片有近300年历史的古寺庙群。北山庙宇呈佛、道、儒三教杂糅,民间诸神同堂供奉的格局,寺庙中充满了浓郁的俚俗烟火气息,集中反映了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这种格局在全国其它寺庙中非常罕见。站在北山脚下仰望东峰,只见层峦环抱,庙宇耸立。拾级而上,依次可见泛雪堂、关帝庙、药王庙、坎离宫、玉皇阁等著名建筑,其中玉皇阁是北山古建筑群中地势最高、规模最大、气魄最宏伟的建筑。玉皇阁也称大雄阁,始建于1725年,1926年重修。宝殿气势雄伟,正门两侧有四大天王塑像,祖师殿中供有佛祖释迦牟尼、道教祖师老子、儒教圣人孔子,此外,两侧的配殿中还供有药王李时珍、木匠祖师鲁班等各行各业的祖师16人。玉皇阁的院中有一些参天古松,……[详细]
西团山遗址
  西团山遗址是青铜时代遗存,位于吉林市欢喜乡吉兴村西团山上。该山海拔236.2米,高出附近平地约40米,因座落在吉林市区西方,山势略呈圆形,故名。山的西南坡散布较多的石、陶遗物,为墓葬区。相邻的西岗为居住区。墓葬区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40米,总面积约4 000平方米。1950年9月,由裴文中教授任队长的东北考古发掘团,对西团山墓葬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提出将以西团山墓葬文化遗存为代表的考古文化命名为“西团山文化”。西团山石棺墓的结构与形制是:石棺所用的石材多是花岗岩,有板石和块石两种,在砌筑方法上有板石立砌和块石垒砌,板石立砌墓多有副棺。此外,还有近方形的小石棺,即幼儿棺。墓的排列方向是因山就势,绝大多数都是头朝山顶,脚向山麓。墓随葬品的摆放位置与组合有一定规律。西团山文化,作为一种青铜时-……[详细]
吉林机器局旧址
  吉林机器局地址:昌邑区东局子街松江路11号年代:1882年近现代建筑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是否开放:否位于吉林市昌邑区东局子街松江路11号。始建于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是清末为抵御沙俄入侵所建吉林机器局军火工厂的遗址。原建筑中部为厂房,西部为公务房,东部是表正书院,共有房屋二百二十七间。1900年俄军占领吉林省城,使机器局遭到毁灭性破坏。1928年吉林督军张作相在土墙内修筑高4米青砖围墙,四角增设炮楼,院内重建军火仓库六栋,并修南大门一座。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吉林时,机器局第二次遭受大洗劫。现仅存厂房5栋。由于该厂倒闭已久,房屋多年未进行维护,造成多处房屋漏水,围墙倒塌,门窗破损等问题,另消防设施落后,急需改善。2019年10月7日,吉林机器局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详细]
吉林天主教堂
  基督教堂位于吉林市北京路31号。占地1000多平方米,共两层,并设有地下室,供以保存资料。楼角上镌刻有“立根基在人格的磐石上”十个字的碑文,特别醒目。该教堂是信仰基督教的教徒做礼拜的场所。每逢星期日,信徒们便到教堂听牧师布道、唱赞美诗;周三祷告会;周五是赞美和见证会。每逢复活节、圣诞节,教徒们都来此聚会。该教堂建于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由英国爱尔兰长老会传教士高积善创立。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年),吉林基督教青年会始建这所教堂。教堂前部有三座尖塔形建筑,中间塔尖高42米,是教堂钟楼,每逢礼拜日或天主教节日,教堂钟声传数里之外。建筑用青石系从阿石哈达采集,凿成不同规格石柱、石座,雕以花纹图案。教堂用特制青砖砌墙。堂内十六根圆形大石柱,各高28米,直径0.5米。有24扇印刷圣母像的玻璃……[详细]
猴石山遗址
  猴石山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一批 1961.4.13地址: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八家子村年代:青铜时代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管处是否开放:否位于吉林市龙潭区大屯乡孤家子村北,总面积450,000平方米。猴石山遗址是一个较大的年代:青铜时代村落遗址。各山坡都有古代人工开成的阶梯状台地,上面分布着数十座居住址,皆为半地穴式。东山南坡为墓葬地,有数百座石棺墓。从1976年至1986年,共发掘居住址18座、石棺墓163座、灰坑5个,出土了大量文物。猴石山遗址有居住区,有墓葬地,面积广,内涵丰富,是省内相当典型的西团山文化遗址。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西团山文化的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西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埋葬习俗以及族属等问题提供充足的实物例证。……[详细]
夹皮沟金矿
  夹皮沟金矿位于吉林省桦甸市东偏南86公里的长白山西北麓金银壁岭下。整个矿区东西狭长,南北狭窄,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矿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在夹皮沟区域,分布有大大小小各个时期的矿井300多个,清代矿井就有85个。夹皮沟金矿是清朝末年以来延续至今的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的近代工业遗产。夹皮沟金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0年。该矿建立近200年来,历经清朝、民国、东北沦陷和共和国时期,其采矿形式也经历了人人开采、集体开采和矿业开采等采金阶段。共和国时期,夹皮沟金矿先后开采了东山青、立山线、下戏台、二道沟、红旗坑等坑口。累计开采黄金70多吨,成为国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大型金矿基地。夹皮沟金矿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曾一度是全国第一大矿,以盛产优质黄金闻名中外,被称为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中……[详细]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 乌拉古城遗址),由富尔哈古城、大常古城和三家子古城组成,分别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富尔村、大常村和三家子村。 富尔哈古城,史称“伏尔哈”城,为金代古城,并为明代、清代沿用;大常古城现存两处角楼、三处城门遗址,城墙外附有瓮城,城外存有护城壕遗迹;三家子古城,当地人俗称“老城”或“小城子”,是研究金代城址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 1961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有3处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为乌拉街沿江古城址(富尔哈城、大常古城、三家子古城),乌拉部故城,乌拉街清代建筑群(魁府、后府、萨府、清真寺)。……[详细]
阿什哈达摩崖
  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碑。第一碑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距水面高约10米。此碑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刻字3行。第二碑位于第一碑西30米处,坐东向西。摩崖文字周围有一上圆下方碑形刻线,中高122厘米,两侧高108厘米,上宽61厘米,下宽62厘米,正书竖刻文字7行。碑文记述了明辽东部指挥使刘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军至此。第一次时修建龙王庙,第三次兼任造船总兵官又重修龙王庙。《明实录》卷90载:“比进中官亦失哈等,往使奴儿干等处,令都指挥刘清领军松花江造船运粮。今各官还朝,而军士未还者五百人。”摩崖碑文证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运粮基地,对经营黑龙江流域和开发东北起了……[详细]
长蛇山遗址
  长蛇山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一批 1961.4.13地址: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哈达村 年代:青铜时代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管处是否开放:否位于吉林市龙潭区大屯乡哈达村,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属年代:青铜时代(西周初至秦汉之际)西团山文化类型。房址为半地穴式,分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形制。墓葬形制为石棺墓和土圹墓两种。解放后,吉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此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共发掘年代:原始社会房址15座,灰坑17个,墓葬4座,出土石、陶、铜、玉器612件。长蛇山遗址为研究吉林地区年代:原始社会房屋建筑和吉林地区年代:原始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详细]
星星哨遗址
  星星哨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永吉县星星哨水库东岸年代:青铜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永吉县文物管理所是否开放:否星星哨遗址位于星星哨水库东岸张家沟的山头上,北距岔路镇6公里,南距大岗子公社12公里。1974和1976年先后两次对水库岸边已暴露的37座石棺进行清理发掘,在相距1500米左右地段分布四个墓葬区,现已编号为A、B、C、D。这四个区域的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在发掘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还有非常稀少的铜器。这些文物的出土,为近一步研究西团山文化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社会性质及意思形态诸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科学价值的资料。……[详细]
西荒山遗址
  西荒山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桦甸市横道河子乡西荒山村年代:战国—汉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桦甸市文物管理所是否开放:否位于桦甸横道河子乡西荒山村。该墓地墓葬类型为吉林省首次发现,在考古学上意义重大。青铜短剑作为我国北方青铜文化墓葬中的随葬品,过去多见于辽宁省、河北省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吉林省发现不多。西荒山墓葬集中地出土的青铜短剑,为深入探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青铜短剑的分布、演化、断代,及使用它的不同古代民族的情况等,增添了相当重要的价值资料,为研究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历史及其与中原文化的往来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详细]
东北抗联遗址纪念地
  2003年7月26日,磐石市松山镇和磐石市民政局联合创办东北抗联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松山镇位于磐石市东南部,是一个山区小镇。1932年,磐石蛤蚂河一带中朝农民举行了反日大-,在中国0的领导下组建了磐石、桦甸、伊通、双阳工农义勇军,通称磐石游击队,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为政委,在松山镇南玉德、东德、石门子、下抢子、大色力、爱耕、太平等地开展抗日活动,并有两名朝鲜族战士牺牲在玉德。松山镇党委和市民政局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弘扬抗联精神,多方集资,建立了东北抗联遗址纪念地,并举行了隆重揭碑仪式。东北抗联遗址纪念地建成后,每年都有一些中小学生来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详细]
廉泉古井
  廉泉古井,在2013年被吉林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吉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吉林市北山新八景之一,是吉林北山的重要文化景观。廉泉让水建于1917年,用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的双眼井。井台基长4米,宽3米,东西两侧各竖有1米高的石柱,上横一条粗大的石梁。石梁上正面刻“廉泉让水”,背面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年十一月二十立”,两侧石柱上刻字是“北岭生甘醴”、“南江是远源”。廉泉、让水原是两条河水之名,因一则典故使其比喻为围观廉洁,后来演绎为比喻风土习俗淳美。人们常用廉泉让水来赞美一方人才荟萃、节俭礼仪成风。相传清朝时期,一位为官清廉的官员病了,到这里喝泉水后,身体便渐渐地恢复健康。而另一位同样患有疾病的官员知道后,也来到这里喝泉水治疗,不过他却病情越来越重,最后死去,其恰好是个人们憎恶的贪官,也许是当时人们对官员……[详细]
骚达沟墓群
  骚达沟墓群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一批 1961.4.13地址: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下洼子村年代:青铜时代类别:古墓葬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管处是否开放:否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下洼子村骚达沟北山上。骚达沟墓群属年代: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类型,从1941年至1953年,先后清理发掘28座石棺墓,出土大量文物,其中北山顶一座大棺内出土随葬品最多,表明当时已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墓葬形制多为块石垒砌,少数为板石立砌。骚达沟墓群面积广大,内涵丰富,因有山顶大棺这样特殊的墓葬而对研究西团山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性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详细]
东团山遗址
  东团山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1981.4.20地址: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永安村汉夫余时期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是否开放:否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永安村,东南距帽儿山约一公里。东团山遗址包含年代:青铜时代、汉魏、渤海、年代:辽金等时代遗存。山上有土掺碎石夯筑城墙三道,高矮不等,为山城。东南麓有—座夯土筑造的平地城,平面为圆形。目前学术界认定此城为夫余前期王城或渤海涑州城,是研究吉林市建城历史典型遗址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现已与帽儿山墓地一并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东团山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百川居宅旧址
  王百川居宅旧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地址: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街47号年代:民国时期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是否开放:否位于德胜街四十七号,建筑面积约865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为我市目前保存最好的、具有年代:清代建筑特色的民宅建筑。该建筑建于年代:伪满洲国初期,系吉林巨富、曾任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总经理王百川私人住宅。其建筑格局为二进四合院体系,全部建筑为砖石结构,施工精细,配以雕梁画栋、较完美地反映了当时设计施工的高超水平……[详细]
魏拯民墓
  魏拯民墓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 1981.4.20地址:桦甸市夹皮沟镇东北黄泥河林场1941年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管理单位:桦甸市文物管理所是否开放:否位于桦甸市夹皮沟二道河上游东北沟跳石塘上掌原始林区内。为1940年至1941年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委员、副总司令兼南满省委书记魏拯民同志生前居住址和殉难处。现存地窨两座、嘹望峭遗址两处,在地窨子内曾发现当年使用的器具,地窨西南有魏拯民烈士坟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文物遗存。……[详细]
头道溜河会议址
  头道溜河会议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四批 1987.10.20地址:桦甸市白山镇头道溜河大川年代:1939-1940年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管理单位:桦甸市文物管理所是否开放:否位于白山镇头道溜河太平川附近,现已淹没于白山湖中。1939年8月1日-5日中共南满省委和一路军主要负责人在此召开会议。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壮烈殉国后,魏拯民于3月13日-15日,再次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共南满省委和一路军领导干部会议。此遗址是研究抗联历史的珍贵资料。……[详细]
狼头山遗址
  狼头山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四批 1987.10.20地址:吉林市丰满区二道水库年代:青铜时代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是否开放:否位于吉林市丰满区二道乡马相村狼头山上,相对高度约6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属年代: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类型,包括居住区和墓葬区。墓葬形制主要为板石立砌,居住址为半地穴式建筑。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做过调查清理,发掘墓葬5座,出土了大量文物。对于研究吉林地区西团山文化内涵和东北年代:青铜时代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二道岭子遗址
  二道岭子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船营区沙河子乡七家子村年代:新石器—青铜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是否开放:否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沙河子乡七家子村,面积约20000平方米。1960年以来,经多次调查,共采集压制石器、打磨制石器、纹饰陶片和素面完整陶器,达二百多件。遗存分属两种文化:前者距今五、六千年,属新时器文化。后者距今二、三千年前,属西团山文化。该遗址为研究吉林地区年代: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详细]

姒涙厲CP婢讹拷05000777閸欙拷 姒涙垵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23060002000150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