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旅游

成都市文物古迹介绍

西罗家窑包
  名称:西罗家窑包年代:唐、宋类别:古遗址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罗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559.93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还可见少量外地窑口的瓷片。瓷器有碗、盆、盘、钵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姜黄、酱、绿釉和绿、蓝色乳浊釉,以白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和垫筒。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青城山凝翠桥
  青城山凝翠桥年代:清 类别:古建筑 地址:青城山镇青城村牌坊岗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凝翠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牌坊岗西南麓,该桥始建不详,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桥西北-东南走向,为木结构廊式桥,长10.80、宽2.4米,木质桥板,距沟底3.55米;桥下过水面为石券拱,高2、宽1.2米,在1.7米处起券。桥廊为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杉树皮屋面,宽一间3.6、长三间10.8、通高4.21米。两侧置飞来椅作桥栏,靠高1米,桥横跨于一条山涧,该桥是都江堰市典型的古桥之一。该桥在选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便都有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特别是道路、桥梁的营建,具有较大的意义。……[详细]
青城山玉清宫
  玉清宫坐落在青城山丈人峰北坡。从圆明宫往西南上行里许即到。它古为天真观,祀天皇真人,载于清乾隆《灌县志》,古庙被毁。1938年成都慈善会在旧址上重建,取名玉清宫,有殿宇两重:上殿供奉吕祖、邱祖;中殿供奉祀宁封真人和药王孙真人。传说孙思邈晚年曾居青城山,并在此完成著名的《千金要方》。附近还有明代三官堂遗址。殿内有于右任先生1946年所题“玉清道院”匾额和刘咸荥、方旭等人的题诗。玉清宫环境幽静,在殿前平台上,视野开阔,可俯视山下百里平畴。抗战期间,陈铭枢将军曾来此游览,留下诗作:“虎据龙蟠毒雾封,迢遥寄恨上高峰。蜀中弟子新仍锐,东下貔貅怒发冲。”宫左保坎下有“莲蕊石”(天然砾石,形如莲花)。宫后有“天然泉”,传为天皇真人饮水处。……[详细]
邛崃乐善桥
  一座古桥,串起了古镇的悠长历史。四川邛崃市平乐古镇的乐善桥,就是这样一座古桥,至今有130多年历史。在历史的进程和城镇的变迁中,乐善桥先后经过两次改建,从昔日的人行桥,顺应时代发展改建成钢筋混凝土交通桥,桥面比原来高了60厘米,原来的人行桥不复再现。今年初,平乐古镇进行了一项大工程,对乐善桥来了一次大整容,令乐善桥恢复130多年前的原貌,重新变成一座人行桥。整修后,钢筋混凝土的地面变成了石台阶,而桥两侧扶栏高1.4米,桥头的两边扶手上还有与旧时一模一样的石狮子。据说,乐善桥恢复人行桥的原貌之后,还能起到更好保护古桥的作用,减轻负荷后令其拥有更长的寿命。如今,乐善桥的昔日风采终于得以重现,恢复原貌的乐善桥唤起了人们古老的记忆,也成了古镇一大亮点。保护范围:以乐善桥桥墩为界,面积约为610平方米……[详细]
四川大学早期建筑
  四川大学早期建筑包括华西校区文物建筑群和四川大学第一行政楼。其中华西校区文物建筑群由华西校区办公楼、华西校区第一教学楼(嘉德堂)、华西校区第二教学楼(苏道璞纪念堂)、华西校区第四教学楼(赫斐院)、华西校区第五教学楼(教育学院)、华西校区第六教学楼(万德门明堂学社)、华西校区老图书馆(懋德堂)和华西校区钟楼等8栋建筑组成。怀德堂是此批川大重点文物中最古老建筑,1915年动工,1919年建成。由美国纽约罗恩莆为纪念白槐民所捐建。砖木结构,该楼外观表现中国古典建筑的特征。嘉德堂、苏道璞纪念堂、赫斐院、教育学院、万德门明堂学社皆为外籍设计师所设计,采用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冬暖夏凉,融合中式古典韵味和西式建筑特征,是川大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3年5月,四川大学早期建筑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详细]
张家窑包
  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092.5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周围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器型可见碗、双耳小罐、注壶等,以碗最多。釉色有绿、白、酱、浅绿和浅蓝色乳浊釉等,以绿釉最多见,釉面多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圈、支丁、垫条。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147、王建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建墓
  王建墓史称“永陵”,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坐落于成都市中区繁华大街抚琴东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建墓室由14道石券构成,分前、中、后三室,室与室之间有木门间隔。王建的棺木置于中室棺床上。棺床的东、西、南三面石壁上刻有乐伎24人,分别演奏琵琶、筝、鼓、笙、钹、箜篌等乐器,人物造型优美,神态逼真,是目前全国发掘出唯一完整的唐朝宫廷乐队形象,对研究唐及五代时期宫廷乐队的建制、音乐史、乐器史等都有很高价值。永陵博物馆(王建墓)是国家专题性博物馆,园林环境优雅、鸟语花香。陵墓墓室、文物展览每日对中外游人开放。博物馆内设有茶园,是成都最负盛名的品茶胜地。还特设有蜀宫器乐演奏表演,以满足中外游人的需要。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以围墙外30米为界,南以抚琴东路……[详细]
彭州佛塔
  彭州有一个巨大的佛塔群,多数隐立于深山密林之中。其中云居院塔、正觉寺塔、镇国寺塔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塔都因寺得名,在历经千年风霜和人为破坏之后,寺庙已经不在,只剩这些幸存的塔子,长满荒草的塔身仍然庄严屹立,默默地代言着北宋时期辉煌的建筑艺术和彭州那段兴盛的历史。彭州佛塔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彭州佛塔众多,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三座:正觉寺塔、云院寺塔、镇国寺塔。彭州佛塔建筑构思巧妙,在注重实用价值的基础上,更注重装饰风格及艺术造型,既有北方佛塔壮丽恢弘的建筑风格又糅合了川西精致典雅的建筑理念,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宋代佛寺建筑在四川地区的代表。2006年,彭州佛塔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云居院塔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40米。2.镇国寺塔……[详细]
崇州昙云寺
  昙云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三江中学内(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建寺迄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历史。处于四川崇州三江中学中心区域的昙云寺大殿,建于清康熙年间,高檐大瓦,石壁石柱,建筑风格崇州唯一,川西少有,属“成都市重点保护文物”。昙云寺天王殿对联:安国、安民、安蜀、安天下、志在春秋;曰文、曰武、曰佛、曰圣人、明光日月。由于历史原因,现仅存前殿大雄殿及东厢房,寺内所遗两尊石件雕像,现存前殿大雄殿,除椽,檩外均为石质,用材足,石料上乘。寺内碑文分别记载建寺经过,历代主持及修缮情况,经费,田产以及州府管理等。这些内容涉及宗教、法律、经济、政治、地理,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也可以印证、补充清代川西历史及相关情况保护范围:现占地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详细]
尚家窑包
  名称:尚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尚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306.52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地面采集的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瓷器有盘、盆等器型,釉色有白、绿、青绿、酱釉,以白釉和绿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垫圈和垫筒,还有少量托盘类工具。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宋家窑包
  名称:宋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166.19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有碗、盘等。釉色有白釉、绿釉、酱釉,以白釉最为常见。窑具主要有垫筒、垫圈、垫板、泥饼和垫条,仅有少量支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燃灯古寺
  燃灯寺坐落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脉中段三峨山下洛带古镇,西距成都仅18公里。为成都乐郊历史上一大名寺,距今已1400多年,影响遍及川北。隋代以来,建有山门(含东楼)、川主殿、钟鼓楼、娘娘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殿、燃灯古佛殿等,规模宏大、庄严巍峨。现寺院保存有大量清代碑刻,主要有《重镌古迹旧志碑》,内容包括《圣山母祈雨诗并序》、《灵泉县瑞应禅院祈雨记》、《重镌圣母山瑞应禅院古迹记》和《信相圣母碑记》等。这些碑记,主要记载褚信相应化事迹及燃灯寺的历史沿革。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八角井街130号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7:00-17:0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瓦子坡窑包
  名称:瓦子坡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瓦子坡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瓦子坡,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656.0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主要是碗。釉色有白、酱釉和浅绿、绿色乳浊釉,以浅绿、绿色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泥饼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范家窑包
  名称:范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021.73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 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盆、匜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绿、浅绿釉和蓝绿色色乳浊釉,以浅绿、绿色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杨家窑包
  名称:杨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9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9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981.1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盆、炉、盘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釉和绿、蓝色乳浊釉,以绿、蓝色乳浊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垫圈和支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崇宁文庙
  崇宁文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唐昌镇西正街86号,文庙占地面积约35亩,总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现存有大成殿、东西厢房和泮池。据史料载,文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晚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大成殿五开间22.75米,进深13.3米,通高15.48米,木抬梁结构,殿顶为重檐歇山式,上施琉璃瓦,脊上有较繁复的堆雕等装饰。崇宁文庙规模较大,建筑雄伟,是清代古建筑的精品之作。2007年,崇宁文庙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大成殿四周滴水起,东至40米处,西至76米处,南至105米处,北至66米处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天然图画坊
  天然图画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驻地赤城阁)西1.35千米牌坊岗上,建筑群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建筑面积65.8平方米。天然图画坐西北向东南,横跨游山,石道左有寨子山、右为石笋堂,后面则是混元顶、轩辕峰等重重叠叠、青翠欲滴的峰峦,好一幅“天然图画”。天然图画建筑形式为混合式木梁架、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面阔三间8.35、进深一间2.8、通高6.35米。图画坊后左有厢房、右是长亭式建筑“驻鹤庄”,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面阔三间6.95、进深一间3.42、高4.3米。天然图画坊在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特别是在与环境协调上,达到了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演变,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的营建,具有一定意义。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详细]
高山古城遗址
  高山古城位于大邑县三岔镇,该城址发现于2003年。高山古城遗址地处成都平原西南缘,岷江支流斜江河中游,面积约34.4万平方米,规模比宝墩古城小很多,但筑城时间推测比宝墩古城更早。高山古城平面形状略呈梯形,东城墙和南城墙尚残存于地表,其中城墙的东南角保存较好,墙体高出现城外地面约1.5米-2米。2015年,古蜀文明八大古城之一的高山古城开始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并入选2015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据悉,高山古城发掘的116具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骨或许能够揭示古蜀人的来源。2019年,高山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遗址外侧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详细]
崇州文庙
  崇州文庙背靠罨画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四川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四座文庙之一,成都地区独一无二,占地10余亩,现有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崇州文庙兴建于明洪武初,经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大修初具规模,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开始重建,直至光绪年间陆续建成。原来的崇州文庙南起南米市街南口,北至罨画池南畔,中轴线约1里长。其主要建筑依次为:“万世师表”等三座牌坊、“宫墙万仞”照壁、棂星门、鼓乐亭、泮池、戟门、大成殿、钟鼓楼、启圣殿、尊经阁。这些建筑贯穿在近500米的中轴线上,蔚为壮观。如今,庙内建筑保存完好。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拨款维修,在大成殿、启圣殿及东西庑为孔子及其父母、弟子塑像60余尊,歌颂孔门风范,记述儒学发展,并在棂崖门前后两侧刻孔子语录100余条,宣扬孔子思想……[详细]
龙泉驿田氏支祠
  龙泉驿区田氏支祠座落于龙泉驿区龙泉镇,为原四川军阀之一,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兴建于民国年间,为田姓宗祠。田氏支祠原为三厅、五院、七天井,建国后,因城镇建设,侧院及过道,前天井被拆除,1998年因龙泉镇旧城改造,报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田氏支祠原貌迁到龙泉镇公园路一段做异地保护,现存建筑共有三大厅、三天井,占地六百平方米。田氏支祠建筑风格承袭晚清南方复四合院法式,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属典型祠堂建筑,小青瓦屋面,木结构穿斗梁架,龙山赭石镶地,大小庭院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祠内匾对多出名家手笔,述田氏荆树家风族语古朴典雅;木石雕刻亦独具匠心。保护范围:现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黑ICP备05000777号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15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