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旅游

襄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邓国故址
  邓国故址位于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团山镇。城址平面近方形,系夯土所筑。城垣、城门、护城河、烽火台等遗迹保存均基本完好。城垣东、西、南、北分别长766米、713米、896米和858米,面积约0.64平方米千米。城垣四周中部各有一城门。北城门外侧尚存向外突出数米的土坡,应属瓮城设施。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邓城遗址尚未发掘,地表散有大量东周至洒代的遗物。在邓城外侧,东、西、北三面长约5千米的城域内,呈弧状分布众多,东周至汉代的遗址和墓葬群,出有大批青铜器。邓国故址是春秋时期邓国的都城,对于研究古邓历史、楚文化起源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曾伯纪功铭
  李曾伯纪功铭位于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街道城西龟山东麓。摩崖呈方形,高4.7米,宽4.4米,面积约20平方米,刻写于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正月一日。铭文共79字,字径0.3米,碑文宽正,阴刻楷书,整篇作品颇为厚实,字体方正宽博,遒劲有力,刻工技艺高超,字字清晰,保持了书体的原有神韵。四边以阴刻图案装饰,体现了摩崖的端庄肃穆。其上横额双钩体“襄樊铭”3字与铭文字体不同,疑为后人所加。铭文为阴刻楷书,竖排11行,99字,字径30厘米,除个别文字稍有漫漶外,一般较完整。前7行为铭序,文为:“大宋淳佑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天子命,调都统高达、...幕府王登提兵复襄樊两城,越三年,正月元日铭于岘”。后四行为铭辞:“壮哉岘,脊南北。翳塘壑,畿陵谷。乾能央,剥斯复。千万年,屏吾国。”是研究宋……[详细]
43、庞居洞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庞居洞
  庞居洞在襄樊市襄阳城东南20余公里的汉水东岸,背靠霸王山和庙门山。传说东汉末名士庞德公在此隐居,故名。洞系一天然石室,前宽后狭,冬暖夏凉,颇适居住。洞门为拱圆形,两旁石柱上镌刻对联:“山中日月闲来住,洞山烟霞自古今。”横额是:“隐士居”。传洞前原有房屋数十间,惜已毁废。今有一合抱之树,称为“红叶树”,每当秋末冬初,叶红似火,色灿如霞。洞南北两边还有祠堂洞、牛洞、青蛙洞等,均掩映于翠林之中,野趣天成。庞德公,襄阳人,躬耕于襄阳城南岘山。与司马徽、诸葛亮、徐庶等友善。其从于庞统“凤雏”,以知人著称。刘表为荆州收时,他拒绝礼请,隐居鹿门山,采药以终。……[详细]
福民医院旧址
  福民医院旧址位于老河口市光化街胜利路市委大院内。原为福音堂,由挪威人建于1917年。坐东朝西,通面阔28.6米、通进深16.5米,占地面积471.9米。单体两层,硬山式砖木结构,北欧风格。共有房屋17间。木地板、青砖清水墙、红瓦屋顶。东西两面上下为檐廊,檐廊外各设17个拱形门。抗日战争时期由福音堂改为“福民医院”,中美联合空军第三大队(飞虎队)、朝鲜义勇队第三分队等先后驻扎于此。该旧址是老河口市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挪威人主持兴建的北欧式风格建筑,对研究近现代建筑具有较大意义;同时,它也具有较高的历史纪念意义。……[详细]
孟浩然墓
  孟浩然墓坐落在襄阳城东风林,原墓围多古木,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孟浩然坟”。清末有俗语:“似蛇形,越长越长,墨青墨青。”(注:“墨青”一指坟周草木葳蕤,一谐“灭清”。)1928年,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此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孟浩然墓”石碑更换原碑。1955年6月,县文化科函请省文化局拨款修缮孟墓,并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其时,掘墓验视,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黑色物质一线,锈蚀马钉数颗。据当年参与培修的罗雄飞介绍:在50年代召开民间文学创作会时,有一姓王的农民说,孟浩然是由他们王姓人安葬的。培修墓座南朝北,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边缘,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墓葬位于石基中央,高约1.5米,全为块石结构。墓顶竖2.……[详细]
五座坟古墓群
  五座坟古墓群位于老河口市李楼办事处刘营村东,汉代墓群。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73年发掘7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口一般长4米以上,墓坑内填有木炭和白膏泥。椁室由长条方木构成,不承垫木,椁室内放木棺,棺内外黑漆。其中一座墓椁室内作楼房式结构,棺置于楼上,棺底以八匹马承托,形式特殊。出土陶器有鼎、壶、瓮、罐及甑、灶、井等;铜器有鼎、钫、壶、勺、灯、镜、卯、弩机及五铢钱、车马器等;漆器有盒、耳环、盘、奁等;木器有俎、车、俑、梳篦、马等;玉器有壁、瑗、珠等;另有铁剑、竹筒残片等。(第三批)……[详细]
枣阳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枣阳市七方镇潘岗村,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遗址。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遗址中部发现有灰坑等遗迹。采集遗物有石斧、石锛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篮纹、指窝纹、弦纹、附加堆纹及镂孔、彩绘,器形有鼎、斝、豆、罐、簋、釜、盘、杯、碟、盆、碗、壶形器等,属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周代陶片有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器形有豆、甗等。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安乐堰墓群
  安乐堰墓群位于南漳县武安镇安乐堰村,距县城28千米。北与南漳县九集镇温家畈村接壤,向南2.5千米处是蛮河。墓群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自90年代发现后经多次调查。墓群分布在两座相距1.5千米的土岗上,共发现墓葬200余座。墓葬封土一般高20米左右,其中封土堆底径达百米的有十余座。分布面积约5平方千米。l957年,重修“白起渠”时,在一座墓葬0土了“蔡候朱之缶”青铜缶。安乐堰墓群墓葬数量多,等级高,保存状况良好。由于该地是可能是楚国早期都城丹阳所在,所以该墓群对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抚州会馆
  抚州会馆位于襄樊市樊城区沿江中路陈老巷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中轴线对称布局,有戏楼、正殿及后殿。戏楼筑于长13.6米、宽10.1米、高1.86米的石砌台基上,单檐歇山琉璃瓦顶,面阔三间12.4米,进深二间8.4米。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檐下施如意斗拱,枋施多种木雕构件。明间上下以木板相隔,上为戏台,下为过道。正、后殿均面阔三间16.4米,进深三间14.1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第三批)……[详细]
毛狗洞遗址
  毛狗洞遗址位于南城梁坡村南郑洼西100米,为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遗址。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暴露出红烧土、灰坑。采集有石斧、铲、镰、锛、镞、刀和陶片。另采集有西周青铜镞及卜骨等。新石器时代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弦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瓮、碗、钵、豆、盆及纺轮等;属石家河文化。西周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罐、缸、盆等。毛狗洞遗址为省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永富夫妇墓
  李永富夫妇墓位于保康县歇马镇东坪村,清代墓葬。占地面积约230平方米。墓冢前立有双门两层石雕碑楼,一层内石碑刻墓主夫妇生卒年月等,二层内石碑刻墓主生平。碑楼前有一石制供案,桌腿旋弧形状,供案上嵌有香炉和烛台,香炉刻“生仙堂”、“福”字及卷花纹饰。墓冢四周有逻围,由金钟形石砌围墙和青石砌筑的门楼组成,围墙高2.3~3.4米,门楼为硬山式建筑,门楼前有两级石砌拜台。该墓地面构筑物造型独特,雕刻精美,古朴大方,在鄂西北少见,具有较高价值。……[详细]
朝阳城遗址
  朝阳城遗址位于襄阳县石桥镇朱杨村东南1公里,汉代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西北角暴露出砖砌下水道、陶井等遗迹。采集有石斧、磨,铜箭镞、驽机、“长宜子孙”镜、“五铢”钱、“大泉五十”钱,陶片等;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瓦棱纹、方格纹,器形有壶、罐、盆、瓮及板瓦、筒瓦、瓦当等。据清《襄阳县志》载,朝阳城“今黑龙集南五里,俗讹为朝王城,……北距邓州,南至县冶各八十里,汉置朝阳县,即以其地为治府。”(第三批)……[详细]
襄阳楚王城遗址
  襄阳楚王城遗址位于襄阳县黄龙镇高明村油坊湾,新石器时代、西周遗址。相传楚王曾在此建城,故名。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5米左右。暴露出红烧土。采集有石斧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纹饰有蓝纹、刻划纹、弦纹等,器形有鼎、豆、罐、盆、钵、瓮及纺轮、陶拍等,属石家河文化;西周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豆、罐、盆等。(第三批)……[详细]
枣阳云峰寺
  云峰寺位于湖北襄阳枣阳市,距市区7公里,位于枣琚路靠沙河西岸,乘市区5路公交到十里铺便可至。2规模编辑寺院内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念佛堂、禅堂、戒堂、佛塔等佛教建筑。 云峰寺原名华严寺,位于鄂西北刘秀的故乡--枣阳市。始建于晋朝时期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之手,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是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寺院内楼台殿堂重叠,花木禅房相衬,清幽壮观的修持环境,吸引着众多周边游人香客来此礼佛参禅、游览观光……[详细]
杨洪胜烈士墓
  杨洪胜烈士墓位于谷城县城关镇茶庵村西1000米。杨洪胜(1886-1911),湖北谷城人。1903年加入湖北新军。1911年加入文学社。武昌起义前夕,被武汉临时总司令部推任交通,负责运送军火。10月9日往工程营转运军火时被捕,1911年10月10日凌晨与彭楚藩、刘复基就义于武昌,合称武昌首义三烈士。1912年,其灵柩送回原藉安葬于此。墓封土高3米,直径5·3米,外砌围墙。1981年重新维修。(第三批)……[详细]
枣阳黉学大殿
  黉学大殿位于枣阳市北城街办大南街。又称文庙,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清嘉庆年间重修。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约73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棂星门、星桥、至圣殿、崇圣祠及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等。现仅存至圣殿,面阔五间26米,进深三间13米。单檐歇山琉璃瓦顶,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四壁为砖墙,檐下施斗拱,檐枋彩绘动物、花鸟及人物图案。(第三批)……[详细]
襄阳学宫大成殿
  襄阳学宫大成殿位于襄樊市襄城区积仓街中段北侧。襄阳学宫始建年代不详,唐代位于城外,北宋庆历五年(1045)迁至城内,明代曾5次重修,崇祯末年毁于战火,清顺治年间、康熙十二年(1673)复建,后不断扩修。现仅存大成殿,建于道光二年(1822)。面阔五间17.8米,进深三间11米,重檐歇山琉璃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前壁设格扇,有檐廊。(第三批)……[详细]
监生坡遗址
  监生坡遗址位于老河口市袁冲乡槐树湾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为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75米。采集遗物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夹砂灰陶、泥质红陶较少,偶见磨光黑陶、泥质黑陶,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弦纹、锯齿纹等,可辨器形有鼎、豆、罐、盆等,另有少量的磨制石器。该遗址保存状况较好,具有较重要学术价值。……[详细]
钱岗陕山会馆
  钱岗陕山会馆位于枣阳市新市镇钱岗。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5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现存后殿及两侧偏房。后殿面阔三间11.4米,进深一间6米,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灰筒瓦顶;偏房直接搭建于大殿两侧,形制结构与后殿基本相同,面阔三间7.7米,进深一间6米。这里曾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黄火青同志早期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第五批)……[详细]
南乡遗址
  南乡遗址位于琚湾镇芦坡村,为新石器时期周代遗址。地处滚河北岸的土岗上,北高南低。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3米。采集遗物均为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夹砂陶,陶色主要为红陶、灰陶,偶见褐陶,纹饰有按窝纹、附加堆纹、绳纹,少量弦纹,可辨器形有鼎、鬲、豆、罐等。该遗址保存状况较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濠电姵顔栭崰妤冩暜濡ゅ啰鐭欓柟鐑橆殔閸屻劑鏌i銈呮濠电姷鏁告慨浼村垂婵傚壊鏁婇柟鐗堟緲缁狀垶鏌ㄩ悤鍌涘0500077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濠电姵顔栭崰妤冩暜濡ゅ啰鐭欓柟鐑橆殔閸ㄥ倿鏌i姀鈶跺綊鎯屽Δ鍛厸闁搞儮鏅涘暩缂侀箖绠栫粻鏍蓟閻旇 鍋撳☉娆嬬細缂佺姵锕㈤弻锟犲幢濡崵鍙嗗銈庡弨濞夋洟骞忕€n剚鍠嗛柛鏇ㄥ亽娴硷拷23060002000150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娆忕暦閵忋倕鍐€妞ゆ劑鍎卞皬婵$偑鍊栫敮鎺斺偓姘煎墰缁鏁愭径瀣幍闁诲孩绋掑玻鍧楁儗鐎n剛纾兼い鏇炴鐎氾拷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妤冨垝閺冨牊鍊婚柤鎭掑劚閸撶懓鈹戞幊閸婃捇鎳楅崼鏇熷仧闁割偅娲橀悡鐔镐繆閵堝倸浜鹃梺缁橆殔閿曨亪鏁愰悙鐑樻櫢闁跨噦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鎲搁悧鍫濈瑲闁稿鍠愰妵鍕冀椤愵澀绮堕柣鐔哥懕缁犳捇寮诲☉銏╂晝闁挎繂娲ㄩ悡鍌滅磽娴e壊鍎滈柟鍑ゆ嫹 闂傚倸鍊烽懗鍫曞箠閹剧粯鍋ら柕濞炬櫅閸ㄥ倸鈹戦崒娑欏仩闁逞屽墮閹虫﹢寮崒鐐村仼鐎光偓閳ь剟骞婂┑鍡忔斀闁绘劖娼欓悘锔姐亜閺囧棗娲﹂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