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武安市旅游

武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81、天鉴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鉴寺
  天鉴寺:位于武安市阳邑镇杏花村内,为一座集佛、儒、道为一体的群体建筑。现存山门、三教堂、菩萨殿等,面积230余平方米,为明清形式。天鉴寺是武安市及冀南地区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早期建筑。天鉴寺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坡遗址
  高坡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位于武安市高坡村南。高坡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牛洼堡遗址
  牛洼堡遗址位于武安市磁山镇牛洼堡村东南,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类型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3万平方米,呈不规则长方形。文化层厚1.2-2米,主要遗迹有灰坑、粮食窖穴,遗物有陶器、石器等。陶质以夹砂灰褐陶和泥质红褐陶为主,器形有口沿、陶盂、支脚。石器多为打制石器,主要采集器物有石斧、扁石球、磨棒等。遗址现为耕地。1982年7月,牛洼堡遗址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温村东坡顶遗址
  大温村东坡顶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位于武安市大温村村北。大温村东坡顶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儒教遗址
  儒教遗址为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位于武安市儒教村南50米。儒教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万年遗址
  西万年遗址西万年遗址位于武安市西万年村,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保存较好,文化层最厚处约3米。从其断崖可见灰坑等遗迹,1979年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属于磁山文化,遗物主要出土于第二层,有陶盂、石斧、砾石和兽骨等;南区属于后岗一期文化,遗物主要出土于第三层,遗物有弦纹罐、盂、红顶钵等。西万年遗址遗存丰富,对研究磁山文化和后岗一期文化的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详细]
徘徊遗址
  徘徊遗址徘徊遗址位于武安市徘徊村北,南为洺河北岸,遗址海拔高度358米。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主要遗迹有灰坑、墓葬等。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陶质以细泥红陶为主,少量夹砂褐陶,器形有红顶钵、平底碗、小口瓶、罐、盆、釜等。纹饰有弦纹、绳纹等。石器有石铲、石磨棒等。根据遗址中遗物所表现出的文化和时代特征,徘徊遗址应为新石器时代后岗一期文化。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河底南阁
  南河底南阁南河底南阁又称“万寿阁”,位于武安市南河底村东河上的一座石桥上,该桥建于清代早期,民国九年曾进行过重修,是祭祀河神的庙宇。石桥坐落于河道两边天然的山石之上,桥面四周为青石望柱栏板,柱头上石狮、石猴形态各异,雕工精细。阁建于石桥中部,面阔进深各三间,重檐歇山琉璃米,建筑面积瓦顶,下层设廊,通高平方米。该建筑桥、阁浑然一体,集祭祀、交通功能于一身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详细]
东万年遗址
  东万年遗址东万年遗址位于武安市东万年村南,遗址中有新石器时代、西周和战国时期遗存。遗址位于南洺河东岸的台地之上,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发现并试掘,文化层共分三层,遗物主要出土于第三层,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等,器类有高领罐、钵等。从遗物判断,东万年遗址中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内涵为大司空文化。……[详细]
东大河遗址
  东大河遗址东大河遗址位于武安市东大河村,有新石器时代、商、战国时代的遗址,位于南洺河的南岸台地之上,面积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发现,断崖处暴露有灰坑,遗物以陶、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后岗一期文化和大司空文化两种考古学文化遗存,后岗一期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器类有小口瓶、红顶碗、鼎等;大司空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器类有高领罐,纹饰有篮纹等;商代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主要器类有鬲、豆等;战国时期的遗物主要发现有豆、鼎足等,以泥质灰陶为主。东大河遗址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对研究冀南地区史前史有重要的意义。……[详细]
念头遗址
  念头遗址念头遗址位于武安市念头村,遗址位于南洺河南岸台地之上,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约1.5米,1979年发现,断崖处暴露有灰坑等。遗物主要以陶器为主,器形有罐、盆、甑、豆、尊等,陶质以磨光黑陶河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以篮纹及磨光陶居多,绳纹次之。念头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战国遗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固镇冶铁遗址
  固镇冶铁遗址固镇冶铁遗址位于武安县固镇村,遗址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保存较好,文化层厚约3米。1978年经过发掘,出土遗物有锸、刀、铲、镰、锛、凿、钉等铁器,并发现许多未燃尽的木炭,由此证明,此冶铁遗址的燃料为木炭。另外,遗址上随处可见汉代陶片,从发掘层位看,文化层没有明显的变化,由此证明,这是一处汉代冶铁遗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嵷山寺重起为铭记碑
  古嵷山寺重起为铭记碑古嵷山寺重起为铭记碑位于武安市郭二庄村,两道碑分别刻于唐代和元代,为原古嵷山寺(又名长寿寺)的附属物,唐碑身高1.95米,宽0.93米,厚0.95米,碑首为弧形顶。碑额刻一佛龛,宽0.57米,高0.50米,龛内刻一佛二菩萨像,龛两侧为线雕供佛,下为正文,碑文线雕方格,行草及楷书,共30行,每行47字,共有1410字,主要记录了佛教徒吴无像为古山寺重起为铭的事。碑阴顶部线雕一佛坐像及而菩萨倚立像,右侧大字刻“奉敕阴田五倾车、牛、驴、马”等。在此碑的南侧还有一通元代碑,刻于至元十九年七月(1282年),通高1.9米,宽0.84米,厚0.23米,为龙首额,上为篆字“重修长寿寺记”,正文楷书,23行,每行42字,主要记载了佛教徒喜公和郭信重修记。现古山寺已废,仅留旧址,唐碑立于原……[详细]
古炼铁炉
  古炼铁炉古炼铁炉位于武安市矿山村,是宋代矿山炼铁炉,现残损过半,残高6米,底径3米,中间部位较粗,炉壁厚0.40-0.80米。高炉外皮用砾石砌墙,内用沙质耐火土砌成。炉内墙壁壁面上留有炼铁用的木炭、青石子(催化剂)的遗迹和未熔化的矿石块。从地质和炉的情况分析,宋代这里就开始采矿,而且炼铁也具有了较高的科学技术。此炉建筑结构合理,是古代劳动人民科学技术和智慧的结晶,为后人炼铁所借鉴,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为中国冶铁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沿平寺石塔
  沿平寺石塔沿平寺石塔位于武安市午汲镇沿平村,沿平寺已废,现存唐代石塔一座。塔平面方形,密檐式,存高3.12米,白石雕造。基座造型奇特,为双龟式,须弥座布满雕饰。塔身正面设门,门边饰盘龙柱,两侧各雕一力士,门上方为尖拱额,饰火焰。额上方雕有二龙自塔钻出,十分生动。塔身背面浮雕妇人掩门,门边刻立柱,外端两旁各雕力士一尊,东西两侧面线刻罗汉像。塔心室内刻一佛二菩萨。塔身以上存叠涩檐四层。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营井经幢
  西营井经幢西营井经幢位于武安市西营井村,经幢位于原福祥寺内,寺已毁。幢刻于北宋,共三层,现高7米。幢座为方形须弥座。幢身为八角形,分三层,各层之间有华盖相隔,华盖雕饰有璎珞、莲花、飞天、瓦垄等各不相同。幢身一层南面刻楷书“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12个字,其他几面满刻陀罗尼-。二层幢身八面各刻一龛,内有坐佛一尊。三层幢身东、西、南、北四面刻龛,内供佛像一尊,幢身残,仅存相轮三圈。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洞桑树地遗址
  东洞桑树地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商、战国古遗址,位于武安市东洞村东南。东洞桑树地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北庄石塔
  大北庄石塔:位于武安市上团城乡大北庄村西,明代。该塔为石结构佛塔,坐南面北,共三级,每级之间由三层叠涩塔檐间隔,通高约3.5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该塔为武安市境内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古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大北庄石塔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宁寺碑刻
  永宁寺碑刻位于武安市管陶乡寺峪沟村内。永宁寺碑刻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井峪村莲花洞碑刻
  井峪村莲花洞碑刻位于武安市活水乡井峪村西南300米。井峪村莲花洞碑刻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榛慖CP澶�05000777鍙� 榛戝叕缃戝畨澶�23060002000150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