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宁区旅游

江宁区文物古迹介绍

汤岗路民国建筑群
  汤岗路民国建筑群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汤岗路26号西,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汤岗路民国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过探先墓
  过探先墓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汤山社区,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过探先墓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都烈士陵园
  龙都烈士陵园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龙都中心小学,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6月,龙都烈士陵园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坊东吴墓
  上坊东吴墓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年代为东吴。2012年3月,上坊东吴墓被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土桥烈士陵园
  土桥烈士陵园位于江宁区淳化街道柏墅社区,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6月,土桥烈士陵园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阳烈士墓
  后阳烈士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朱门社区后阳村。 该烈士墓是为了纪念在朱门附近牺牲的十位抗日烈士而于2005年由当地政府拨款从新修建的。后阳烈士墓由1.5米高六边形墓圹、水泥墓包和大理石纪念碑三部分组成。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其中墓包底径5.9米,占地面积34.81平方米。墓园周围植被茂盛,环境清幽肃穆,是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邓仲铭同志遇难处
  邓仲铭同志遇难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黄桥社区冯谭庄西约20米。 邓仲铭同志(1904-1945)原名振询,又名重名。江西省兴国县人1929年2月入党,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任兴国县暴-动-领导人,兴国县工会委员长,江西省工会委员长,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兼劳动部长,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办事处主任兼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劳动部部长,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皖南特委书记等职,1943年8月邓仲铭同志牺牲在江宁禄口冯谭庄。江宁县人民政府于1981年8月3日在冯谭庄邓仲铭遇难处立碑以示纪念。纪念碑占地面积约81平方米,由大理石台阶和记事碑组成。邓仲铭同志遇难处东约30米是以烈士名字命名的“仲铭桥”。桥下秦淮河一年四季川流不息,正如烈士不朽……[详细]
西河里村平角桥
  西河里村平角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湖熟社区西河里村东约100米处。 西河里村平角桥始建年代不详,为纵联分节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于西圩河上。桥长8米,宽3.6米,矢高2.7米,净跨5.5米。整座桥由当地产石灰岩和砂岩垒砌而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从桥基局部用水泥勾缝,推断民国时期重新修造过。……[详细]
潭山水库渡槽
  潭山水库渡槽,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高庄社区潭子头村西约100米。 潭山水库渡槽建于1958年,设计之初是秦淮河与潭山水库相连,水库水面面积约300000平方米。渡槽设计总长数千米,工程因故停建。渡槽现存190米,高约15米,槽深约0.7米,宽近1米,该渡槽是当时全国大搞农村水利设施的缩影,是十分珍贵的近现代农业水利遗迹。……[详细]
顾起元家族墓
  顾起元家族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红旗社区曾庄村顾家山。顾起元(1565-1628),字太初,一作璘初,自号遁园居士,谥号文庄。明应天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任明代万历年间史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明代大学问家,著有《客座赘语》十卷、《懒真草堂集》诗二十卷、《金陵古金石考目》一卷、《金陵古今图考说略》等,明崇祯元年(1628)病卒,享年六十四岁,葬于江宁区横溪街道红旗社区曾庄村顾家山。顾起元家族墓地现有墓圹东西长19,南北长16米,墓圹内种有蔬菜和茶叶,顾家山下东南角有一水塘。顾起元墓目前没有找到,其家族墓地现存其后代子孙墓5座,年代分别为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其中有康熙二十九年墓碑一通,碑大半埋入土下,文字内容待考。顾起元家族墓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佘村明清代建筑群
  佘村明清代建筑群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年代为清代。潘氏住宅位于宗祠西侧10米处,为潘恒才建造。住宅南向,共有三个宅院组成,每宅三进,共计60余间,占地约750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保存较好的为西边的宅子。每进门楼上均有砖雕石刻,门额上镌刻楷书砖雕“天赐纯暇”,“福禄申之”等,这组建筑群规模不大,但是内部雕刻精美,整个建筑具有徽派建筑风格。潘氏宗祠位于潘氏住宅东侧,坐北向南,东西有马头墙,大门两侧各置青石户对,高约0.8米。建筑主体结构为三房两进式,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门厅、大厅内横梁上雕有花卉图案,大门上有精美砖雕,这组建筑民国十年修造过。该建筑群是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两部分组成。据《潘氏宗谱》记载,该组建筑是清朝顺治初年始建,后又多次重新改造。2006年6……[详细]
112、祈泽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祈泽池
  祈泽池,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社区双宁水泥厂内。 祈泽寺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1443年),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战火,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寺原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有金刚殿、正殿、观音殿、地藏殿、龙王殿等。今仅存祈泽池,池呈长方形,长4米,宽2.5米、深1.5米,青石砌筑,在寺之东南。198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3、佘村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佘村井
  佘村井,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建国村31号西约5米。 古井有边长0.25米八边形青石井栏,井栏内径0.35米,高0.58米,上刻“井泉龙王之位”“古记……大明”等字样。一刻“大明年间为一源泉,至大清甲申年改置为井”。井深约5米,水质清澈,至今尚可饮用。198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朝阳庵遗址
  朝阳庵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花塘社区东坑林场朝阳分场内。 2010年当地政府在该遗址所在地搞生态园建设时发现一通记事碑:《鼎建山门碑记》。石碑为青石材质,高1.23米,宽0.64米,厚0.14米,正文为楷书小字,是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制。石碑局部风化严重,文字漫漶不清,不能辨认,据所存文字:“离江宁县七十里,传自唐宋建”……分析:朝阳庵始建于唐宋,清康熙辛酉年(1681年)之前,已成废墟,唯存桂花树和石礎,1682年开始,行僧自问向社会募捐,建成了正殿,之后香火不断,用香火钱又建了其他殿房香舍,信士吴邦宠带头募捐,修建了山门,并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石碑。当地民间传:朝阳庵在清代是曹雪芹的家庙,在《鼎建山门碑记》中所列捐款人中曹姓居多。如今庵已毁,遗址现存建筑基址一处,面积约……[详细]
安基山遗址
  安基山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孟塘社区安基山水库东侧。 该遗址外呈长方形台地,长50米,宽40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址三面环水,一面对安基山余脉。发现的标本有夹砂红陶,印纹硬陶,从采集的标本可推断为湖熟文化遗址(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详细]
马场山九连墩
  马场山九连墩,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滨淮社区窑上村南约500米。 马场山九连墩现有9座土墩,呈不规则分布,墩子间相距约20米,其中最大底径约30米,高约7米,最小底径约20米,高约7米。疑似土墩墓,有待考古勘探。……[详细]
吕盖村土墩墓
  吕盖村土墩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湖熟社区吕盖村南。 吕盖村土墩墓有两座,当地人称“双墩子”。两墩为东西偏南分布,相距约20米,墩东南有一水塘,当地人称“双塘”,墩子南约400米是簸箕山,两墩外形、大小、高低极为相似,高约8米,最大底径约35米,上面种满庄稼,土质松散,外呈馒头状,从外形及环境推测为土墩墓,有待考古勘探。……[详细]
山阴村土墩墓
  山阴村土墩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曹村社区山阴村西约200米。该土墩外呈馒头状,当地人称大虎墩。墩高6米,底部直径为35米,土墩四周为大片农田、植被茂盛。疑似土墩墓,有待考古勘探。 ……[详细]
培东村土墩墓群
  培东村土墩墓群,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高庄社区培东村西约100米。 三座土墩南北呈直线排列,中间1号墩最大,高约10米,最大底径约40米。 3号土墩位于1号墩以北,相距约100米,最大底径约30米,高约8米。2号墩在1号墩南,高约8米,最大底径约35米。土墩西南有培东堰,水面约1000平方米。三座土墩外呈馒头状,疑似土墩墓,有待考古勘探。……[详细]
张耀华烈士墓
  张耀华烈士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耀华社区前岗村。 该烈士墓2002年从后湖村迁来前岗村,墓向坐西朝东,墓包长2.17米,宽1.3米,墓园占地面积约56.7平方米。墓园周围植有白杨树,西北一墙之隔为耀华社区生态农庄,东南靠同心路与湖土公路相连。张耀华,江苏洪泽县人,一九一五年出生,曾任赤山区大队大队长。一九四四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湖熟后湖村为掩护被包围的县区干部和区大队战士突围时英勇牺牲,“耀华“社区就是为纪念他而得名的。……[详细]

黑ICP备05000777号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15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