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波罗古堡,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是一座雄踞大漠边关,弥漫佛光灵气,孕集天地精华,神密而又富有传奇的塞上古堡,被喻为“佛掌上的明珠”、“一个来自天国的地方”。“波罗”为佛经梵语,意喻渡(接引)到彼岸,因城堡西石壁天生巨大石佛而得名,明正统元年(1436)建堡,历经10年建成,万历元年(1578)重修扩建成现……[详细] |
![]() | 石寺坬石窟位于白界乡陈家沟村北400米处的石寺坬半山坡上。石窟现存一窟,始建北魏,占地面积约2~3平方米,坐西南面东北。窟平面呈方形,平顶微拱,面阔1.48米,进深1.47米,高1.68米。窟内三壁环坛,坛上方三壁三拱龛,三龛造像各三尊,均为一佛二菩萨,门外立二天王,共有造像11尊。造像为砂岩质,剥蚀严重,面目、手臂多……[详细] |
![]() | 威武堡位于横山县塔湾镇塔湾村威武自然村东北约200米处,杨小川沟口的东山畔上,西与塔湾隔河相望,相对高约70米。城址所在的山体,平面呈长条状,地势平缓,东西北三面环沟,只有南部与其他山体相连,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分布,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城址所在地,位于二边线上,西距大边约9公里,现……[详细] |
![]() | 响水堡位于横山县响水镇响水村西南部,与镇政府的相对高度为78米,古城北临204省道。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设置响水寨,属绥德卫。位于二边线上,西北距大边22公里。成化二年(1466)巡抚王复迁往黑河山,改名平邑堡。七年(1471)平邑堡泉水干涸,用水困难,延绥巡抚余子俊又迁回响水寨,改为响水堡。城堡平面略呈长方形……[详细] |
![]() | 法云寺俗称五龙山庙,位于横山县殿市镇五龙山村的五龙山支脉上,山体高70米,像一只巨大的龟体横卧在黑木头川中,呈南北走向。寺庙就建于山体上,东依银塔山,西眺黑木头川河和韭殿四级公路,南北临沟,距横山县城30公里。据民国十八年(1929)于右任题鉴的《陕西横山县志》记载:寺庙始建于唐代,明万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详细] |
![]() | 龙凤山庙,位于横山县赵石畔镇东约6公里的龙凤山上,西为芦河,北为榆靖公路,距县城约11公里。龙凤山庙,东高西低,依山顺势,始建于何代,无实据可证,只有在被毁灭断碑上记载着大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维修过。现根据龙凤山庙南部埋藏的和尚墓碑记载,为大清乾隆三十六(1771)年,据现在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龙凤山庙,有庙宇……[详细] |
![]() | 野猫山庙,又称灵应寺,位于横山县韩岔乡野猫山村东的大山峁上。占地3000多平方米,座西北,向东南,东西为沟,南北约2.5公里的长峁。远目瞭望方园约2至3百公里,其山势雄伟,风景秀丽。寺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大清乾隆二十年、三十八年,道光年间进行扩建和维修。碑记记载“玄帝之成灵更赫也提衡坎位龙踞而虎蟠威震地方麒舞而凤翔以及买……[详细] |
![]() | 佳县云岩寺位于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座落在佳县县城南1公里的虎头峰山腰。东临黄河天险,与吕梁山脉隔河相望,南环佳芦河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山相连,西靠佳吴公路,交通便利,北倚铁佳州,飞峙兀立的佳县山城。寺属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寺内石窟始凿于唐,完成于宋代宣和四年(1122)。由错落有致,高底参差的八个窟室、古朴精……[详细] |
![]() | 凌云鼎位于佳县城东城郭边,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是由河北省任丘县县丞牛登第所建。凌云鼎高26.4米,周长21.6米,是八边形,共七层,每层都有楼梯及瞭望窗,登临其上,可极目-高原之浑厚,俯览九曲黄河之壮观,为古佳州八景之一。……[详细] |
![]() | 在佳县城东侧晋陕峡谷的黄河床面上,横卧着一条耀眼的巨龙,龙头直扑山城怀抱,龙尾摆向山西克虎村中,这一雄宏壮阔的景观,就是佳临黄河公路大桥。佳临黄河大桥全长782.83米,宽12米,高25.5米,共有23孔,其中跨经50米的10孔,30米的4孔,16米的9孔。大桥的建成缩短了佳县通向东方,通向首都北京的距离,实现了佳临两……[详细] |
![]() | 木头峪村坐落在佳县城南约15公里处的黄河西岸。村子坐北向南而建,长1公里,宽100余米。村庄有南北两条街,街道东西被一排排四明头石窑洞和房屋排列有序地分成小巷,窑洞有明柱抱厦,一户一院,大部为四合院,建造非常讲究方正,窑洞和房屋称为“地方”,有“天圆地方”之意,院内碾磨齐全,下院种植有花果树木等,古色古香,别是一番景色……[详细] |
![]() | 佛堂寺位于佳县城北40公里的朱家乡崖畔村与泥河沟村交界处的群山之中,是佳县乡间最大的寺庙和旅游景点。佛堂寺建于宋代,佛堂寺以古石窟最为壮观,近20米高的石崖上凿有4孔规模较大的石窟,北起第一窟为窟,内存精雕细刻的石神像7尊,石碑一通,主神为释迦牟尼。通道口上方有摩崖记事,记述建寺置地契约。第二窟供奉地藏,此窟最大,其……[详细] |
![]() | 兴隆寺(俗称郑家寺),位于佳县城北45公里处的上高寨乡郑家后沟村。这里是毛乌素沙漠南缘,寺庙建在大漠深谷之中,是佳县乡间最大的寺庙之一,该寺建于元代大德年间(1308—1311年),为县级文保单位。兴隆寺依山而建,形成五层梯形结构建筑,沟谷有小溪流淌,溪流之畔第一层是戏楼。第二层建有砖石结构的娘娘庙、马王庙、增人院等。……[详细] |
![]() | 陕北特委第四次会议旧址0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是陕北革命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革命转变时期的一个光辉里程碑。会议旧址:在县城西北约15公里的刘家山乡高起家洼村0员高录孝、高录忠家里。这是一个有5孔窑洞的宅院,会议就在西起第二孔窑的掌窑内召开。出席会议的特委成员有马明方、马文瑞、王兆卿、毕维舟、崔逢运、鲁学曾等……[详细] |
![]() | 《东方红》作者李有源故居佳县张家庄村是著名颂歌《东方红》的发源地。它位于佳县城北3.5公里的佳榆公路线上。《东方红》作者李有源的故居就在村中北坡。这是一个有6孔窑洞的四合院落,李有源的故居是正面右起第一孔。这是一孔陕北农村极普通的接石口土窑洞。1942年,农民歌手李有源就是在这里创作了响彻全球的颂歌——《东方红》。李有……[详细] |
![]() | 梁家岔毛泽东旧居梁家岔村位于佳县西北部的兴隆寺乡,距县城50公里。1947年8月19日,毛泽东、-和任弼时同志率领0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杨家园则来到了梁家岔,住在了村民刘永升家里。毛主席到梁家岔的当晚,就前往距此5公里的西北野战军总部驻地——前东元村,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毛主席和彭德怀一起研究部署了沙家店战……[详细] |
![]() | 朱官寨毛泽东旧居朱官寨村位于佳县西北部的五女川中部。是朱官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0公里。1947年8月24日,毛泽东、-和任弼时同志率领0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梁家岔来到朱官寨。先住在殷家沟张生海家里,第二天又搬到阳张月胜家里。这是个有5孔窑洞的院子,毛主席住在右起第二孔窑洞,-和任弼时同志住在右起第五……[详细] |
![]() | 神泉堡革命纪念馆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城西7.5公里的神泉堡村,这里原是神泉乡政府所在地,现并入佳芦镇。神泉堡革命纪念馆正式挂牌成立于2001年,是在原神泉堡0中央驻地旧址的基础上维修、增设和扩建的。纪念馆除对毛泽东、-、任弼时、-等旧居进行重新陈列外,又新增了两个展室。展室用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分“扭转乾坤”、“……[详细] |
![]() | 毛泽东题词纪念碑1947年10月18日,毛泽东同志从神泉堡来到佳县县委视察工作,在县委书记张俊贤的提议下,毛主席亲笔为0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几十年来,这一光辉题词始终激励着历届县委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了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自豪感,永远不……[详细] |
![]() | 李家崖城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乡。城址在无定河东岸二、三级台地上。1983年发掘,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城东、西两面筑墙,南北两面堑山为障。现存东垣残墙长128米。西垣残长34.5米。墙体外层以石块层与夯土层相间构筑,内层筑法则是内夯筑、外以块石包砌。墙体横断面呈梯形。残高最高3……[详细] |